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導刊》復刊10周年公開發行百期紀念活動獲獎名單
先進通聯站
河北省產權交易中心
廣州產權交易所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
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
湖南省產權交易所
這五家產權交易機構,從《產權導刊》復刊以來,積極協助《產權導刊》開展發行工作。他們不但自己人手一冊,而且主動為上級監管單位和相關單位訂閱,使有關部門和社會人士進一步了解了產權市場,了解了《產權導刊》。
忠實作者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業務主管盧櫟仁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總裁任勝利
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經理吳漢頂
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經理顏占寅
徐州市產權交易所總經理李中亞
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總監楊曉舫
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副主任常玉春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特別執行官鄭康營
河北省產權交易中心副總裁江慶紅
鞍山市產權交易中心高級經濟師徐漢陽
這些作者是《產權導刊》作者隊伍的中堅力量,他們發表了大量文章,有理論研討、經驗介紹、市場綜述、熱點述評,題材、體裁多樣,成果豐碩。他們以10年一貫的支持表現了他們對《產權導刊》的信賴、喜愛。
一等獎
提名文章:“產權市場創新的方向”和“信息化時代資本市場結構功能”
作 者: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局長鄧志雄
獲獎文章:產權市場創新方向(《產權導刊》2011年第10期)
獲獎理由:本文全面地論述了產權市場的本質功能,系統地闡明了產權市場這一新型資本市場與股票市場這種傳統資本市場的邊界。指出,產權市場要遵循長尾市場規律,為企業資本的形成階段、運營階段和流轉階段全程提供服務。在此基礎上,作者揭示出產權市場創新的方向就是:對產權進場交易前做好誠信打造,進場交易中進行發現投資者、發現價格的能力打造,完成進場交易流程的后續服務能力打造。作者以深厚的理論功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解決了產權交易界一系列的重大疑難問題,本文是產權市場迄今為止關于規范與創新兩大主題最全面的理論闡述,對整個產權交易行業具有方向性和綱領性的長遠指導意義。
提名文章:“加快建立中國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和“產權市場發展亟需深化產權制度改革”
作 者: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
獲獎文章:加快建立中國產權交易市場體系(《產權導刊》2008年第7期)
獲獎理由:作者針對我國產權市場的現狀,按照十七大關于“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要求,全面論述了建立中國產權市場體系的方略,是一篇關于“體系”建設的權威性的雄文。作者要求構建體系,希望首先制定產權市場統一發展規劃,重組產權交易機構,建立區域性產權市場,組建全國產權交易協會,培育中介服務體系;要求重視制度創新,包括組織制度創新、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統一信息披露制度、統一交易系統,特別強調培育誠信制度;要求完善功能,包括增強服務功能、改進價格形成機制、健全產權交易法律體系等等。本文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為行業發展提出了總體思路和框架設計,對于已經成立的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提名文章:“依托產權市場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作 者: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會長、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總裁蔡敏勇
獲獎文章:依托產權市場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產權導刊》2011年第11期)
獲獎理由:作者敏銳地向業界指明,隨著后工業化社會的到來,國家經濟正由制造業主導型經濟向服務業主導型經濟轉變。在服務業主導型經濟中,文化創意產業是一支新的生力軍。作者指出,產權市場正是幫助創意成果轉化和促進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在知識與資本、資本與產業之間搭建鏈接平臺、促進創意成果產業化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本文提出的產權市場、文化市場雙贏的新思路,對整個產權市場有積極指導意義。
提名文章:“產權市場應成為公共資源交易的重要平臺”和“國資轉讓五大話題之辯”
作 者: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副會長、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
