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閆成印 陳偉
如今移動互聯網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話題,而云計算也開始在業內風聲漸大,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之間天生就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因而,截至2012年上半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中少不了云計算的情節,貝葉思咨詢認為,云情節是一直伴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情節,兩者未來更多的交融將會讓移動互聯網未來前景更加美好。
截至2012年上半年,在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整個鏈條中,處處都在閃現著云計算的情節。首先是云操作系統,其次是智能手機終端的云,此外還包括移動網絡設備、網絡(包括運營商與互聯網廠商等)與運營商云、行業移動應用云、消費者應用云等,甚至在移動終端芯片領域也都有了云的身影。貝葉思咨詢認為,整體而言,在移動互聯網整個產業鏈當中,處處都開始閃現出或多或少的云計算的情節,移動互聯網已經開始有點云霧繚繞了。

圖1 移動互聯網的云圖貝葉思咨詢:2012
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終端基礎,智能移動終端一直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智能移動終端最重要的內涵之一就是操作系統。移動終端操作系統的云計算情節開始于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快速發展與云計算的興起,而興盛于最近兩年,尤其是在2011年年中之后開始加速發展。
2011年6月,喬布斯在美國舊金山市舉辦的開發者大會“WWDC 2011”上公布了云計算服務“iCloud”、智能手機“iPhone”、平板電腦“iPad”的操作系統“iOS 5”、計算機“Mac”的操作系統“Lion”。從一定意義上講,iOS 5將開始成為支持云計算的手機操作系統,由此也巧合般地成為了中國的移動手機操作系統快速發展的一個前奏。
2011年7月,在大電子商務戰略的框架導引下,阿里巴巴的阿里云OS面世,2012年1月,阿里云的Ali云OS 2012版推出。阿里云計算推出的移動操作云操作系統,在中國本土市場具有一定的開創意義,開啟了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云時代。
2011年9月,百度推出的百度智能云OS(早期定名為百度·易)則是國內廠商推出的另外一款云概念的手機操作系統。百度·易OS內置了百度搜索框、云服務以及地圖、身邊、掌上百度、易Ting、易閱和輸入法等百度應用。到了2012年,百度也對其智能終端云平臺進行了升級。
截至2012年上半年,云手機已經成為部分手機廠商主推的產品。在國內,華為、小米、阿里巴巴、百度、海爾、騰訊等廠商成為首倡云手機概念的一些本土廠商,其中部分廠商已經先后推出了云概念的手機產品?;诎⒗镌芆S的手機也已經推出了三款,分別是由天宇制造并掛牌的W700、W806(大黃蜂)與W619(小黃蜂)。阿里云與天宇的合作始于2011年7月底推出的W700,之后阿里云又與天宇合作于2012年4月推出了基于阿里云OS 2012版的大黃蜂與小黃蜂。
華為發布的云手機是“云管端”戰略的重要行動,也是華為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戰略的重要行動。2011年8月,華為推出“云服務”平臺和首款“云手機”Vision(遠見)之后,同年又推出了有云計算概念的“榮耀”(honor)。
百度云手機也是移動互聯網戰略的重要補充。2012年1月,戴爾與百度合作推出了基于百度云OS的 Streak Pro D43智能云手機。基于百度云OS的手機長虹H5018也于2012年5月上市。貝葉思咨詢認為,百度的出發點在于已經擁有了更多手機之外的內容與技術,需要借助于移動終端平臺來完成從傳統互聯網時代向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時代的戰略跨越。
其他部分手機廠商也開始推出一些基于云概念的手機,例如海爾推出了基于Windows Phone的云Phone手機。
總體來看,盡管截至目前,云手機更多的還是停留于概念層面,但智能手機終端總算是已經與云計算結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云計算的操作系統,還是基于云的各類應用,都已經給手機帶來了云端的希望。貝葉思咨詢分析認為,截至2012年上半年已經推出的云概念的手機整體上并沒有形成太好的銷售量,小米尚且算是目前表現最好的一款手機,如同云計算在其他領域的發展一樣,在手機上的云要完成由云化雨的歷程,要成為實實在在的消費概念,還有待于時間的考驗。

表1 部分云概念手機的國內銷售情況(2012年1-3月市場跟蹤數據)
