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鵬飛
寧夏電力建設工程公司(750000)
主廠房是火電廠建筑的主體部分,其施工質量關系了工程的整體質量。現就主廠房土建施工中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1)由于混凝土的體積較大,如果澆筑工藝以及施工措施不到位的話,其側面或者混凝土表面容易產生收縮裂縫,混凝土澆筑結束之后,其上表面的浮漿厚度大約為100mm,部分裂縫深度在50~70mm,對混凝土的強度以及耐久性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2)由于采取連續泵送混凝土,對側模產生很大的沖擊側壓力,如果外側模支撐系統出現脹模或者跑模,大量的混凝土將會流出,大大增加了現場處理的難度。
3)由于基礎的面積往往比較大,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由于施工作業人員的踩踏,加上受到泵管混凝土沖擊力的影響,移管過程中的撓動,導致基礎表層筋產生位移、塌陷以及造成底部筋下的混凝土墊塊被壓碎。
1)由于基礎的混凝土體積比較大,一次連續澆筑的時間都要超過30 h。所以,必須提前編制好施工方案,包括現場的預拌混凝土站、混凝土攪拌車,泵車、砂石、水泥等原料的供應,施工人員、用電用水的協調與組織等都需要統籌兼顧、綜合考慮。對于重要的基礎必須提前制定應急預案,比如可以在電廠周邊的30 km的范圍內確定一家預拌混凝土站作為備用,供應水、電應當向業主下發業務聯系通知單,務必在澆筑期間保證連續供應,以免由于現場停機造成重大質量事故。
2)針對基礎表面存在比較厚的浮漿厚現象,應在表層混凝土初凝大約30分鐘后在表層拋撒一定量的碎石骨料,強化表面抹壓在三遍以上。為避免側面產生裂縫,拆除模板之后應及時利用毛氈覆蓋進行養護或者突擊施工回填土,從而減少基礎側面的裸露時間。
3)基礎側模板盡量采取螺栓對拉的方式,周圍支撐系統儀能夠起到穩固模板的作用,對拉螺栓承受了大部分的側壓力,所以必須經過計算確定對拉螺栓直徑以及間距等參數。
4)針對配置了表層鋼筋的基礎,獲得現場監理工程師的認可之后,可以采取加工短對拉螺桿,和基礎底板筋以及表層筋端頭搭焊進行連接。使得現結構配筋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減少了拉桿筋的耗用量。
5)對于基礎上的表層鋼筋,除了中部必須和基礎短柱插筋綁扎穩固之外,還必須利用12#鉛絲將表層筋和短柱豎向插筋綁扎牢固;表層筋的周圍必須利用8#粗鉛絲吊起并且固定在周圍的側模板上,其間距應不超過lm;對于吊裝在水平鋼管上的表層筋,應確保吊點的數量滿足要求,對于面積比較大的基礎,必須增加一定數量的馬凳筋。
6)綁扎基礎底板筋的時候能夠利用短鋼筋頭取代混凝土墊塊,能夠預防由于底板筋荷載比較大而容易壓碎鋼筋墊塊,從而導致底板筋產生局部塌陷、以及混凝土握裹不嚴實的現象。
1)由于底層框架層高非常高,并且上部荷載比較大、施工工期非常緊以及基坑回填土沉實不符合要求,忽略了基坑回填土會產生比較大的變形等各種因素,梁支撐系統由于承受荷載后出現位移,導致部分部位框架梁底在澆筑混凝土之后出現下沉。
2)局部框架柱根容易產生爛根、漏振以及夾層等問題。
3)火電廠的廠房框架柱梁鋼筋大部分都很粗,設計通常都采取梁、柱節點外齊半。施工的時候要求梁筋務必穿入柱筋以內,導致框架梁柱節點位置梁端的兩側表面由于梁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過大,在拆模之后容易產生表面橫向垂直裂縫。
1)在計算梁底支承桿間距的時候,必須綜合考慮土體變形的各種因素,適量縮小間距,以盡可能減少單根桿豎向荷載值。支承墊木應盡量利用加厚墊木的方式,并且增加掃地桿。同時在兩端設置斜向支撐,使得上部的部分荷載能夠傳到框架柱,可以增加梁底起拱值大約10mm。
2)大部分的房框架柱一次澆筑高度大約為6m,箍筋間距比較密,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較高,水泥的用量非常大。由于混凝土稠度非常高,極易在箍筋之間存有混凝土,導致振搗棒插入非常困難。所以必須保證混凝土的流動性,在澆筑的時候必須首先泵入大約200 mm高度同級配砂漿,每一次給料的厚度應低于振搗棒功率的規定范圍,澆筑作業必須連續進行,以免混凝土假凝而產生夾層。在柱模板外側應當采取附著式振動器或者采取人工木榔頭敲擊的方式,以免出現漏振。
3)柱模板的端口必須抹水泥砂漿托盤,并且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必須對縫隙進行封堵,以免產生漏漿;對于高度大于7 m的框架柱,模板中間務必考慮設置門子板。
[1] 陳尚文.火電廠建筑施工階段工程質量管理策略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9(S1).
[2] 李愛武.火電廠主廠房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J].建筑技術,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