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買松 石劍英 伍 興 劉初生 黃三團
(江西省都昌縣蘇山鄉農技綜合站 332600)
蘇山鄉位于都昌縣西北角,人口2.2萬,耕地面積1933hm2,其中水田1466.3hm2,旱地466.7 hm2,是典型的糧棉區。近幾年來,隨著石材產業發展,青壯年勞動力大量轉移,從事種植業的勞動力只有婦女、兒童及老人。病蟲防治工作越來越需要一個專業的服務組織來承擔。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鄉在縣農業局、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組建了一支60名隊員的聯防隊,經過運作之后,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使這支聯防隊早早地夭折了。通過這次失敗后,我們改變運作模式,先后經歷了代人打藥、聯防組、聯防隊幾個階段的發展,于2009年元月份在工商局注冊了“都昌縣益農病蟲防治專業合作社”,也是都昌縣第一個病蟲防治專業合作社。經過近三年的經營,目前有社員407名、專業機防手9名、專業技術人員2名、防治機械22臺,其中手動噴霧器8臺,背負式機動噴霧器6臺,電動噴霧器4臺,擔架式機動噴霧器3臺,推車式噴霧器1臺。日防治面積能力20hm2。2011年共防治水稻306.7hm2,其中早稻 53.3hm2、一晚 153.3hm2、二晚 100hm2,棉花 24hm2、果樹 28hm2。
1.1.1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促進專業化防治發展
前山村楓樹垅是我鄉主要產糧垅坂,面積有72.2hm2,是我縣高產創建示范點,超級稻栽培示范區,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合作社充分地抓住這些項目實施的契機,積極宣傳病蟲專業化防治工作。通過下村入戶,開戶主會、農業科技示范戶會議、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使農民充分認識到專業防治的優越性,積極引導農戶與合作社簽訂聯防承包合同。同時縣農工部、農業局、鄉黨委政府在聯防經費上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經濟補償,使合作社的統防統治工作起到推促作用。示范片的農戶全部參加全程承包防治工作,防治面積達到72.2hm2,農戶有163戶之多。
1.1.2 重視大戶、吸引中戶、帶動小戶,全面推進專業防治進程
合作社在開展全面工作時候,首先從種植大戶著手,坡垅村龔滿泉早稻種植面積為58.2hm2,一晚5.3hm2,是我鄉種糧大戶。合作社多次找到該農戶進行交談協商,采取讓利、互惠的原則,簽訂了代防合同,在他的帶動下,周圍幾個種植大戶,主動與合作社聯系要求代防。后來發展到周圍的農戶都到我社要求代防病蟲工作。
1.1.3 通過媒體宣傳,廣結姻緣,發展異地病蟲防治
在縣植保站的大力支持下,邀請電視臺的記者到農技站進行專訪,介紹病蟲防治合作社的宗旨以及辦事方針,宣傳病蟲防治專業化的優勢。三年來,先后同鄱陽湖農業開發公司、白茶舒茶業有限公司、果豐早熟梨開發有限公司等公司簽訂水稻 76.7hm2,白茶 23.3hm2、早熟梨 20hm2的代防協議,通過防效調查,各行指標都在約定范圍之內,受到承包戶的一致好評。
合作社一直把培訓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任務來抓,基地農戶的培訓工作是專業化防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農戶懂得如何管理水稻,才能使其提高種植水平,作物的抗病蟲能力才會有所提高,我們的防治工作才能做好。對于專業化防治隊員的培訓工作,是關系到專業化防治效果問題,要通過培訓,使專業隊員成為“會識別病蟲,會調查病蟲,會決策,會防治,會對器械維修及操作”的“五會”隊員。
專業防治應該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落實“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大力地推進綠色防控工作。
1.3.1 重視農業防治
在病蟲防治工作中,耕漚滅蛹技術對水稻螟蟲防治有十分顯著的效果。通過種子消毒,選用抗病蟲品種,在示范區統一品種,統一播種,統一科學肥水管理等技術措施。對病蟲專業化防治工作的開展十分有利。
1.3.2 大力推廣應用物理機械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害蟲基數,保護生態環境
物理機械防治工作是專業化防治的一項重要內容,我社積極開展性信息素誘殺二化螟成蟲示范,楓樹垅6.7hm2大田掛起100只誘捕器,進行二化螟蛾發生期及發生量的監測。果園大力開展電子殺蟲燈殺蛾。茶園也開展性信息素和粘蟲板誘殺成蟲技術。棉田進行燈光和性信息素誘殺斜紋夜蛾等技術。通過以上防治工作的開展,降低害蟲基數,減少施藥次數。保護了生態環境。
合作社的發展完全依靠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用制度管人是我社重要管理方式。先后制定《學習財務制度》,《水稻病蟲害專業防治技術標準》,《班組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等。無論是從防治隊員到合作社社長,都有一系列管理制度進行約束,對病蟲暴發及流行,制定了各種病蟲防治預案。
通過這幾年的運作,專業化防治具有減少用藥量,減輕勞動強度,降低成本,保護生態的作用,效果越來越明顯。
專業化機械防治比手工防治效果明顯提高。每畝節省人工0、5~0、8個、節約農藥成本15~25元,每季水稻開展專業防治比非專業防治少施藥1~1.5次,防治效果明顯提高。水稻上藥效提高10%~15%,梨樹上提高15%~20%據專家測產統防區比非統防區增產8%~10%,全年每667m2增產稻谷40kg~60kg。
經過近幾年實踐證明,統防統治工作為農民增產增收、節本增效的效果越來越明顯,為糧食生產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提供有力的保障。真正做到讓農民安心、領導放心。
合作社在大災難中,存在較大風險及不穩定因素。對遷飛性害蟲的大暴發年份,旱災、水災年份,農民收入遭到顆粒無收時,合作社的經營風險加大,政府應加大這個方面保險,緩解合作社的壓力。
病蟲防治專業合作社,不同于其他形式合作社,經營時間有季節性,服務對象是農民,持續發展存在一定的阻力。建議加大對合作社器械支持和防治補貼力度,降低合作社的運行成本,促進其快速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