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雪峰
全球性經濟危機,世界經濟出現明顯下滑,進而使發達國家幾乎整體陷入衰退。近期,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歐洲債務危機向歐元核心國家蔓延,西方主權債務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蕩,引發全球對再次爆發經濟危機的憂慮,擔心世界經濟陷入“二次衰退”。今年以來,世界經濟運行出現一些積極跡象,美國、日本經濟表現好于預期,就業、消費和工業生產有所回暖,歐債危機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新興經濟體促進經濟增長,政策力度加強。但國際經濟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發展,世界經濟總體增長乏力的態勢沒有改變,經濟復蘇仍然是一個長期艱難曲折的過程。
經濟危機,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我國對外貿易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時,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國際市場中主觀性、隨意性的因素,使得我國外貿企業在對外貿易中與更多國家的企業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外貿企業必須敏銳地把握市場契機,抓住市場發展趨勢,立足本身管理、技術等優勢,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創造物有所值的顧客價值。
隨著經濟危機的發生,全球貿易受到了嚴重的沖擊。我國作為世界上一個對外貿易大國,所受的沖擊尤為明顯。外貿企業作為我國參與國際貿易市場的主導產業,其經營與管理中潛在的各類風險不僅來自國內市場,同時也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從我國外貿企業的發展現狀而言,其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受到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首先,許多國外企業選擇降低進口量,有的企業甚至倒閉,導致我國外貿企業外部需求的大幅萎縮,訂單量急劇下降。其次,經濟危機致使部分中小企業難以在有效時間內籌措到必要的流轉資金,一旦出現融資困難,會出現倒閉或破產的危險。再次,許多國家在遭受金融風暴的重創以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一些國家紛紛出臺政策限制或者限量進口國外產品,有20多個國家都為此提高了進口稅,讓國民選擇購買本國生產的產品,這樣來抵御一部分經濟危機的影響。另外,由于受到人民幣不斷升值,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大部分處于略有貶值的狀態,這就客觀造成我國外貿企業在出口貿易中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處境,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和阻力。匯率風險的加劇也增加了我國外貿企業出口量的不確定性,由于外貿企業難以準確把握匯率的升降,而對于國際貿易中的盈虧性缺乏信心,進而導致外貿企業不敢接合同期較長的訂單。
這場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風暴,使我國大量中小型外貿企業無法獨善其身,紛紛“感冒”。海外市場萎縮造成的訂單減少甚至零訂單,讓很多出口企業面臨虧損,苦不堪言,而受累于出口趨緩,很多企業的進口也出現了迅速萎縮。迫于生計,很多進出口企業的經營策略己經由過去的追求利潤最大化調整為勉強維持生存,我國外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在新形勢下,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應抓住國家刺激國內需求的機會,采取新的應對措施。
在近期操作上,一是企業要用好流動資金,忌盲目擴張,收縮遠期投入、慎接遠期定單尤其是欠款定單。二是企業需要管理好應收帳款,緊密監控那些貨款不能及時回籠的客戶,忌形成呆、壞、爛賬。三是企業需做好客戶服務,最好做到全程跟蹤反饋,確保客服的及時到位。四是要嚴把質量關,加強產品的創新,積極研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五是在內部團隊建設方面,企業要將企業內部員工進行合理的篩選及調配,讓人員優勢發揮到最大,同時安撫好被裁員或減薪的員工,避免因人心不安而降低生產效率,影響公司穩定性。
在長遠戰略上,一是企業市場開拓要分層次、分結構、分區域逐步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認識到多格局、多元化的市場是降低經濟危機影響的主要方式,新型市場出口業務的增長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原市場下降帶來的損失,擺脫長期對出口過分的依賴,還能走出一條“內外結合”的健康發展道路。二是企業需要進行產業升級,積極參與國際產業鏈上游的市場競爭,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三是對于企業市值被低估、營銷網絡與研發實力成熟的國外知名企業,可開展跨國收購。危機使得美國政府以及當地的民眾不像以前那樣排斥外資的并購,從政治風險來講也得到了降低。此外,加上人民幣的升值,這都是并購比較好的條件和機會。四是對企業經營策略進行調整,實現了由外到內市場的轉換。五是通過企業需建設起自主運營的電子商務平臺,結合先進的網絡營銷理念,整合資源將產品乃至整個企業進行海外推廣,幫助企業更好的樹立品牌形象,贏得競爭優勢。六是企業需建立完善的財務監控體系,有效避免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重視對于出口結算方式的合理選擇。國際金融危機對于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表現在諸多方面,企業為了保證資金的安全,規避信用及匯率風險,應盡量采用全額或部分資金的即期信用證和即期托收,保證在收取對方付款后,采取銀行保函或國際保理等現代化的結算方式。為了有效緩解我國外貿企業的信用風險問題,必須實施建立相應的信用管理制度及逾期應收賬款管理制度。七是在企業內部建立科學的財務風險控制機制,注重對財務部門和財務人員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財務管理人員需全面學習新企業所得稅法、增值稅轉型及中央支持外經貿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強外貿企業財務風險提前預測、分析,建立科學、靈敏的反應機制,有針對性地建立財務風險管理控制平臺,把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控制在最低的范圍內。八是在企業風險防范中要堅持綜合防控與專項防控相結合的原則,特別是要注意財務部門在預算管理工作中的基本職能,其中主要包括對于經營、管理、財務、匯率、信用風險的全面控制,并且深刻認識到各類風險綜合防控的重要性。
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威脅下,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該如何應對,究竟是否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是否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是我們在制訂企業發展戰略時需要事先予以明確的。一直以來,我國的中小型外貿企業處于世界產業鏈的低端,雖然說升級產業結構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多數中小型企業主的規模所限,或者個別的急功近利,使得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制訂長遠戰略等措施極少付諸實踐,導致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差、抵抗風險的能力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