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夏影,王小堅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海南海口 570203)
海南災害性天氣視音頻信息采集傳輸系統的建設與管理
蔡夏影,王小堅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海南海口 570203)
海南是氣象災害比較嚴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冬春季有干旱、低溫冷害,夏秋季有臺風、強對流、暴雨洪澇及高溫酷暑,秋冬季有大霧等災害。為了不斷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水平,全面及時地掌握各地發生的天氣實況和災情,擬建災害性天氣視音頻信息采集傳輸系統,通過該系統可以獲取海南氣象災情的影視資料,能夠更加直觀地反映氣象災害實況,為電視、網站、微博、手機等媒介或其它監控顯示設備提供內容豐富的視音頻素材;為氣象決策服務提供參考依據,更主動的發揮氣象在防災減災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為災害的評估、災害的科學防御提供有力的參考;也為開展氣象防災科普宣傳、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供第一手的影視資料。另外對視音頻資源的共享和再利用,達到氣象影視素材存儲的數字化、網絡化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為氣象影視部門進行媒體資源管理系統建設提供借鑒。
海南災害性天氣視音頻信息采集傳輸系統分為省級和市、縣級兩個部分,省級系統包括一個省級中心管理平臺,市縣級系統包括19個市縣系統傳輸終端。
省級系統負責全省范圍內發生的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情影視素材的收集、傳輸和集中管理。市、縣級系統主要負責本市、縣范圍內發生的天氣、氣候事件和氣象災情的收集和上傳。災害天氣現場拍攝的視音頻信息全部上傳到省級中心服務器,在省級中心進行集中存儲、編輯、管理、應用,實現素材的共享和再利用。再由省級影視業務人員負責上傳到中國氣象頻道,或者上傳到制作播出機房,進入電視節目制作系統供節目制作使用。各市縣、相關單位等需要了解現場情況時可申請權限,統一向省級中心平臺下載調用。
省級中心管理平臺是整個系統構建的核心。充分利用數據壓縮、存儲、檢索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可實現對視音頻資料的簡單管理,并能更準確、高效地實現對資料的查詢和再利用。系統的功能主要有上載采集、編目索引、審核存儲、檢索查詢、素材傳輸、權限管理。
(1)上載采集。可實時將拍攝到的視音頻素材經過數字化壓縮,本地或者遠程通過網絡上傳到系統的存儲陣列中。各用戶終端通過網絡可直接查詢、檢索并實時共享存儲陣列中的素材。
(2)編目索引。對素材的主題名稱、格式信息等各種類型的數字文字內容進行分類、編目,以文件夾方式存放數字內容,對數字內容本身及其索引信息和文件夾提供增加、刪改功能。
(3)審核存儲。查看壓縮好的視音頻素材是否符合要求,并存儲在存儲陣列中。一旦用戶查詢,可從中調出。
(4)檢索查詢。系統提供多級查詢和多次查詢功能,既支持簡單的查詢,也支持復雜的條件查詢,并以文件夾的方式保存查詢結果。用戶查到所需的素材后,該素材的文本、圖片、關鍵幀等內容顯示在查詢界面上,同時回放該素材供用戶審看。
(5)素材傳輸。將查詢到的素材按要求上傳到華風氣象影視信息集團公司供中國氣象頻道使用,或者上傳到制作播出機房,進入電視節目制作系統供節目制作使用。各市縣、相關單位、其他終端用戶等需要時可申請權限,統一在省級中心平臺下載調用。
(6)權限管理。對網上用戶制定權限管理機制,可以制定多種角色包括上載、編目、審核或傳輸。
2.3.1 采編設備的選擇
目前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擁有兩套電視攝錄設備,包括一臺SONY MSW-930P高清攝錄一體機、一臺SONY HVR-Z5C高清攝錄一體機,兩套大洋D-Edit5600A非線性編輯系統,一套蘋果非線性編輯系統。另外還配備了無線話筒、鏡頭布、防雨罩等攝像輔助物品,這些設備可以用來從事氣象災害視音頻的拍攝、編輯。
各市、縣的設備參差不齊,只有三亞市氣象局擁有相對完整的攝錄設備,大部分市縣攝像機沒有外接話筒,不能完成采訪和出境任務,部分市縣只配備了照相機,只能上傳圖片素材,因此需配備高清晰度數字攝錄一體機和筆記本電腦一臺,筆記本電腦需配有1394接口和非線性編輯軟件,用于上載視音頻信息并進行初步編輯,另配穩定器、采訪話筒等輔助設備,考慮便攜和可靠性,各配備一部手持高清DV攝像機。擬采用高清和標清兩種格式兼容的數字攝像機,既與現有的標清設備兼顧,又可滿足今后高清制作,以適應高清和標清的轉換。
2.3.2 存儲介質的選擇
