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蕭 青
臺媒19日的報道稱,臺海無戰(zhàn)事,但臺軍卻如同掉進了死亡黑洞,近10年因軍紀案意外死傷的人數(shù)就高達3000多人,其中因為酒駕,10年內就耗損了近一個營的兵力,數(shù)字相當駭人聽聞。
據(jù)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道,臺“國防部”資料顯示,從2002年到2011年,至少有1345名官兵因軍紀事件意外身亡,因意外造成傷殘的官兵也超過2000人。而在這意外死亡的1300多人中,真正因演訓殉職的比例不到5%,主要為飛安事件(含戰(zhàn)機失事和直升機撞毀),余下為公共安全意外如彈藥庫爆炸、彈藥射擊訓練意外等。排名第一的致死原因是與演訓無關的車禍和酒駕肇事,10年內無故耗損了近一個營、500人的兵力;致死原因排第二的是自殺和自我傷害,10年來累積也有超過2個連、近300名官兵因此喪命。臺軍內部資料還顯示,每年官兵因軍紀事件意外死亡的人數(shù)雖已從2002年的200余人降低到去年只有80人,但意外死亡數(shù)字看似下降,其實是因臺軍10年來已裁減七八萬兵力,加上2008年后軍中死亡率未列入非軍紀因素死亡人數(shù),否則每年平均死亡人數(shù)恐仍破百。從統(tǒng)計趨勢也可看出,無論藍綠執(zhí)政,過去10年間更換7位“國防部長”,加上從2007年后開始招募志愿役士兵,并同步減少義務役官兵只剩四成兵力,官兵意外傷亡的問題仍無法有效解決和明顯改善。臺軍官員稱,為提醒官兵,“陸軍司令”李翔宙甚至想把營區(qū)門口警示標語改成“酒駕即死亡”,但在東部和南部地區(qū)部隊,酒駕和交通肇事的違紀仍層出不窮。
臺“國防部”透露,交通事故是官兵意外死亡的主因,“國防部長”高華柱也說,臺軍中酒駕比例以花蓮、臺東的少數(shù)民族官兵居多,主因為他們放假回家,家族慶祝活動就是喝酒,軍中已加強宣導,并加重處分。臺軍發(fā)言人羅紹和表示,高華柱已下令,日后只要有部隊發(fā)生一件包含酒駕肇事等意外死亡案件,就由“參謀總長”林鎮(zhèn)夷親自召開部門軍紀檢討會,相關懲處更連坐三級。▲
環(huán)球時報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