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聯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高 耘
我國建筑施工技術發展現狀研究
新疆三聯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高 耘
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施工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發展,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我國建筑施工技術雖然取得了諸多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應引起業內人士的重視。
1.樁基技術。
(1)樁檢測技術。樁檢測技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成孔之后進行檢測,另一種是對成樁所涉及的軟硬件系統進行檢測。在我國,與成樁相關的軟硬件系統已達到國際標準,有的甚至超過了國際水平,如已經編制的《高應變動力試樁規程》、《基低應變動力檢測規程》等,均能夠有效指導樁的檢測工作。
(2)大直徑鋼管樁施工技術。大直徑鋼管樁施工主要用于高層建筑施工中,目前在大中型城市的高層建筑施工中應用較多。
(3)CFG樁復合地基技術。這種地基技術適用于飽和及非飽和的粉土、黏性土、砂土、淤泥質土等地質的施工中,其綜合造價為灌注樁的50% ~ 70%。
(4)沉管灌注樁施工技術。從原來比較單一的樁型(振動沉管灌注樁、錘擊沉管灌注樁等),到現在新的樁型(沉管擴底樁等),沉管灌注樁施工技術得到了較大發展。過去主要存在的起吊不當、樁基偏打、打樁時的應力太大、擠土等問題,現已經研究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有效提高了施工水平,確保了建筑工程質量。
(5)挖孔樁施工技術。近年來,新技術的應用使挖孔樁的直徑達到3.4 m,還可以進行超大直徑(6 m)挖孔樁施工。同時,施工深度也在不斷加深。對于一些地質條件非常復雜的地層,在一些復雜地質條件下,可以在60 m的深度實施人工挖孔樁。
2.深基坑支護技術。
(1)土釘墻支護技術。這種支護技術成本較低,且施工方便。當遇到深度低于15 m、施工環保水平要求較低的工程時,可以采用這種支護技術。
(2)地下連續墻支護技術。近年來,地下連續墻支護技術發展迅速,應用效果顯著。當遇到基坑深度較大、對施工環保要求比較嚴格的深基坑工程時,可采用這種支護技術。如,在北京某大廈建筑工程中,為了達到較好的防水效果、護坡功能和較強的承重能力,其基礎外墻采用地下連續墻技術,樓體地下深度達30 m。另外,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土方、降水的同時,采取可拆式錨桿施工技術,可以成功解決錨固問題。
(3)支撐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支撐、鋼管支撐、內支撐、H形鋼支撐等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從布置方式來看,如果基坑形狀不同,其布置方式也會有所區別,常見的有對撐布置、角撐布置、桁(框)架式布置、圓環式布置等方式。實際施工中,應根據施工現場情況搭配選用合理的布置方式。
1.混凝土預拌及泵送技術。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一是商品混凝土的應用,其應用數量的多少直接體現混凝土的工業水平。二是外加劑在混凝土中應用的技術。隨著現代建筑行業的發展,商品混凝土日益增多,外加劑需求量急增,促進了外加劑的發展。三是混凝土類型發展迅速,出現了自流型、水下型、噴射型、商品型、泵送型等多種混凝土。四是預防混凝土堿集料反應取得了突破。實際施工中,應選擇合適的材料,如水泥、外加劑、砂石料,活性集料等都應選用低堿性的。在選用減水劑或膨脹劑時,必須對砂石料的級配及含泥量進行嚴格控制。試配混凝土時,首先應確保活性集料、減水劑、水泥的低堿性。
2.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新Ⅲ級鋼筋和低松弛高強度鋼絞線的推廣,以及新型預應力錨夾具的應用,都為推廣預應力混凝土創造了良好條件。目前,大跨度預應力框架和高層建筑大開間的無黏結預應力樓板應用較為普遍,后者可以減少板厚、減低高度、減輕建筑物自重,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3.鋼筋技術。在粗鋼筋連接方面,除廣泛應用的電渣壓力焊外,機械連接(如套筒擠壓連接、錐螺紋連接、直螺紋連接等)還具有不受鋼筋化學成分、可焊性及氣候影響,質量穩定,無明火,操作簡單,施工速度快等優點;尤其是直螺紋連接,可確保接頭強度不低于母材強度,且可連接套筒通用Ⅱ、Ⅲ級鋼筋,近年來在國內得到了逐步推廣。
4.模板施工技術。從發展歷史來看,豎向模板最初使用的是小鋼模,之后才誕生了鋼框竹膠合板。目前,市場上組合鋼模板是主流,其次是木膠合板模板。全鋼大模板具有很多優點,如,拼縫相對較少,在施工時不容易發生漏漿問題,剛度非常大,具有較強的側壓力,構件不易變形等。
5.模板腳手架技術。超高層建筑的發展,促進了高層建筑模板體系的系統研究,高層建筑附著升降式腳手架亦日益完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碗扣式鋼管腳手架、門式鋼管腳手架以及爬、挑、掛腳手架等得到了到廣泛應用。
6.建筑防水技術。目前,高分子防水卷材重點發展EPDM,PVC(P型)產品,并積極開發TPO 產品。同時,剛性防水材料、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金屬屋面材料、瀝青油氈瓦、水泥瓦、土工材料等,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book=23,ebook=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