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進入慢性病的高負擔期,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超過2.6億人,因慢性病死亡占居民總死亡的構成已經上升至85%。
在日前舉行的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專家介紹,以心腦血管病、癌癥、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是當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2008年,全球有5700萬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數的63%,預計2030年將上升至75%。全球約1/4的慢性病相關死亡發生于60歲以下的勞動力人群。
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占總死亡人數的85%,腦血管病、癌癥、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臟病位列城鄉死因的前4位。45%的慢性病患者死于70歲之前,全國因慢性病過早死亡占早死人數的75%。我國現有超過2億高血壓患者,1.2億肥胖患者,9700萬糖尿病患者,3300萬高膽固醇患者,其中,65%以上為18-59歲的勞動力人口。一些企業招工時也受到健康因素的影響,有的施工隊里甚至挑不出足夠的沒有慢性病的健康勞動力。
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在我國人群中普遍存在。我國有3億人吸煙,80%的家庭人均食鹽和食用油攝入量超標,18歲以上成人經常參加身體鍛煉的不到12%。成人中飲酒過量者超過17%,18歲以上飲酒者達12%-17%,重度飲酒者占4%-5%。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負擔占我國疾病總負擔的70%。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未來20年,我國40歲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數將增長一倍,慢性病導致的負擔將增長80%以上。

日前,衛生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這是我國第一個慢性病國家級綜合防治規劃。中央財政將加大對慢性病防控項目投入,2012年,醫改重大專項慢性病防控項目中央財政投入資金較2011年增長近一倍。衛生部門將按照三級預防策略,針對全人群、高風險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分別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目前,愛衛會正組織專家修訂“創建衛生城市”標準,慢性病防治的指標也會有所體現。
(文/代麗麗 據《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