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是個穿著破爛衣服的美麗姑娘”,6年前,來自北京的沈立萍如是說。而今的湘西卻郁郁蔥蔥、楚楚動人;永順是一片貧窮的土地,現在卻碩果累累、充滿活力……
2002年以來,國家農業部的“愛心”接力賽在永順縣一棒接一棒,陳金發、李永華、王春利、沈立萍、朱立志、曹子祎等,他們用豪情、智慧和汗水,譜寫出一首首激揚奮進的致富之歌。近10年來,農業部辦公廳、財務司、科教司等10多個對口扶貧單位在永順縣共進行基礎扶持、產業扶持、科技扶持和生態扶持等項目65個,無償投入資金(含物質)6225萬元,有力增強了該縣經濟發展后勁,加快了農村脫貧致富步伐。農民行路難、用水難、用電難等問題得到極大改善,增收致富渠道更加寬廣,大批農村實用人才、致富能手和打工能人不斷涌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花從春走過,留下了縷縷花香,葉從夏走過,留下片片陰涼”,農業部人從山區走過,帶來了糧食滿倉,瓜果飄香。2011年,永順縣實現生產總值37.28億元,是2002年的3.59倍;農民人均純收入3407元,比2002年增加983元。全縣初步建成了四大支柱產業:以優質稻、雜交玉米、脫毒馬鈴薯為主的糧食業,以柑桔、獼猴桃、油茶為主的林果業,以莓茶、烤煙、蔬菜為主的經作業,以黃牛、山羊、生豬為主的畜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