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江 永
(天津市水務局,天津 300074)
我國現有大陸海岸線1.8萬km,分別瀕臨黃渤海、東海、南海3個海域,有各類不同標準的海堤工程,總長度約為1.2萬km。長期以來,海堤工程作為沿海地區防風暴潮侵襲的重要工程,在防災減災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已成為沿海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外部保障。
當前,隨著水利改革發展的日益深化,國家財政陸續加大了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更新改造工程投入,其中海堤作為水利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迎來了難得的建設發展機遇。伴隨沿海城市的快速發展,道路、橋梁等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圍海造陸項目陸續建設對海堤造成了損壞、占用、拆除等功能性影響。為防汛防潮安全,實施了部分恢復性工程,工程完工后使得一些水管單位面臨著因更新改造、重建海堤后海堤資產價值如何確認問題。由于現有的相關的政策規定、標準并不明確,解決更新改造、重建海堤后海堤資產價值如何確認問題成為當前水利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急需研究解決的課題之一,下面就此進行淺顯的探討。
海堤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國家中央補助投資、地方財政投資、企業和社會籌資等。海堤作為抗御風暴潮災害的海岸防御工程和河口內由最高潮水位控制河段的堤防工程,包括海堤堤身、鎮壓層、消浪防沖設施、堤后管理道路、護堤地、沿堤涵閘等設施。
隨著“十二五”時期水利改革發展目標任務的明確,國家對防汛防潮工作安全高度重視,水利建設資金保障不斷加強。因此,在今后幾年海堤固定資產投資將占到近年水利行業建設投資較大的比重,而且會一直處于增長的趨勢。
從結構上看,海堤資產中相當一部分為企業投資自保自管,一部分為公益性由水管單位管理。但這部分資產由于提供綜合功能且在資產形態上難以區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資產結構復雜,管理起來也較為困難,以至于日后海堤拆除重建的入賬價值難以統一。
海堤主要管理單位為行政事業單位,執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按現階段水利工程建設實行建管分開的模式,海堤建設完成后移交給管理單位,海堤資產入賬為建造時形成的資產價值。海堤經過十幾年的運行,從賬面上看,由于執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海堤資產從未提取折舊,其價值未增未減,在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科目以原值反映價值形態,與其對應的“固定基金”科目也只核算原值,由于不反映固定資產減值,也就沒有反映其凈值,原賬面價值與實際凈值就形成了一定差別。
隨著水利工程建設的標準不斷提高,現海堤建設標準與原有海堤建設標準也不一致,且海堤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城市建設發展道路橋梁建設以及海堤本身除險加固等影響,在原有海堤基礎上進行更新改造及重建,更新改造及重建后資產相對較新,且部分提高建造標準,又由于通貨膨脹,即便建設標準一致,但投入的資金也很難相同。如果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進行賬務處理來確定海堤資產現值,而不考慮更新改造對海堤使用壽命、用途以及通貨膨脹帶來的實際資產價值上漲等方面的影響,勢必會出現資產價值不實的問題,況且對原賬面工程的實際凈值很難確定,從而所形成的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
(1)建設期不同:由于海堤工程分段建設,故啟用時間不同,則資產價值的基準年、新老工程使用壽命不一致。
(2)自然條件不同:由于全球氣候的變化,海平面的上升、沿海各潮位站不斷出現的歷史最高潮位、北方地區冬季出現的海冰等自然現象以及海岸線不同地理位置、地理環境等的沉降,對海堤必然造成不同的毀損。
(3)原有海堤資產移交資料具體內容不詳盡:海堤建設完工后,由建設單位將海堤資產移交管理單位,移交清冊內容只反映施工標段長度、總體投資金額,沒能具體標明標段的具體起始點的地理位置、海堤上閘壩、涵洞、口門等。
通過以上幾種情況分析,不難看出財務人員及資產評估機構對海堤資產是很難作出合理評估的。
加快財務制度改革進度,根據現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財務會計制度》,結合現實情況制訂海堤折舊年限、計提方法、計提比率等標準,采用追溯法對現有海堤補提以前年度折舊或將現有海堤按實際情況進行徹底評估,按完全重估價值入賬,并在以后年度依據新制定的計提折舊方案對海堤資產計提折舊,列入資產負債表中,作為固定資產原值減項,充分體現海堤資產凈值。
海堤作為特殊的水工建筑物運行期長,對海堤的更新改造、重建工程時有發生,若按照常規賬務處理,該海堤價值等于原值減去拆除部分的價值加上新增部分價值。但由于建設標準不一致,如原海堤防潮標準為50年一遇、現提高防潮標準為100年一遇且又歸為同一堤段,這就需要將更新改造、重建后海堤與原海堤剝離開來,單獨核算。
我國經濟正處在跨越式發展時期,受通貨膨脹的影響較大,因此要想能夠準確地確定海堤資產價值,還要考慮時間價值及物價指數因素。如果更新改造、重建后海堤建設標準一致,應將保留的原海堤價值用現值系數及物價指數折算到新建海堤同一基準年入賬。與此同時,還要定期對海堤損毀情況作出合理評估,這樣才能較為準確地核算被更新改造、重建原有海堤價值,從而解決海堤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不符的矛盾。
由于海堤資產的特殊性,對海堤的評估只靠資產評估機構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科學完善的評估體系,確保評估價值科學、合理、準確。
(1)要建立合理的評估組織。在人員結構上要既有資產評估專家,也要有水利行業專家。
(2)要建立相關評估標準,收集相關歷史資料,綜合各類因素逐步完善評估機制,確保評估數據準確。
(3)要確定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國務院于1991年11月頒布的《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中規定國有資產重估價值,應根據資產原值、凈值、新舊程度、重置成本、獲利能力等因素進行。目前經常使用的評估方法有效益現值法、重置成本法、現實市價法、清算價格法等。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直以來,海堤工程作為沿海地區防風暴潮侵襲的重要工程措施,在確認海堤更新改造除險加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就會出現虛增資產總量、虛減單位運行成本問題,從而引起工程運行管理經費不足,工程維護經費補充不及時,不僅影響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也會給國民經濟增長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建議水利、財政等相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規定,確保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同時為財務人員提供一個準確的入賬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