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亞明
日前,海峽兩岸共建中華親情林暨《中華故土地圖》推廣龍年紀念活動在海峽兩岸正式啟動。華夏文化紐帶工程執委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李靖介紹說,12年前,大陸的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與臺灣的有關機構和各界代表人士,共同發起《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這個活動是指將在我國31個省、區、市及臺灣、澳門、香港的名勝古跡處采取的原質土壤,經特殊技術處理后,分別填入特型地圖的各區域框架內,制作成《中華故土地圖》,并予以安放?;顒又荚诤霌P中華民族“聚沙成塔,匯土成地”的大地文化精神,體現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故土親情。
據了解,《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首先于2001年1月1日在臺灣的阿里山取土,兩年后的2003年2月1日,匯集了香港太平山、澳門大三巴牌坊、安徽黃山、天津大沽炮臺、廣東虎門等全國34個行政區域500多個有豐富文化內涵地點原質土壤,精心設計和制作的第一塊《中華故土地圖》,被永久安放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發端處,供海內外人士瞻仰。今年2月23日,海峽兩岸共建中華親情林暨《中華故土地圖》推廣龍年紀念活動在海峽兩岸正式啟動,對此,李靖表示,如果說《中華故土地圖》推廣活動是把我國各區域的土匯攏在一起的話,今年2月23日的這個中華親情林建設,是把更具體的組成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各個個體通過種植親情樹,匯聚在一起,“聚木成林”和“匯土成地”一樣,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骨肉親情?!?/p>
環球時報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