從面對消費者的應用商店來看,移動應用商店已經開始與云結緣。從移動互聯網應用商店的運作模式來看,云計算天然地成為應用商店的一種很好的發展思路。在應用商店方面,阿里巴巴繼淘汰“淘寶箱”之后推出了阿里云在線應用中心,而華為則推出了“智匯云”,這些都是國內廠商建立云應用商店的實際案例。
云應用商店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是必然的結果。結合一些業內專家的觀點,貝葉思咨詢認為,包括移動互聯網應用商店在內的云應用商店將是云應用的一種發展模式,比如百度推出的云商店、亞馬遜推出的云應用商店等,這些云應用商店可以是跨移動平臺、固定平臺多種平臺的應用商店,若考慮到與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結合,終會造就云化的移動應用商店。貝葉思咨詢認為,其實在2011年蘋果的偉人喬布斯所公布的云戰略,即是基于此出發點的戰略,喬布斯真正的意圖就是通過構架這樣的云戰略,在云計算大行其道的未來的某一天,蘋果依然能在市場上保持其領先地位,比如蘋果推出了iCloud來支撐其移動互聯網的產品體系,這些都是適應移動互聯網未來發展的一種戰略行動。
移動互聯網依然離開不云計算的移動網絡基礎設施,在這一個環節上網絡基礎設施的云化發展自然而然就會使移動互聯網產業鏈打上云的烙印。云計算及其所帶來的虛擬化對于信息化網絡基礎設施的分布與應用將產生越來越深遠的影響,而移動網絡概莫能外。近兩年,包括華為、中興、愛立信、思科等在內的通信網絡設備廠商與IBM、HP、EMC等服務器與存儲廠商都在為云計算的環境而打造新的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服務器與存儲設備等計算機設備。而云化的數據中心則是云計算對于移動網絡基礎設施施加影響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國內兩大通信設備行業巨頭華為和中興來看,在“云管端”戰略的導引下,2011年以來,兩家廠商都不約而同地加強了對云計算的研發與發展,并開始將云計算戰略融入到自身的相關產品線與未來研發決策當中。
積極部署云基礎設施,加快推進云服務的發展正成為移動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時代的重要舉措。以中國移動的情況來看,2012年5月24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李正茂在第四屆云計算大會上表示,中國移動將積極布局云計算基礎設施。中國移動將投入數百億元資金,在哈爾濱、呼和浩特等地建設大規模數據中心,這些數據中心將采用模塊化設計、新型供電和制冷等新技術,實現高效綠色云計算服務。中國移動的企業私有云運營管理平臺已經在廣東南方基地啟動建設,并先后在廣東南方基地和天津物流港建設兩個企業私有云資源池,分別承載WAP彩信等業務平臺和企業IT支撐系統。為了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體驗,中國移動在2011年中國移動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彩云個人云服務,利用云計算服務向廣大手機用戶提供個人數據同步、存儲管理與共享。
移動信息化在物聯網、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大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正被賦予更多新的內涵,其中,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與云計算的方案將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由于移動信息化在各個行業的日益推進是處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背景下的,因而對于企業原有的信息化應用模式將會產生一定的挑戰,伴隨移動化而來的,除去一次性購入成本之外,系統的使用與維護成本將變得更高。同時,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ICT應用模式同樣面臨著新的挑戰,近兩年,開始有更多的廠商將其應用放到云計算的基礎上來發展,從而讓移動互聯網的行業信息化應用與云計算開始結緣。
如前述,云計算已經開始滲透到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最終對于個人而言,將置身于一種云山霧罩的移動互聯生活當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在慢慢融入進一個云計算的移動互聯網的情景當中。盡管在大部分產業鏈節的云朵才剛剛起步,移動互聯網的云生活仍在懵懂當中,還有待于長足的發展及時間的考驗,但是貝葉思咨詢認為,隨著云計算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與整合,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將會擁有更多的云情節,因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移動互聯網的云未來必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