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鼎盛
說起松山戰役,有人回想起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國軍隊以少勝多,殺得日本鬼子一批一批倒下去,看得大家痛快淋漓。但事實怎么樣,看一看《松山戰役筆記》,你就清楚了。
松山是中緬邊境的一個要塞——滇緬公路繞不過去的地方,是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這塊陣地只有十幾平方公里,駐扎著1200多個日軍,卻讓中方動用3萬多兵力,兩個軍、3個師、8個團,打了90多天,最后戰死4000多人,總傷亡人數逾萬,方才拿下來。蔣介石大怒,據說,還在戰場上槍斃了一個團長。松山戰役就像中國八年抗戰的一個縮影——“慘勝”。
然而,在松山戰役中,日軍卻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時候,盟軍已經有了制空權,飛機每天輪番轟炸,100多輛卡車拉的炮彈,只夠打一天。就是這么強大的火力,日軍只有幾百個步兵,加上一個炮兵中隊,居然死守90多天,這說明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是多么強大,他們的戰術和工事構筑是多么出色。向這樣的敵人學習,并不羞恥。
但令人慨嘆的是,松山戰役結束后,有十幾個日軍逃了回去,現在,這些老人居然借著旅游、考察的名義,回到昔日的中緬戰場,自己花錢,為逝去的戰友建了很多忠魂塔和紀念碑,連戰死的軍馬都給立了碑。中國將士犧牲上萬人所留下的紀念碑,卻被緬甸政府統統毀掉,除了痛心疾首,我們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