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聯國
(華電國際萊城發電廠,山東 萊蕪 271100)
在電廠的日常安全管理中,常常會遇到下面一些問題,如習慣性違章行為屢禁不止、難以根治;工作中人員的隨意性、不規范行為對作業安全構成威脅;安全的重獎重罰有時不能起到應有的激勵、約束作用;作業人員對安監人員的監督和管理抱有抵觸情緒等。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企業積極適應形勢的變化,改進自身安全管理方式,著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萊城發電廠通過積極探索,實行了“五自”、“三全”、“一標”的“531”安全管理模式。“五自”即“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激勵、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自主安全管理格局;“三全”即“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預防”的全面管理方式;“一標”即“安全生產標準化”。“五自”是目的,“三全”是方法,“一標”是保障。
(1) 自我管理。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使職工自發地按照企業的制度、規定進行工作,形成安全生產的制度化、經常化,建立長效機制。
(2) 自我約束。建立、健全各種制度、標準,用制度規范人,用標準指導人。
(3) 自我激勵。將安全目標與職工利益掛鉤,并確保獎懲兌現,把目標驅動和經濟杠桿的作用結合起來。
(4) 自我完善。職工、部門對工作進行總結,梳理不足,找出差距,改進工作。
(5) 自我提高。通過以上方法,職工、部門發現并糾正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進,提高自身安全工作水平,進而鞏固整個電廠的安全生產。
(1) 明確安全生產責任,構建安全自主管理責任體系。明確安全責任是搞好“五自”安全管理的前提。根據企業生產實際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對各級領導、各部門、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了修訂、明確,使各個層面都清楚自己的安全管理職責、范圍、權利、義務,解決了“什么人干什么事”的問題。
(2)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構建安全自主管理制度體系。根據國家、行業和上級公司的規定,建立企業、部門、班組各個層面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職工安全行為規范。電廠安監部共編制下發了管理標準24項、工作標準2項、安全規章制度45項。通過這些文件的制定發布,解決了“怎樣做事、按什么標準做事”的問題。
(3) 明確各個層面的管理目標,構建安全自主管理目標體系。對安全生產總目標進行分解,細化量化,實行分級目標管理。規定電廠控制輕傷和內部統計事故;各部門控制未遂和障礙,不發生輕傷和內部統計事故;班組控制違章和異常,不發生未遂和障礙;個人不發生違章。實行一級保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解決了“安全工作方向”的問題。
(4) 建立各層面激勵約束機制,構建安全自主管理考核體系。自主管理必須有嚴格的檢查和考核做支撐。電廠將斯金納的強化理論應用到安全管理中,采用正強化的方法加強自主管理的激勵,采用懲罰的方法進行約束。根據自主管理的要求和強化應用的原則,萊城電廠建立了對各個層面的獎罰制度。通過開展安全管理綜合評估、文明生產治理評價、“文明示范作業區”評比、廠安全目標獎、百日安全無事故獎、部門“六無”獎、突出貢獻獎等活動,實現了對安監部、檢修隊、班組、個人的考核和獎勵,并且多采用正強化、少采用負強化,真正做到有獎有罰、賞罰分明,解決了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內部“動力”問題。
(5) 加強安全培訓,構建安全自主管理教育體系。良好的安全技能是進行自主管理的前提。電廠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訓。通過最基本的每周安全學習日活動,將各種事故通報、安全信息傳達到班組、職工。此外,還根據需要舉辦臨時性的培訓班,如消防安全培訓班、“兩票”管理培訓班、特殊作業人員培訓班、職業衛生健康培訓班等,加強職工的專項安全技能。
(1) 全員參與。電廠大力倡導“人人都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的理念,提高每個職工的安全責任意識,形成了人人抓安全、層層管安全、個個會安全的良好氛圍。
(2) 全過程控制。電廠注重安全管理的過程控制,深入開展安全綜合管理評估。將各部門、班組的日常安全管理全部納入到評估體系中,細化評估標準,對每項工作進行打分評價,不符合要求的進行扣分,做得好的進行加分,最后按照總得分進行排名,獎勵先進,鞭策后進。此外,對外包工程實行全過程控制,從開工審查到施工管理,再到最后的竣工驗收都由安監部進行嚴格審查,確保工程不出安全問題。
(3) 全方位預防。吸取事故教訓,預防事故發生是進行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電廠在借鑒傳統安全管理有效措施的基礎上,推行所有的事故必須報告、分析和處理的原則,強化了對所有事故的管理和處理力度;制定了《不安全事件防范措施跟蹤管理辦法》,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發生的不安全事件每月進行匯總,分析落實情況,確保防范措施的全面落實。
“安全生產標準化”是規范安全生產管理,提升安全生產水平的重要措施。電廠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從組織機構、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員教育培訓、設備設施運行管理、作業安全管理、隱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職業健康、應急救援、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等方面加強標準化建設,為全廠安全生產提供了有效保障。電廠于2010年榮獲山東省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企業,并作為主要編寫單位參與編寫了《火力發電企業生產安全設施配置標準》。
(1) 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了各類事故和違章行為的發生,促進了生產的穩定和高效。通過實行“531”管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不斷提高,違章行為明顯減少,未發生輕傷及以上人身傷害事故;電廠一直運行穩定,安全生產突破4400天,保持了首臺機組投產以來的連續安全生產紀錄。有了安全生產的保駕護航,在2010年全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電廠實現了盈利,并連續7年獲得華電集團“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稱號。
(2) 緩和了職工對安監人員、基層部門對安監部的抵觸情緒,促進了企業的和諧發展。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部分職工、部門對安監人員的管理抱有抵觸情緒,對安全管理工作不理解、不配合,執行力大打折扣。通過實行“531”管理,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安監人員的說教減少了,職工由“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自我管理能力加強了,違章行為減少了,安監人員考核減少了,有效緩和了職工和部門對安監工作的抵觸情緒。
(3) 理順了各個層面的管理重點,提升了管理效果。目前,電廠職工有1000多人,而配備的安監人員只有十幾人,單靠安監人員進行管理困難很大。實行“531”管理后,班組安全管理著重于“人”,基層部門安全管理的立足點放在“規范”和“考核”上,而代表電廠的安監部則把管理重點放在了大力實施管理創新、積極引進先進的安全管理模式上。這樣就解決了安全管理中靠少數人抓安全、靠監督檢查推動安全的依賴思想。
“五自”、“三全”、“一標”的“531”安全管理模式是對“以人為本”管理思想的具體貫徹執行。“預謀勝敗,先謀人和”。只有尊重職工的個性,發揮職工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提高職工的素質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成功打造本質安全的現代化發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