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葉
(神華準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 準格爾旗 010300)
大型礦山維修企業成本控制的優化
劉俊葉
(神華準格爾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內蒙古 準格爾旗 010300)
闡述了大型礦山維修企業成本優化的背景,成本控制原則,并指出優化企業成本控制過程采取的措施及綜合績效考核均是優化成本控制過程的有效途徑。根據實踐經驗,基于維修成本的構成要素,對大型礦山維修企業的成本最優化管理進行一些探討,并就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提出建議。
企業成本;成本控制;礦山維修企業
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不管是過去的計劃經濟或是現在的市場經濟,它都是企業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目前,煤炭市場運行良好,礦山企業為了抓住這種機遇,搶產量、拼設備、爭效益成了賺取利潤的首選途徑,這樣就出現了很嚴重的重生產管理而輕成本控制的管理現象。作為大型露天礦山企業的配套維修企業,更是面臨生產任務重、設備超負荷運轉、設備大修、整修時間少等諸多問題,一方面要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另一方面又要保證降低維修成本。
成本控制原則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和核心,一般來說應遵循以下幾種原則:
(1)成本最低化原則,即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使邊際效益最大化;
(2)全面成本控制原則,即全企業、全員、全過程的“三全”管理;
(3)動態控制原則,成本控制應強調中間環節控制,即動態控制;
(4)目標管理原則,包括目標的設定和分解,目標責任的到位與執行,檢查目標的執行結果,形成目標的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循環;
(5)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即有控制成本的責任,也有享有控制成本結果的權利,要對車間、部室在成本控制中的業績進行定期考核與評價;
(6)信息共享、系統管理原則,即搭建網絡信息化平臺,實現管理的系統化、全面化,及時解決問題。
因為中國大型礦山企業比較少,且大部分為國有企業,受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激烈的市場競爭機制在這種企業當中反應不強烈,導致管理人員成本控制意識淡薄,沒有一個系統的管理體系;信息化系統營運不暢,還處于半手工狀態,好多信息資源不能共享,加大了管理難度,尤其是維修企業的定額和預算工作,更是無法做到準確。在原材料價格暴漲、維修技術及維修工藝復雜、綜合維修成本持續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優化成本就變得尤為重要。
圍繞成本控制目標及維修工藝環節,結合現有的控制流程、制度,各部門、各車間進行全面細致的業務疏理,將所疏理出的業務流程全部制度化、規范化,最終將所有業務流程系統地組織起來,形成圖表和表格,為系統建立做好充分準備。
在大型礦山維修企業中材料配件成本占據企業可控變動成本的70%以上,是企業控制的重要項目。但是目前的粗放式管理給企業成本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例如:材料、配件的計劃、出入庫、消耗過程管理,沒有一個完整、系統的配套網絡信息平臺。材料配件計劃未納入信息系統管理,使用部門將計劃上報到采購部門后,計劃究竟執行成什么狀態,只有采購部門知道而使用部門無法動態掌握;配件材料出入庫管理雖已實行網絡信息系統管理,但沒有與計劃系統、使用單位的維修過程管理和財務系統接口,自成體系,資源不能共享,無法系統、準確地歸集、分析發生的成本。
通過網絡信息平臺,使所有維修管理人員能及時、系統地了解當前設備和總成周轉件的維護狀況、使用狀態和維修技術檔案,保管和使用后的跟蹤管理及報廢情況,有計劃地安排設備的保養及大、中、小修理項目;同時還能實時分析故障發生的成本費用。
在每個檢修單元設置網絡終端,將所有設備維修的標準化作業程序、工藝流程、需要消耗的工、料標準及檢修該項目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和采取的措施輸入終端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數據庫,以便在開始檢修工作時選用工作單。檢修工在接到調度指揮中心的指令時,先進行維修任務的分析,同時每個檢修小組成員在網絡系統中錄入需要檢修的項目,配套的上述標準進行選擇確認后,一份完整、全面的標準工作單形成。這樣能使工作標準化、科學化、系統化,也能將通過網絡終端及時地把檢修進度、材料消耗、檢修出現的問題等信息反饋到維修平臺上,管理者能及時了解、解決相關問題。
檢修保養任務完成后,小組成員要確認工作單中實際檢修的項目及材料配件的消耗數量,同時確認檢修所用時間。這可為日后類似項目的檢修質量考核和成本分析提供科學的資料。同時,通過3~5 a時間的積累,為定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奠定基礎,真正能做到管理標準化、數據準確化、操作規劃化、責任到人。