獲獎作品:產權市場應成為公共資源交易的重要平臺(2011年第11期)
獲獎理由:2011年6月至9月間,全國產權市場受到外部沖擊,中央有關部門為了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擬推進各省區市建立事業單位性質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依法必須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活動,全部要納入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這是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的有力之策,但有關方面意欲將“國有產權交易”市場整合納入其中。當該文稿向各地征求意見過程中,作者敏銳地察覺到此舉很可能將給全國產權交易行業造成思想模糊、事業沖擊,立即著文,以冷峻的思維,從法理上厘清了企業國有產權不同于“公共資源”這一實質性的區別,從20多年來產權市場建立了獨立的運行主體、完善的制度體系、有效的市場監管機制方面論證了產權市場具備了“真市場”的特質,積極呼吁各地依托《企業國有資產法》,將公共資源依托產權市場進場陽光交易。此文有及時正本清源之功,有依法維護產權市場根本利益之效,在產權交易業界內外產生了廣泛的積極影響。
提名文章:“淺談產權市場的創新”和“打造中國資本市場的‘產權板’”
作 者: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國際交流與合作培訓委員會主任、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主任高巒
獲獎作品:淺談產權市場的創新(《產權導刊》2011年第4期)
獲獎理由:作者通過對天津產權交易中心20多年的經驗總結,深入剖析了該中心的創新歷程和創新成果,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產權市場創新的重點,必須放在提升市場功能尤其是提升融資的功能上,放在增加交易品種尤其要放在探索中國特色的場外交易市場上,放在擴大交易量上。這三種關乎產權交易機構進行能力打造的做法,對全國產權行業具有普適性。該中心為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總裝線廠開展的“售后返租融資方式”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產品性質”;該中心控股設立的天津股權交易所于2012年1月受到中國證監會主席的高度贊揚,被實踐證明具有可貴的前瞻性。
二等獎
規范,讓中國產權市場生命之樹常青 何亞斌
區域性、開放型產權市場理論研究與實踐 王學斯
讓非上市公司托管股權有序流動起來 王 彪
完善股權托管登記制度,實現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戰略目標 任勝利
“20+N”連續動態競價 鄭康營
實現企業產權交易價格最大化的基本途徑 李正希
在產權市場開展未上市企業股權轉讓的有利條件 宮立安
54%交易增值率是怎樣搏來的 任玉琴
創新我國產權交易統計工作 盧櫟仁
二等獎的獲得者都是業內公認的產權交易業界的理論家和實踐家,不但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而且實踐成果突出,在中國產權市場建設和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和建樹,他們的文章有著深刻的思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影響巨大。
三等獎
發展區域性產權市場促進資本自由流動 王 龍
在產權市場處置金融不良資產的論證 楊海琳
企業資本經營與產權市場的發展 常 青
破解難題加快產權市場發展 常玉春
長春產權市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譚志剛
規范發展中國產權交易市場 楊光獻
城市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產權交易的珠海模式郭 平
民營企業是產權交易的生力軍 顏春友
警惕產權交易信息披露的風險 王浩生
云南產權交易所創省內拍賣新標王 李 越
創新產權市場發展的必由之路 易 劍
產權市場:試水破產管理人 陳天閣 邵 健
交易方式創新 國資增值六億 姜宏濤
在產權交易中體現社會責任 安 濤
探索發揮產權市場融資作用新路 李紅霞 徐志越
規范國企改革中的產權交易是治理商業賄賂的“防腐劑” 侯曉紅
動態報價,中國產權市場創新的重大突破吳汝川
構建現代產權市場體系 推進區域資本市場發展徐春江
融入多層次資本市場之路到底有多遠 盧 健
利用互聯網平臺不斷壯大規范市場 商桂林
構建江蘇省統一股權登記托管平臺的思考陳 磊
創新OTC市場法制環境初探 胡小龍
整合資源 系統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馬志春
中小企業股權質押融資風險及對策研究 苗 偉
我國產權市場主要問題和發展趨勢 楊曉舫
從喬家大院看股權激勵 嚴榮華
應高度重視稅負在產權交易中的成本 王澤宇
三等獎的獲獎者大多是工作在一線的產權交易機構老總,工作異常繁忙,還擠出時間來為導刊撰稿,把他們的思考、探索和寶貴的實踐經驗奉獻出來與大家共享,為推動中國產權市場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也為《產權導刊》的成長壯大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是《產權導刊》的主要依靠力量。
(按發表時間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