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元新,祖貴嘉,傅愛林
(黑龍江省氣象服務中心,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天氣預報節目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對天氣預報內容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節目時長和形式的限制,許多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信息無法在傳統的天氣預報節目中一一體現。因此,電視氣象節目正向著內容專業化、服務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各種專業服務類的天氣預報,如交通氣象、旅游氣象、生活氣象、農業氣象等節目,也逐漸進入了觀眾的視線。
交通氣象長期以來主要通過電臺廣播的形式對公眾進行服務。雖然廣播可重復播放,并結合天氣變化和交通現況不斷更新,但廣播的覆蓋面和受眾人群和電視還是有差別的。首先廣播節目僅通過聲音傳播信息,表現形式較為單調;其次,廣播節目一般只針對城市內的道路交通進行服務,對其它地點、其它手段的交通出行幫助不大。相比而言,交通氣象電視節目的預報內容更精細、服務面更寬廣、信息量更豐富,特別是隨著氣象頻道的開播,許多省開展本地化節目的插播業務,交通氣象節目成為氣象頻道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交通氣象電視節目核心內容是服務和資訊。服務部分主體是天氣預報,重點是針對天氣變化對公眾的出行安全做出提醒和指導,從而預防和減輕氣象災害導致的交通事故,充分體現氣象防災減災職能;資訊部分主體是交通資訊,要求信息量大,涵蓋面廣,能切實提供給觀眾對出行有用的信息。
4.1.1 深化省部合作
早在2005年底,中國氣象局與交通運輸部已經開始合作,每天聯合發布全國主要公路氣象預報。省級氣象部門也需要和當地交通廳展開深化合作,共建交通氣象監測網絡,共享信息資源,共同開發和發布交通氣象產品。一方面讓觀眾了解最新的道路天氣實況,一方面對影響強度、影響區域及影響時間做出預測,給公眾詳細科學的出行參考,并附上出行提示。如果有這樣一個常規的預報產品作為支撐,交通氣象節目的內容將更加專業和科學,節目也更有生命力。
4.1.2 開發有交通特色的預報產品
依靠氣象部門現有資源和技術,開發有交通特色的預報產品。比如交通安全氣象指數、洗車指數、路面積水指數、打滑指數等氣象指數預報;當局地已出現或將要出現災害性天氣現象(如大風、大霧、暴雨等),對交通安全構成較大威脅時,及時發布氣象預警信息及出行提示;開發省內公路天氣預報,提前一天發布全省受天氣影響的路段,為交通部門和廣大司機朋友提供出行參考。
4.1.3 交通資訊信息
作為一檔資訊類節目,交通資訊信息是不可缺少的。比如火車時次的變更、新開辟的飛機航線、高速公路通車、道路維修信息,以及重大的交通新聞等。這部分內容可以根據節目時長的要求,作為專門的版塊來介紹,或者以飛字的形式在屏幕下方出現。
4.1.4 交通氣象安全知識
交通氣象節目,宗旨是為人們出行服務,可在節目中介紹交通安全知識或交通氣象知識。此外,氣象與交通的關系,如雷電對飛機的影響,大風對水上運輸的影響,能見度對出行的影響等,這些有關人們出行安全的氣象科普知識,也可以在節目中進行介紹。
4.1.5 生活前沿介紹
針對交通氣象節目的收視群體,可以在節目中專門開辟一個單元,介紹新功能的車用電子產品,或者是方便人們出行的生活小用品等,以此作為吸引觀眾眼球,培養觀眾對節目關注度和認識度的一個亮點。
當節目有了一定的內容支撐以后,需要把這些內容有機的分類組合,通過適當的形式表現出來,做到讓觀眾易于接受,喜聞樂見。
4.2.1 節目版塊化
作為一檔資訊類的交通氣象節目,節目內容包含了與氣象、交通相關的大量信息,因此把節目版塊化,劃分小欄目、小單元,有利于觀眾接受信息時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確。
版塊設置不宜過多,根據節目時長,一般在2~5個左右,在版塊取名上,可以適當的把交通元素融合在里面,例如:“天氣紅綠燈”,“交通課堂”,“出行小幫手”。 整檔節目中,每個小欄目之間內容相互關聯、卻又獨立成章,共同構建一個節目整體,并且每天節目各個版塊的播出有相對固定的順序,加上熟悉的片頭及音樂,能讓觀眾易于接受。
4.2.2 表現手法多樣性
節目形式以主持人在演播室中講解為主,適當可以結合人物采訪、外景主持連線等形式,體現天氣預報的新聞價值。比如春運期間,主持人可以到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等地現場主持,或者通過外景主持人的采訪,把最新的畫面反映到節目之中。對于一些知識性的介紹,可采用問答、采訪等形式。
節目畫面上,可根據不同的版塊需求,采取有主持人和無主持人相結合的手法,突出主要內容。
有了好的節目策劃和節目內容,還要通過好的節目包裝才能夠突出節目的個性特征和特點,確立并增強觀眾對節目的識別能力,建立起節目的品牌地位。 將節目看做一個產品,包裝是節目策劃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一般節目包裝包括三個方面,即識別系統、視覺包裝和音頻包裝。識別系統又包括節目的名稱、宣傳語、主持人及其它識別元素。視覺包裝是指節目的片頭、片尾、片花、主持人背景、圖文等,而音頻包裝主要是指主題曲、片頭曲、片尾曲、背景音樂、標識音符等。
4.3.1 識別系統
一檔品牌節目離不開一個耳熟能詳、瑯瑯上口的名字。交通氣象電視節目,既要表明天氣預報的屬性,又要體現交通特色,還要從受眾角度出發,貼近人們生活。
作為一檔資訊類節目,主持人語言一定要精練、通俗、口語化,在準確表達意思的基礎上,注入輕松活潑,甚至是幽默風趣的元素,作為吸引受眾、拉近主持人與受眾之間距離的重要手段。此外,主持人著裝不必太過正式,衣服樣式宜休閑大方。
4.3.2 視覺包裝
節目片頭是集科技、文化、藝術于一體的專業傳播藝術,它能對節目形象化包裝和定位進行有效詮釋。節目片頭最好采用寫實的方法,選取能體現交通運輸繁忙和交通建設飛躍的畫面,用過非編技術的合成再結合三維動畫,來完成片頭藝術的表達。
主持人場景可以采用虛擬場景,或者寫實場景。虛擬場景建議以時下較為流行的地形圖做為背景,把道路信息融入到地形圖中去,優點是動畫效果好,科技含量高;而寫實場景可以把實際拍攝的道路或其它交通視頻信息做背景,優點是能夠增強觀眾的現場感。
此外,還可以通過標版設計或小元素的設計體現交通特色。比如在節目中應用最新的道路視頻監測資料,或者把常見的交通標志做成小動畫來豐富節目的畫面,增強觀眾印象。
4.3.3 音頻包裝
節目中的音樂具有特殊性質,它因節目定位不同而有多種不同的風格。比如新聞節目,音樂應比較大氣、莊重;體育節目,要明朗、節奏感強;少兒節目,音樂要活潑,輕快,并且音樂必須與畫面緊密結合,使畫音和諧統一,以增強視聽效果。
這檔交通氣象節目的片頭音樂應該是節奏明快的,而片尾音樂則可以偏于輕松休閑,讓人看完節目后感覺心情平和。節目中某些版塊可以配上背景音樂,特別是到比較輕松的內容時,還可以使用汽車發動、汽車警報、輪船鳴笛等各類音效來活躍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