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郭 奇 宋延勇
為保證電價穩定,國家對電煤投入了不菲的補貼。實施階梯電價的宗旨就是以電價這個砝碼來平衡居民用電,將國家補貼變相惠及到80%及以上的居民,同時逐步淘汰老舊高耗能電器,節約能源,推行環保。具體到河南省,應該還有一個分表到戶、推進城市化建設的輔助作用。對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居民生活用電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筆者認為,穩步推進居民用電階梯電價,必須處理好政策落實、客戶滿意、經營增效、良性發展這幾個方面的關系,做到四個結合:補償成本與公平負擔相結合,統一政策與因地制宜相結合,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試點先行與逐步完善相結合,這樣才能有效解決現實問題,實現拓展市場經營的目標。
補償成本與公平負擔相結合。在目前的電力市場,作為商品之一的居民用電,因無商業附加值,所以在整個電力營銷中是負利潤。去除輸、變、配等復雜的中間環節,可以說國家的補貼和電力企業的部分盈利都填入了居民用電。實際生活中,月用電量180千瓦時以下的絕大多數普通家庭和月用電量300千瓦時甚至更高的高消費家庭享受著同樣的單價補貼,這絕對是與國家政策的初衷和電力企業不計成本的服務大相徑庭的。為保證惠民政策確實起到應有的效果,在進行分戶甄別時,對房產證、戶口本等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書的檢查一定要嚴格、堅決。以公平負擔為原則,引導補貼趨于合理化分配,同時堵住多表分擔電量、規避階梯電價的漏洞。
統一政策與因地制宜相結合。城市化建設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三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諸多裨益就不再贅述了,對于供電企業來講還是一次難得的良機,其原因有:1.居民負荷由原先不規則點分布逐漸演變為規模化的片結構,給解決電源點的選擇、無功補償的確定、三相負荷的分配等供電難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如果方法得當,對線損治理工作也很有幫助;2.河南是人口大省,且經濟發展不平衡。多戶合用一表,易因電量分配不均導致電費扯皮,從而形成電費拖欠隱患。依規定分表后,責任明確,款項明晰,對電費的按時繳納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目前,對于實施范圍、階梯電價劃分、結算周期等基本政策已經明確。供電企業應緊密結合市政規劃綱要,兼顧居民、節能、市政、企業四方面需求,將實施方案做全、做細,為階梯電價穩定運行營造良好環境。
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市場越發達,定價機制越靈活。目前,階梯電價只是電力市場向前發展邁出的一小步,隨著市場化節奏的加快,會敦促政府不斷出臺新的價改方案。供電企業要保護好自身利益,就得密切關注市場走向,縮短內部反應時間,勤打補丁早升級。目前,階梯電價的計費考量標準若能縮短周期,則在節能、環保、惠民等問題上還有不小的潛力可挖,而且從長遠來看,隨著智能表、遠抄、集抄等新設備新技術的普及,峰谷電價、自動補償等問題都應納入供電市場管理者的視線。我們認為,未來的電力市場應該是在買賣雙方互惠的前提下,供電企業統籌負荷,以最佳用電方案,提供優質電能,實現環保節能常態化。
試點先行與逐步完善相結合。為更好地獲取階梯電價工作推進的實際經驗,我們以居民用戶集中且不存在分表爭議的居民小區作為試點,根據所安裝表計的不同類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對安裝IC卡電量式預付費表計的居民小區,實行統一按基礎電價售電,按一定周期進行統計核算后追補差價的管理方法;對安裝傳統表計的小區,采取按營銷MIS發票據實征收的管理方法;對安裝遠程電費式預付費的表計,采取每月與營銷MIS實時對賬,核對費票一致的管理方法。維護企業利益,保證用戶權益。通過實際工作,發現使用IC卡電量式預付費表計的居民小區用戶購電手續煩瑣。當電價發生轉檔時,需要對IC卡電表進行多次現場操作,從而導致售電管理成本劇增(包含售電時間、工作效率、人員現場維護等),且因在同一用電周期內實際電費和購電量之間有差異,從而易引發爭議。在現有的條件下,我們逐步將IC卡電量式電表和傳統表計改造為遠程電費式預付費表計,完善售電管理系統。這不僅解決了電費的及時回收問題,而且在實現集抄和電采功能后,為智能化、網絡化電費管理提供基礎數據平臺,提升了電力企業對居民用戶的綜合服務水平。
自今年第二季度以來,經濟增長明顯見緩,第二、三產業用電量增長速度大幅下降。縣域躉售電量因加工企業多為小規模、作坊式,抗風險能力差,所以工、商業電量下降幅度較直供電量更為顯著。而居民用電因供電服務提升、家電下鄉補貼等綜合因素影響有很強的上升勢頭和發展潛力。階梯電價政策的出臺,給供電企業經營提供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市場需求已初現端倪,為把握這一良機,需要我們繼續夯實網架大、質量優、服務好的傳統優勢平臺,加快企業的集約化、專業化、扁平化建設,做大容量小、距離遠、分布散的終端市場。目前階梯電價還處于初步推廣階段,深層潛力還有待挖掘,做好調研,因地制宜地落實,對推動“一體兩翼”其中之一的“扭虧增盈三年計劃”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