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朝陽,田宗全,王學火,吳梓新
(上海華誼集團技術研究院,上海200241)
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繼1953年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工業化和20世紀70年代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工業化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極具發展前途的新型聚酯高分子材料[1],與PET和PBT并稱為三大高熔點芳香族聚酯。PTT同時具備了PET的高強穩定性能和PBT優良的成型加工性,已成為當前最熱門的高分子新材料之一[2]。
作者采用直接酯化法進行PTT的合成研究,使用均勻試驗設計的方法對合成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討論了投料摩爾比、反應溫度、催化劑的加入量與PTT的特性黏數([η])之間的關系,且擬合得到方程的預測性較好,實驗結果穩定。
對苯二甲酸(TPA),1,3-丙二醇(PDO):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提供;鈦酸四丁酯:分析純,上海凌峰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提供。
直接酯化法合成PTT主要分為兩步進行。首先TPA和過量的PDO反應合成得到PTT的低聚物;然后在高真空下將過量的PDO脫除體系,低聚物通過酯交換反應得到高相對分子質量的PTT產品。其方法為:在250 mL的三口燒瓶中加入一定配比的TPA和PDO單體,并加入催化劑鈦酸四丁酯和抗氧化劑磷酸三苯酯,加熱和攪拌進行反應,待反應中生成的水分排凈后,開啟真空泵使反應體系處于真空狀態,反應2 h后停止攪拌,待冷卻后取出產品。
將PTT聚合物溶解于苯酚∶四氯乙烷的質量比為60∶40的混合溶液中,在30℃下于烏氏黏度計中測定純溶劑的流動時間,并通過流出時間計算得到產品的[η][3]。
采用4 因素 6 水平均勻設計[4-5],考察了投料中PDO與 TPA的摩爾比(rPDO),催化劑與TPA的摩爾比(rcat),抗氧劑與TPA的摩爾比(rant),反應溫度(t),4個實驗條件對產品[η]的影響情況。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1。

表1 均勻設計方案及結果Tab.1 Uniform design schemes and results
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6所獲得的PTT聚合物([η])最高為 0.978 8 dL/g,達到了纖維級PTT所需要的[η]為0.92 dL/g的標準。
使用Excel軟件對表1數據進行多因子及相互作用逐步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為:

其相關系數(R)為0.960 9,顯著性水平(α )為0.05,剩余標準差(s)為0.011 2,觀察顯著水平為 0.017 4,檢驗結果為 19.042 7。
計算得到優化的工藝條件:rPDO為1.345 9,t為262 ℃;rcat為9.0×10-4;rant為0。該實驗條件下的預測結果[η]為1.049 1 dL/g。
經過對優化條件進行驗證實驗,3次重復實驗得到該優化條件下 PTT產品的[η]分別為1.025 9,1.031 8,1.036 2 dL/g,即[η]平均值為1.031 3 dL/g,表明得到的方程具有較好的預測性能。
從圖1可看出,隨著rPDO的提高,PTT產品的[η]逐漸增大,并在rPDO為1.345 9處出現了極大值,隨后逐漸降低。

圖1 rPDO對PTT產品[η]的影響Fig.1 Influence of rPDOon[η]of PTT t為262 ℃,rcat為9.0×10-4,rant為0。
在酯化階段,TPA在PDO中的溶解度不高,在TPA質量一定的情況下,PDO投料量越小,TPA的溶解較慢,這就限制了酯化過程的反應速率,基于這個原因,在rPDO小于1.345 9時,PDO投料量相對較少,最終導致了在酯化過程中TPA的酯化反應進行得不夠完全,從而影響了最終PTT產品的[η]。當rPDO大于1.345 9時,TPA能夠很好的在PDO當中溶解,但rPDO的增大使得熔融縮聚過程的逆反應的幾率也加大;同時,后續的熔融縮聚過程是過量PDO小分子的脫除過程,較高的rPDO使得所需要脫出的小分子的量也會越大,因此過高的rPDO反而會導致產品[η]的降低。產品的[η]隨rPDO的增加出現了先增大后降低的現象。
從圖2可看出,隨著反應溫度的提高,初期[η]的提高隨溫度變化上升較快,但到了后期上升速度略有放緩。熔融縮聚過程是反應-脫揮耦合的過程[6],需要通過酯交換反應生成小分子PDO,同時需要在高真空下將生成的PDO從反應體系中脫除。在實驗所考察的范圍內,體系溫度的升高有利于小分子從反應體系中的脫除,因此,產品[η]隨溫度升高而升高。然而,隨著溫度的進一步提高,產品熱降解概率升高,故后期[η]上升變緩。

圖2 t對PTT的[η]的影響Fig.2 Influence of t on[η]of PTT rPDO 為1.345 9,rcat為9.0 ×10-4,rant為0。
從圖3可看出,在實驗考查的整體范圍內,隨著rcat的增加,產品的[η]呈線性增長。

圖3 Ccat對PTT產品[η]的影響Fig.3 Influence of Ccaton[η]of PTT rPDO為1.345 9,反應溫度為262℃,rant為0。
在熔融縮聚階段,rcat的提高有利于酯交換反應的進行,加快酯交換反應的速率,最終提高了熔融縮聚反應速率,因此在實驗考查范圍內,產品[η]隨rcat的增加而提高。
在聚酯合成的過程中,一般會伴隨有熱降解和氧降解副反應,生成的副產物丙烯醛會導致產品色澤變差。由于抗氧劑能夠抑制降解過程中的過氧化中間體的生成,從而抑制降解反應的作用,因此需要在合成過程中加入抗氧劑來抑制降解副反應的發生。從圖4可以看出,在實驗考查的整體范圍內,隨著rant的增加,產品的[η]呈降低趨勢。

圖4 rant對產品[η]的影響Fig.4 Influence of ranton[η]of PTTrPDO為1.345 9,t為262 ℃,rcat為9.0×10-4。
抗氧劑在抑制過氧化中間體生成的同時,也會對金屬催化劑活性產生鈍化作用,影響反應的進行,因此rant的增加最終導致產品[η]的降低。在生產過程中就可以在滿足產品[η]達標的前提下,根據對產品色澤的要求來調節抗氧劑的添加量。
a.通過均勻試驗設計的方法對PTT合成過程中的rPDO,rcat,rant,反應溫度多個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
b.通過均勻試驗設計,得到了各個工藝條件與產品[η]之間的作用關系,優化合成條件如下:rPDO為1.345 9,rcat為 9.0 ×10-4,不加抗氧劑,t為262℃,預測最優結果為 PTT的[η]1.049 1 dL/g,實驗驗證結果為 1.031 3 dL/g。
c.均勻實驗設計方法減少了實驗量,且得到了較好的優化條件,擬合得到方程的預測性較好,實驗結果穩定。
[1] Zhang Jialiang.Study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as an engineering thermoplastics material[J].J Appl Polym Sci,2004,91(3):1657 -1666.
[2] 張忠安.PTT纖維生產技術和應用[J].合成纖維工業,2003,26(1):42-44.
[3] Chen Kequan,Tang Xiaozhen,Chen Shangwei,et al.Study on the macrokinetics of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J].J Appl Polym Sci,2004,92(3):1765-1770.
[4] 方開泰,馬長興.正交與均勻試驗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35-40.
[5] 李云雁,胡傳榮.試驗設計與數據處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233-238.
[6] 趙玲.聚酯縮聚反應與脫揮[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