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軍(太原市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
淘汰落后生產力、杜絕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已成為現代產業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共識。對于煤炭行業而言,就是要努力提高資源利用率、著力建設高產高效的現代化礦井,加快煤炭工業現代化步伐。在煤炭資源重組的大背景下,為實現煤炭產業升級,發展循環經濟,煤礦的改擴建工程蓄勢而發。山西安鑫煤業有限公司由安澤樺林煤業有限公司、安澤永安煤業有限公司、宏昌煤業有限公司和安澤安鑫煤業有限公司兼并重組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積為15.3271km2,生產能力為1.20Mt/a。井田位于安澤縣城北直線距離約41km處的唐城鎮的嶺底、上莊、下莊、三交、崔家溝、麻家山村一帶,行政區劃屬安澤縣唐城鎮管轄。井田交通以公路為主,交通十分方便,可滿足礦井煤炭外運銷售的要求。
安鑫煤業為煤礦兼并重組整合礦井,充分利用原有場地、建筑物和設施,不占用耕地,新增占地為荒草地,無水澆地、水田等生產力較高的土地,對區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影響不大。本工程不影響周邊公共設施和工業企業。工程的選址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約性因素。本項目新建排矸場位于主井工業場地北側直距約1.4km處,上游匯水面積較小,約為0.23km2。
1.2.1 整合前的工業場地和道路
原安澤安鑫煤業主井工業場地為兼并重組后主井工業場地,該場地的水土保持治理結合主體工程建設同時進行。副井工業場地占地面積為6hm2。除建筑物占地外,地面大部分水泥硬化,局部碎石硬化。場地內有排水溝、有綠化樹木。該場地用作整合后的副井工業場地,建筑物大部分拆除重建,其水土保持治理結合主體工程建設同時進行。原安澤永安煤業工業場地除建筑物占地外,地面大部分水泥硬化,局部碎石硬化。原安鑫煤業有限公司主井工業場地進場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兩側有排水溝和綠化帶,道路整合后利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1.2.2 整合前原矸石場地
本項目原矸石場地位于主井工業場地北側230m處,占地面積1.19hm2,堆放礦井重組前選煤廠排放的矸石和建筑垃圾,總量約8.05萬m3,由于矸、渣量比較大,且在主井工業場地上游,距離比較近,由建設單位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對排矸場進行設計,并自行治理,在此不考慮排矸場水土保持措施設計。原矸石場地和主井場地連接道路,建設單位在原矸石場地治理后再布設水土保持措施,在此不做考慮。
該項目的主體工程設計不能完全滿足水土保持的要求,需進一步補充完善水土保持措施以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具體如下:對于主、副井工業場地以及東區回風立井場地可采取植物措施:對場地內主設已列植物措施進行細化設計。臨時措施:對場地內的臨時堆(土)渣采用臨時防護措施。對于場外道路可采取工程措施:在排矸道路單側設置排水溝,在排矸道路挖方段邊坡進行綜合防護。植物措施:在爆破材料庫兩側、排矸道路兩側綠化。對于供水管線、輸電線路和通訊線路,工程措施:工程施工結束后進行土地平整。植物措施:對平整過的土地進行植被恢復。
對于排矸場可采取:溝口擋渣墻:在溝口設計36m長的漿砌石擋渣墻,對排放的棄渣和矸石進行攔擋;截洪溝:在排矸場和取土場的周邊設計截洪溝,攔截排矸場場周邊坡面來水;馬道排水溝:在排渣過程中每堆高5m修一5m寬的馬道,馬道呈反坡狀,在馬道內側修馬道排水溝;消力池:截洪溝設置消力池,上游來水匯入消力池,經消力后排入下游溝道;網格漿砌石骨架護坡,網格內撒播草種。對排矸場渣頂平臺和取土場進行綠化。
本項目建設內容主要是進行地下開掘井筒、巷道以及地面輔助設施的修建,對水土流失影響因素要注意以下方面:
