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畢遠(畢節市七星關區水利局)
隨著社會發展的進步、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利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因而水工建筑的工程質量就顯得十分重要。由于水利工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工藝復雜、時間緊、強度大等特點,在施工中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因此,對施工的技術和管理的要求就更高。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項目中,要以科學的技術規程為依據,加強施工管理,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從而提高水利工程質量,保障水工建筑施工順利實施。
水工建筑的施工技術是整個工程項目建設的基礎。水利水電主要是通過利用水流所產生的能量轉換為動能,從而促進電能的產生。阻水設施、排水設施所構成的建筑系統,以及引水、發電系統是構成水利工程的主要單元。水庫中的水平面達到一定高度,就會受牽引流入動力系統,之后轉化為電能。最初所形成的電能壓力并不穩定,利用壓力變更后,通過傳電設備流向所需要的地區。水利施工技術讓能量轉化變為現實,完善施工技術,研究操作手段,開發創新技術,從而加快能量轉化的速度。此外,在水工建筑工程施工中,技術管理雖然不能立即看到效果,但是管理作為工程項目的一部分,是重要的軟件環節。好的技術管理和技術指導能提高員工的技術應用水平,讓員工精神飽滿,盡心盡力進行項目施工,甚至可以激勵他們對技術的研究,最終達到企業和員工多方面的共贏。
2.1.1 排水技術
在水利建筑施工中,水工建筑物的地基處理和基礎施工的位置大多在外水位與地下水位,所以常常會受到圍堰滲水、地下水及基坑范圍降雨的影響。施工排水與地基的開挖程序、深度、施工季節及地下水和外水位有密切的關系,對此,為了讓水利施工環境更好,就必須對基坑內的水進行排泄。無論什么樣的地基,基坑排水是水利施工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施工排水會提高土基的承載能力,防止地基受到破壞,減少開挖工程量,同時還可以使地基和建筑物基礎的結合強度得到提高。反之,如果排水處理不當,會大大增加施工的復雜度,降低施工質量,給工程的運行管理帶來安全隱患。
2.1.2 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
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后引進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并開始應用于水利工程建筑施工中。塑性混凝土是由多種材料復合而成,如粘土和膨潤土等,具有變形極限大和彈模低的特點。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抗壓強度較低,一般控制在R28=0.5~2MPa;其彈性模量控制在E28=100~500MPa,也相對較低;滲透系數為K=1×10-6~1×10-7cm/s。在我國某項重點水利工程施工中,摻入膨潤土采用了兩種方式:一是將水加入水泥、砂石骨料和膨潤土干拌混合物中并進行攪拌;二是將膨潤土加入專用水池并進行充分攪拌,達到一定濃度時再加入水泥和砂石骨料進行合拌。通常在施工過程中,第一種方式會降低在塑性混凝土中膨潤土的作用,造成塑性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增大;第二種方式會使膨潤土分散均勻,避免發生結塊,保證了塑性混凝土的拌和質量,同時也增大了坍落度。所以后期的膨潤土施工應采用濕摻法。
2.1.3 水工建筑中的預應力錨固技術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預應力錨固技術作為一項有效的工程措施,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具有強化和加固建筑物的重要作用。預應力錨固是以預應力混凝土為基礎產生的,通過起初按照建筑物設計要求的方向、大小、深度施加預壓應力,從而改變建筑物的受力條件,達到加固建筑物的作用。預應力錨固作為錨固的技術之一,分為預應力巖錨和混凝土預應力拉錨。預應力錨固與其他加固措施相比具有其獨特的運用,可以對建筑所產生的拉應力進行傳遞;由于預應力錨固結構不同,其種類也較多,通常來說包括錨孔和錨束兩個部分。錨孔用于設置錨束,錨束用于施加預應力,預應力拉張所產生的負載都是由錨束的自由段承擔,是預應力錨固非常重要的形式之一。
2.1.4 軟土地基處理
軟土地基的分布十分廣泛,會給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軟土地基由于不對稱沉降,導致水工建筑產生滲漏和裂縫的現象,甚至對工程投入運營后的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對此,在軟土地基建設水工建筑時,必須適時掌握所處地的地質條件,在實際施工中,選擇振沖碎石樁、錨桿靜壓樁及沉管灌注樁的方式來改造軟土地基,也可采用水泥攪拌樁基礎來進行對淤泥地基的改造。為了保證工程施工進行順利,在海堤施工中,通常采用塑料排水板和打砂樁來對軟土地基進行適當改善,確保水工建筑能夠以最佳狀態運營并創造更好的效益。
2.2.1 GPS定位技術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高科技產品也逐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使用。GPS技術通過近幾年的不斷完善,已經完全取代了傳統的工程測量技術,GPS精密的定位技術可以既省時,又省力的解決測量精度問題,工作效率高,同時更能有力的保障工程施工質量成果的可靠性。憑借著近幾年在工程測量方面的全新技術和方法的研發,測繪定位技術得到了徹底的革新。
2.2.2 數據庫技術和GIS技術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數據庫技術和GIS技術得到了高效的應用,通過其來建立數據庫信息系統,以確保水工建設的數據采集和處理的數字化、自動化和科技化,從而為工程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依據,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GIS技術近年來也應用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利用三維全景模式體現時間和空間的關系,從而實現了仿真模擬下對計算數據和信息的查詢與分析,將施工進度的過程更清晰化。
2.2.3 計算機CAD技術
CAD技術是計算機輔助設計,是一項設計應用軟件,其再建筑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CAD軟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大提高了施工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不僅可以將立體化的物體清晰的在計算機中展現,更能通過技術人員的操作得到準確科學的計算結果,從而達到了最大的應用效率。
水利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水平較高,對于質量和完成工程的時間要求也比較嚴格,對此,必須提出一個高效嚴謹的全局化管理方案,加強技術管理,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由于業主的管理方式及施工工藝復雜,水工建設施工的經濟考核還沒有合理的可行標準。對此,必須推出一套科學的考核管理制度,明確生產運行的指標,采取“獎、懲、責”的激勵方式,以達到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企業管理的效果。
在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要將機器設備的安全運作放在首位,不斷剔除生產力落后的舊設備,并對其缺點加以克服。要用堅持與時俱進,多了解新設備的使用方法,從而提高使用和維修設備的效率。同時,施工技術人員要對新工藝、新技術多學習多研究,時常更新技術觀念,開拓創新,更好的在施工中應用技術,掌握技術,避免安全質量事故的發生。
[1]劉佳云.水利工程建設施工技術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4):126.
[2]楊靜明.水利水電工程常見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