工器具是工藝管理、全面質量標準化管理、生產管理及其他管理的基礎。工器具定置管理必須要滿足維修活動的質量、效率、安全等要求,使維修現場的物品擺放處于最佳狀態,發揮固有的功能,并使維修現場秩序化、規范化、高效化。為保證維修過程中工器具發揮最大效能,應該開展“6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守則、安全。在每個檢修臺位配備適當的工具,來保持現場整潔、秩序井然,道路通暢。還能避免移動使用過程中的磕碰劃傷,減少損失浪費。合理的工器具擺放,還能夠改善維修工的勞動條件,促進安全生產,增進職工的身心健康,同時有利于環境美化,使維修工能得心應手地使用工具。
雖然大部分工器具不夠條件按固定資產核算,但建立科學的管理臺賬,將工器具作為低值易耗品進行管理,既使臺賬管理科學,又能幫助管理者作出合理的分析、決策。臺賬中應將工器具的名稱、規格型號、領用人、借用和歸還信息、報廢審批信息、維修記錄信息、交舊領新等信息記錄齊全,保證物有所管,責任到人。
(1)不管出現任何故障,維修小組到達現場后認真觀察分析,制訂科學合理的維修方案,嚴格按照設備的原設計標準,計算修理需要的材料和配件的種類、數量。然后精細、高效地處理故障,避免人員疏忽而出現維修不徹底或維修過程中缺件少人等計劃不周的現象,延誤設備運行時間和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2)提高維修人員素質,擴大自修能力。力爭做到能自修的決不外委修理。同時加大新工藝、新技術、新配件的嘗試力度。只有把最新技術運用到成本管理中,才能搞好企業成本控制,才能取得節約成本的最佳效果。
(3)嚴把檢修質量關,保證修理后的設備不降低技術性能。提高修理質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杜絕返修現象的發生,避免返修造成人工、材料配件等消耗的增加而加大成本開支。
(4)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人員的素質、個人間的技術水平、組織能力的高低是能否實現高產低耗的關鍵所在。提高員工處理設備故障的能力,必須加強對技術工人的技能培訓工作。同時對員工在維修過程中提出的節能、降耗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和技術創新應給予大力支持,尊重員工的創造力、想象力。
(1)嚴格材料配件采購計劃,對各類材料配件采購實行定額管理,合理確定庫存,嚴禁無計劃采購;采取公開招標辦法,增加透明度,任何人不得隨意確定供貨廠家。堅持驗收監督,對材料配件入庫質量、數量、價格要嚴格檢驗。
(2)嚴格執行材料配件的專人審批、專人領用制度。規定車間、部門領料簽發人必須是車間、部門負責人一人,同時,按材料配件金額大小還應分級審批,未經批準,一律不得領料,避免因多人盲目領料造成流失和增加庫存積壓,加大儲備資金的占用。
(3)加強定額制定、全面預算編制,實行成本指標分解,強化成本分析工作。科學、合理的定額標準是編制預算的基礎,而預算數是企業下一年度工作的一個目標,也是對各級管理者經營考核的一個量化指標。所以需要全員參與,全面、客觀真實地編制預算,保證為下一年工作做好鋪墊。將審核后的成本預算指標數分解到車間部室、班組、個人、單機單車,把降低成本責任落實到最小單位。通過細化成本指標,層層控制,層層把關,真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閉合分解。將降低成本的責任與每位領導、每位職工的效益工資掛鉤,嚴格獎罰兌現,形成一個完整的成本控制系統,達到責、權、利統一。加強成本分析工作,在分析內容上,突破只分析成本完成的數字羅列情況,要把分析擴大到生產經營全過程,開展技術經濟分析,與生產、維修具體過程結合起來;在分析時間上,增強分析時效,將事后分析改為事前分析。通過成本分析,發現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和措施。通過成本分析,檢查考核成本計劃執行情況,肯定成績,獎罰兌現,在成本分析的基礎上,認真開展基層的單機單車核算。為管理者積累單臺設備原始資料,幫助技術人員分析每臺設備的狀況,從而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使企業目標成本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
(4)實行成本與生產任務同樣重要的“重獎重罰”政策。因為企業制度無論如何完善,如果得不到落實,等于白紙一張,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實。落實制度的同時,要健全各種原始記錄、原始憑證,使考核工作有較強的說服力,實現完美。
強化全員全過程成本管理意識,尤其是各級管理者提高成本控制意識,牢固樹立“省下一分錢,就增一分利”的成本理念。同時在職工中認真開展“增收節支”、“修舊利廢”工作,大力提倡職工將廢舊配件進行維修、拼湊再利用。緊緊圍繞“四個一”(節約一滴油、一度電、一個螺絲釘、一分錢)扎實、有效、全面地開展工作,真正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提升企業內在活力。
分析影響成本發生的各個環節,認真做好成本的事前預測、決策,過程控制的調節,事后分析考核兌現。認識和掌握維修規律、維修技能,從設備壽命周期的全過程來控制成本。增強每位職工的成本節約意識,正確制定成本對策,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抓住成本管理的主要方面,才能降低成本支出,從而實現企業目標。
成本管理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求貫穿于企業的各項專業管理之中;同時作為維修企業,更應采用自己的管理技術和方法來突出其管理的有效性。對成本管理的深入研究,就是為了使企業的成本管理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使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獲得最大的效益。
2011-11-29)
劉俊葉(1976-),女,會計師,從事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