在施工準備期間。第一,對場地進行清理、平整時,使原有地表植被、地面組成物質、地形地貌受到擾動和破壞,失去原有固土和防沖能力,局部區域裸露,形成臨空區域,當受到雨滴的打擊、水流沖刷時,加速了土壤侵蝕。第二,場外道路、供水管線、輸電線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基礎開挖、回填及臨時堆土等活動擾動了原土體結構,破壞了原有植被和地面穩定性,致使土壤結構松散,地面坡度和匯流方向發生改變,進而造成較強烈的水力侵蝕。第三,場地平整時,還會產生建筑垃圾和臨時堆渣,這些松散堆積物的抗蝕能力較差,遇到地表徑流沖刷,必將造成較大的水土流失。遇大風還可能造成揚塵,影響場地施工,惡化周邊生態環境。
在建設期,工業場地在開挖、修建及建設過程中挖方與填方量較大,有臨時棄土,引發水土流失。第一,建筑物基礎開挖和填筑過程中,將造成表土裸露或形成較松散堆積體,并且土料也需要在場地內臨時堆存。土料為松散堆積物,因蒸發作用使得表層形成松散粉狀土,且堆方坡度較陡,若不加以防護,極易產生揚塵、沖刷、崩塌等現象,造成較強烈的水力侵蝕。另外,施工中產生大量泥漿和施工廢水,如不采取防止措施,也將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第二,施工場地堆料區域,一般露天堆放,遇降雨和徑流沖刷或大風,易產生水蝕或風蝕揚塵,進而影響施工。施工場地中人流、車輛活動頻繁的區域,經長期踩踏、碾壓,地面板結、硬化,地表入滲減弱,遇強降雨產流加速,若不采取導排措施,地面徑流對相對松軟地造成沖刷,產生大量水土流失。第三,井筒開挖會產生大量棄渣,這些松散堆積物的抗蝕能力較差,堆置過程中如不采取適當防護措施將可能造成渣場沖刷、滑坡和坍塌,易于發生強度水力侵蝕和重力侵蝕,從而增加新的水土流失,甚至引發地質災害。此外,排矸場修建過程中,進行攔擋工程的土建施工等活動,會造成原地貌的擾動及地表植被的破壞,引起水土流失。在施工結束后,還將進行臨時建筑物拆除、場地的平整和翻松等工作,也會產生較強烈的水土流失。
生產運行期工業場地、場外道路、供水管線、輸電線路采取了硬化或綠化措施,且各項水土保持措施逐漸發揮作用,新增水土流失量很小。工程施工結束后,建設期間擾動破壞的地表不再產生人為干擾,經過一定時間的自然恢復,地表結皮變硬,抗蝕抗沖性逐漸增強,同時自然野生植物也開始生長,裸露地表被覆蓋,水土流失逐漸恢復到背景值。
礦井工程作為建設生產類項目,在運行期間伴隨有煤矸石的不斷排放。因此,排矸場一直處于堆棄階段,水土流失也就不可避免。但運行期間可通過有序堆置,強化管理,及時平整、碾壓,定期灑水等措施,減少排矸場的水土流失。
隨著地下煤層的的大面積開采,在采空區上部的地表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塌陷、裂縫。這些塌陷、裂縫除對地面建筑產生不利影響外,還對當地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塌陷造成的裂縫使周圍的土地被切割,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當地表裂縫與地下導水裂縫帶貫通或導水裂縫貫穿含水層時,地表水體和地下水可能沿裂隙產生透水、下滲,使淺層地下水降低,改變地表植物耕層水份原有的動態關系,使上覆土壤更趨干燥,不利于植物生長,應根據地表破壞程度采取人工填堵、整平等措施。
從水土保持角度分析,項目主體工程設計未能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本文的方案結合主體工程中已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設計,在補充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后,可形成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綜合防護體系,將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控制在最低限度。
[1]婁華君,莊健鴻.煤礦開采區水、土地與煤炭資源同步利用模式研究[J].資源科學,2007,(05).
[2]劉超男,曹麗紅.工程項目的水土保持研究[J].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3).
[3]王志意,張永江.礦區煤炭開發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關系分析[J].中國水土保持,2006,(10).
[4]張振華,張栓虎.開發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指標計算[J].內蒙古水利,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