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保旗 ,周爭明 ,王萍 ,殷明 ,童利華
(1.武漢市東西湖區農業科學研究所,430040,2.武漢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冬季嫁接黃瓜成活率較高,一般在85%~90%,而夏季7月嫁接成活率都很低,一般為55%~65%。夏季嫁接黃瓜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氣溫較高、嫁接工具不配套和嫁接后管理不善等。針對黃瓜頂芽插接嫁接成活率不高的難題,我們經幾年的逐步探索,總結出了提高夏季黃瓜嫁接成活率至85%以上的技術方法,其具體技術措施如下。
黃瓜嫁接砧木一般選用南瓜,它具有耐低溫、干旱,根系發達,苗期生長旺盛,抗病性強等優點。品種一般采用京欣砧4號、東方長生、野郎等。播種前晾曬砧木種子,去掉發育不完全的種子,晾曬4~6 h后于55℃溫水中浸種6 h。浸種完畢后,用薄膜包嚴放置在30℃的催芽箱內催芽,24~26 h發芽。播種前把砧木放在100 mg/L比久溶液中浸泡3~5 min,然后取出直接播種在70孔穴盤內,注意覆土要求偏干,上干下濕。基肥主要以磷鉀肥為主,少施或者不施氮肥,以控為主。待70%~80%南瓜出土時,澆1次0.2%復合肥水,以利苗出齊、易脫殼。播后5 d噴1次0.2%磷酸二氫鉀液和紅糖水。嫁接砧木要求莖稈粗壯、葉色濃綠、葉片厚實,株高一般控制在7~10 cm。注意干濕交替,夏季溫室一般都在30℃以上,每次澆水都只能澆總水量的1/2。澆水應在上午進行。播種后第8天即可嫁接,此時南瓜真葉如1分硬幣大小。
接穗一般采用當地主栽品種,如津優1號。接穗生長時間較短,要加強管理。接穗播種前與砧木播種處理基本相同。接穗種子用0.2%撒可富復合肥溶液浸泡4~6 h后,置入30℃催芽箱催芽,15~18 h即可出芽,砧木播種5 d后即可播種接穗,當天的接穗要求當天嫁接完,第2天不宜再用。
嫁接刀片要鋒利,使接穗的切口光滑、圓潤、飽滿。要將尖口嫁接鐵簽改為平口,平口簽可在有限的范圍內加大砧木的創傷面,有利于接穗和砧木的愈合。
采用頂插法嫁接,砧木去心后用鐵簽以30~35°斜插,微露砧木皮層。將接穗削切兩刀以增加創面,加大傷口愈合面,接穗的角度為30~35°。7月溫度較高,要求嫁接速度快。70孔的穴盤可用2名熟練嫁接工同時操作。嫁接好的黃瓜苗要迅速放在苗床上,用0.14 mm規格的無滴膜覆蓋好,四周壓好不要通風,濕度保持在75%~80%最為合適。
嫁接后的管理主要是控溫,重點是防止苗床過濕。嫁接前砧木苗床濕度應控制在70%~75%,溫度控制在30℃以下。苗床過濕、溫度過高,嫁接傷口處容易發生不定根,影響接穗和砧木的愈合,形成假活苗。為了能更好地給嫁接苗降溫,可覆蓋2層遮陽網,間距0.5 m。嫁接后第2天早、中、晚通風時間應控制在20 min內。嫁接當天不揭膜通風,濕度在45%~50%,接穗子葉積水即可揭膜,中午時氣溫過高,揭膜時間要短,只需要給嫁接苗換氣即可。隨著嫁接苗生長,揭膜晾苗時間可適當延長。嫁接后第4天,絕大部分嫁接苗成活后可揭掉薄膜,但要繼續覆蓋遮陽網,嫁接后第6天揭去遮陽網,轉入正常管理。
嫁接前1 d噴施1次百菌清500~800倍液,防治猝倒病、疫病、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如此類病害發生可用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多菌靈、殺毒礬、速克靈等500~6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白粉虱、蚜蟲等,可用菊酯類或者甲維鹽類農藥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煙粉虱繁殖速度較快,世代重疊現象嚴重,防治要及時,應選用內吸性強的農藥,如粉虱落、苦參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