目前海南氣象影視素材主要采用磁帶存儲,這種方式易損,占用空間大,難于重新使用,更重要的是難以長期保存、查找和共享,而且無法實現計算機網絡傳輸和管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視音頻存儲設備需要采用硬盤陣列、光盤庫等海量存儲器。硬盤(磁盤陣列)有讀寫速度快、存儲容量大的特點,但目前造價仍非常昂貴。而DVD光盤完全能夠滿足廣播級視音頻信號的要求。因此,可選用DVD光盤作為氣象影視素材的主要存儲介質,用于視音頻素材的長期存儲,選用硬盤(磁盤陣列)為輔助存儲介質,用于常用信息的存儲。
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在偏遠地區發生的一些氣象災害不能及時的采集保存,報道的實效性受到了極大的制約,針對這個問題,建立省、市縣聯動的氣象災害視音頻信息傳輸網,擴大氣象災情的收集范圍和時效性,及時為海南省氣象局和中國氣象頻道等提供氣象災害新聞信息。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和各市縣氣象局影視拍攝人員拍攝的影視素材,可依托省局業務寬帶網上傳素材至省局FTP服務器,或按一定命名規范存放在省局服務器固定目錄下,由省級系統自動調取。考慮到視音頻素材的大容量,應設置專門的氣象災害視音頻素材傳輸網,連接到省局網絡中心骨干網絡系統中,供全省各市縣向上傳輸影視素材使用。市縣氣象局在內部業務網計算機上安裝支持斷點續傳的FTP客戶端軟件,在上傳服務器選項中輸入影視服務器映射的FTP地址,使用規定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陸,即可按素材命名規則進行素材上傳。各市縣將拍攝到的素材上傳到省局服務器,由省氣象服務中心對素材進行接收、編輯、使用、存儲及管理。
出現災害性天氣時,為了把拍攝到的珍貴素材盡早地傳送到目的地,擬配備筆記本電腦視頻采編站、移動硬盤等新聞采編裝備,就地完成現場采訪、拍攝和素材的采編及其上傳,這樣可大大提高實效性。筆記本電腦安裝EDIUS非編軟件,用來采集和編輯拍攝的素材;SONY MSW-930P和SONY HVR-Z5C攝像機采用P2卡記錄素材,直接通過讀卡器把拍攝的素材拷貝到移動非編里進行存儲編輯,免去采集上傳素材所消耗的大量時間;移動硬盤用來將筆記本電腦上的視音頻文件轉移到已經接入了寬帶互聯網的電腦上,然后通過互聯網將視頻上傳。
在重大天氣事件發生時,充分利用氣象應急指揮車中先進的通訊傳輸設備進行視音頻素材的采編和上傳。上傳的通道可采用攝像機拍攝素材,視音頻采入筆記本電腦編輯后,通過應急車上的業務寬帶網,將現場的視音頻信息暢通無阻地上傳到海南省氣象局服務器。建立快速傳輸的綠色通道,可以明顯縮短素材上傳的時間。
為了加強系統的利用,促進全省災害性天氣新聞報道工作的順利開展,應在全省19個市縣設定影視信息聯絡員,負責各市、縣突發氣象災害信息的提供和現場視頻、圖片的采拍上傳,實行定期通報和獎勵制度,每半年對各市、縣上報素材情況進行通報,對素材被采用的聯絡員進行一定的獎勵,促進各市、縣積極上傳氣象災害視音頻信息。
針對目前各基層臺站缺乏攝像、采編人才的現狀,為了提高素材采編人員的技術和水平,除了要求大家通過自學或集中學習,鼓勵他們自學成才外,應定期對各市、縣負責氣象災情視音頻信息采集的人員進行拍攝、編輯等業務培訓。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省性的技術培訓,由省氣象服務中心選派幾名影視業務骨干,或者聘請一些省內外的影視業務專家,針對電視攝像、視音頻素材的格式要求、電視畫面編輯等內容進行培訓輔導。同時還可以分期分批地把相關人員送出去參加各類針對性的培訓學習。
(1)海南災害性天氣視音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建設的目標是在重大社會活動氣象服務、突發公共事件氣象應急保障、氣象災害現場拍攝等工作中,能夠快速到達現場,迅速建立災害現場與海南省氣象局之間的傳輸通道,將現場的各種視音頻信息實時回傳至省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為決策者提供第一手參考資料,實施有效決策和指揮;能夠實時、準確地采編現場氣象信息和災情實況,并通過電視進行現場直播和應急氣象服務,引導公眾防災減災,充分發揮電視媒體的大眾傳播功能。
(2)海南災害性天氣視音頻信息采集系統的建設對全局視音頻資源的共享和再利用,達到氣象影視素材存儲的數字化、網絡化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特別是素材采集、存儲、編目和管理的方式,可供氣象影視部門進行媒體資源管理系統建設時借鑒。
1002-252X(2012)03-0041-02
2012-6-1
蔡夏影(1970-),女,海南省文昌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科生,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