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工程設施出現危及安全的異常現象稱險情。常見的堤壩險情有:滲水、管涌、漏洞、跌窩、滑坡、裂縫、滿溢等。
滲水:堤防的背水堤坡或堤腳附近出現土層潮濕或發軟有水滲出現象,如不及時搶護,有可能導致集中滲水、脫坡、管涌等現象。一般采取臨河截滲、反濾溝導滲、反濾層導滲、透水后戧等方式搶護。
管涌:管涌俗稱“翻沙鼓水”。一般發生在背水堤腳附近,在地面上或坑塘中冒水、冒沙,冒沙處形成“沙環”,有的地方出現單個或數個,甚至形成管涌群。如果基礎細沙層被淘空,就會導致堤身驟然下挫,甚至釀成決堤災害。一般采取反濾圍井、無濾減壓圍井、反濾鋪蓋、水下搶護等方式搶護。
漏洞:汛期高水位下,大堤背水坡或堤腳附近發生橫貫堤身或基礎的漏水孔洞稱為漏洞。如不搶護,將迅速惡化,造成潰決。一般采取臨水截滲堵、背河導滲、抽槽截洞等方式搶護。
跌窩:跌窩俗稱塌坑。在堤頂、堤坡及堤腳附近突然發生局部下陷而形成的險情。有時還伴隨滲水、漏洞等險情,危及堤防安全。產生的原因:①堤身有隱患;②堤防質量差;③伴隨滲水、管涌或漏洞形成。一般采取翻筑夯實、填塞封堵、填筑濾料等方式搶護。
滑坡:滑坡是嚴重險情之一,主要特征是堤頂、堤坡發生裂縫,隨著土體下挫滑塌,裂縫發展。產生滑坡的原因主要有:①高水位引起背水坡滑坡;②水位驟降引起的臨水坡滑坡;③堤身堤基有缺陷引起的滑坡;④邊坡失穩下滑。一般采取濾水土撐法、濾水后戧法、濾水還坡法進行搶護。
裂縫:堤頂或堤坡發生裂縫,與堤身垂直的叫橫縫,與堤身平行的叫縱縫。橫縫易形成滲水通道,險情比較嚴重。裂縫險情要及時加以處理。一般采取開挖回填、橫墻隔斷、封堵縫口等方式搶護。
漫溢:根據水情預報,洪水位將超過設計洪水位甚至可能超過堤頂時,在洪水來臨之前,在堤頂臨水一邊搶修子埝,以防漫溢,水退后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