遼寧對外經貿學院 孫 靜
C是一種編譯型語言.有高級語言的特點,并具備匯編語言的功能,移植性能好,便于自頂向下結構化程序設計,C語言在單片機中的應用,給開發者帶來了很大的方便.軟件開發者不需要對單片機硬件的結構有很深人的了解,編譯器可以自動完成變量存儲單元的分配.使得單片機的程序設計更加簡單可靠。指針、地址、數組及其相互關系是C語言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在編寫單片機的應用程序時,常常需要對端口及存儲單元進行尋址.因此,掌握指針在這些尋址過程的工作原理是很有必要的,這有利于編寫靈活高效的程序。
C語言中,對于指針的聲明采用如下形式:類型標識符*指針變量名;由于單片機存儲區的關系,所以單片機C語言的指針聲明格式有別于普通C語言指針的聲明格式,其格式為:
類型標識符[存儲區類型]
指針變量名[指針變量存儲區類型]
單片機C語言的指針的定義比普通C語言指針的定義多兩個部分:存儲區類型是指指針變量所指向的數據的存儲區,可以是所有的數據存儲類型;指針變量存儲區類型是指指針變量的存放區域的數據,可以是data、ldata、xdata或pdata如下聲明:unsigned char xdata *data yc;
上聲明語句是指在RAM(data)內聲明一指針變量yc,該指針變量指向一無符號字符型數據,該無符號型字符存在xdata區內。該指針變量的應用格式如下:

其編譯后的的匯編為:MOV 08H,#00H;0x08和0x09是在片內RAM存儲區分配的yc指針變量的地址空間。
單片機C語言的數組的尋址和普通C語言的尋址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當數組存儲在片內時,由于片內RAM資源十分有限,所以很難有比較復雜的數據結構,而且在編程過程中也盡量避免在片內RAM中使用較大的數組。
這是最基本的尋址方法,比如一個檢測系統中,通過A/D轉換把外部數據輸入單片機中,單片機對這6次采樣數據求和,具體程序如下:


指針指向數據存儲區其其實質就是C語言中指向函數的指針這一概念,可以利用這種指針來實現函數指針調用函數。指向函數的指針變量定義格式為:類型標識符(*指針變量名)([參數1],[參數2]……);定義好后用(*指針變量名)([參數],[參數]……)即可調用這個函數。例如,主程序中要引用一個鍵盤掃描函數scan,程序如下所示:

對于工業控制計算機,往往設有看門狗電路,當看門狗動作使計算機復位,這就是熱啟動。熱啟動時,一般不允許從頭開始,這將導致現有的已測量到或計算到的值復位,導致系統工作異常。因而在程序中必須判斷是熱啟動還是冷啟動,常用的方法是:確定某內存單位為標志位(如0x7f位和0x7e位),啟動時首先讀該內存單元的內容,如果它等于一個特定的值(例如兩個內存單元的都是0xaa),就認為是熱啟動,否則就是冷啟動,程序執行初始化部份,并將0xaa賦與這兩個內存單元。
根據以上的設計思路,編程時,設置一個指針,讓其指向特定的內存單元如0x7f,然后在程序中判斷,程序如下:


然而實際調試中發現,無論是熱啟動還是冷啟動,開機后所有內存單元的值都被復位為0,當然也實現不了熱啟動的要求。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用C語言編程時,開機時執行的代碼并非是從main()函數的第一句語句開始的,在main()函數的第一句語句執行前要先執行一段“起始代碼”。正是這段代碼執行了清零的工作。C編譯程序提供了這段起始代碼的源程序,名為“startup.a51”,打開這個文件,可以看到如下代碼:

可見,在執行到判斷是否熱啟動的代碼之前,起始代碼已將所有內存單元清零。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好在啟動代碼是可以更改的,方法是:修改startup.a51源文件,然后用編譯程序所附帶的a51.exe程序對startup.a51編譯,得到startup.obj文件,然后用這段代碼代替原來的起始代碼。具體步驟是(設C源程序名為HOTSTART.C):
修改startup.a51源文件(這個文件在C51LIB目錄下)。
執行如下命令:
A51 startup.a51得到startup.obj文件。將此文件拷入HOTSTART.C所在目錄。
將編好的C源程序用C51.EXE編譯好,得到目標文件HOTSTART.OBJ。
用L51 HOTSTART,STARTUP.OBJ命令連接,得到絕對目標文件HOTSTART。
用OHS51 HOTSTART得到HOTSTART.HEX文件,即可。
對于startup.a51的修改,根據自已的需要進行,如將IDATALEN EQU 80H中的80H改為70H,就可以使6F到7F的16字節內存不被清零。
單片機C語言的應用是十分靈活的,要充分發揮C語言的優勢,對內外部數據和程序進行方便自如的操作,必須要掌握好指針的應用。
[1]馬忠棒.單片機的C語言應用程序設計[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1.
[2]曹聰,岳繼光.單片機C語言指針的應用[J].微型電腦應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