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敏
某男,19歲,因排尿困難1月診斷為膀胱炎于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療。住院1周后出現發熱,患者偶訴頸痛,雙下肢無力,已給予抗感染治療1周,效果差,在1天內病情加重,出現四肢無力、持續低熱、意識模糊等癥狀。會診后查體可見頸抵抗,雙側霍夫曼征陽性,雙側腹壁反射消失,建議行頸椎MRI檢查,檢查結果示T2加權像頸4/5脊髓信號斑片狀改變。給予腰椎穿刺術檢查,測壓力為200mmH2O,腦脊液檢查結果示微量蛋1183mg/L,有核細胞數70×106/L(淋巴細胞為主),查血常規、血沉、尿常規、C反應蛋白正常。給予大劑量甲強龍沖擊、抗氧化、抗病毒、降顱壓治療。20天后患者癥狀明顯減輕,已無四肢無力、低熱,頸痛較前明顯減輕,排尿困難較前稍改善,復查腦脊液測壓力為160mmH2O,腦脊液檢查示微量蛋白789mg/L,有核細胞數130×106/L,遂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繼續治療10天后,患者癥狀基本消失,查體已無陽性體征,復查腰穿,腦脊液壓力120mmH2O,腦脊液檢查結果均示正常,復查頸椎MRI信號正常。院外隨訪8個月無復發。
急性脊髓炎也稱急性非特異性脊髓炎,指一組病因不明的急性橫貫性脊髓損害,引起病變水平以下運動、感覺、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其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發病前1~2周可有病毒感染史,機制可能為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感染早期CD8+T細胞在CD4+T細胞輔助下發揮清除病毒的強大功能,在感染后期能引起自身免疫反應,病毒直接侵及脊髓。病變可累及脊髓灰質、白質,亦可累及脊髓、脊神經根和腦實質,多數病例以累及軟脊膜、脊髓周邊的白質為主,少數以累及中央灰質為主[1]。治療上,大劑量甲強龍沖擊治療效果優于使用地塞米松治療[2],在此基礎上聯合免疫球蛋白治療療效確切。原因可能為:(1)大劑量的甲強龍具強烈的非特異性免疫抑制作用,可減輕脫髓鞘,對抗炎癥反應,保護脊髓組織,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減少自由基生成,保護脊髓,維持組織血流、氧供,抑制神經細胞凋亡[3];(2)大劑量的人免疫球蛋白可中和抗體、降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中和細胞因子并降低其生成,中和補體、細菌,降低單核吞噬細胞生物活性,迅速消除各種免疫異常及病理改變,促進脊髓功能的恢復[3]。因此對無明顯禁忌證的患者可優先考慮此方案。應注意應用時為避免甲強龍沖擊的副作用做好風險評估,必要時應用相應拮抗藥物對癥治療[4]。此外,早期診斷行MRI及腰椎穿刺術檢查是較為可靠手段之一,特別對臨床表現不典型者應作相應的臨床檢查,以免誤診、貽誤病情。
[1]李秀振,李振勇.急性脊髓炎臨床診治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0):93-94.
[2]林力峰.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急性脊髓炎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8):16-17.
[3]覃浩強.急性脊髓炎16例回顧分析[J].海南醫學,2011,22(5):53-54.
[4]雷晶,馬建華,張洋.甲基強的松龍治療急性脊髓炎臨床療效評價[J].新疆醫學,2011,41(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