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市通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楊燕濤
水泥冷再生處理技術在舊公路改造中的應用
開封市通達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楊燕濤
1.水泥冷再生技術。水泥冷再生技術是在原有舊路鋪層的基礎上,按照新的設計要求,選擇性地摻入適量的骨料、水泥和水等外加材料,用水泥做固化劑,利用冷再生設備,在常溫下就地連續完成對舊鋪層的路面和基層的銑刨、破碎、添加料、拌和、攤鋪等施工步驟后,再進行找平和碾壓,最終修建出一種特殊級配的道路基層的一種技術。
2.水泥冷再生技術的特點。首先,該技術利用破碎的原路面直接進行拌和水泥固化,施工方法簡便、靈活,且路面不會加高很多。其次,該技術利用特制的施工機械,施工質量有足夠的保證。最后,該技術利用固化劑和級配粒料產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這些密集配混合料成為一個整體,從而形成一種半剛性基層或底基層,分散了上部傳來的荷載,提高了道路的承載能力,減少了路基變形。
1.施工前準備工作。徹底清除原路面垃圾雜物及障礙物,以確保達到規定的銑刨寬度和深度。在施工起點處將水車與冷再生機順次首尾相接,并連接好相應的水管管路。
2.高程控制。采用坐標法放出中樁、邊樁,進行高程控制,直線段每10 m設1個控制樁。
3.水泥擺放。在冷再生層上按照設計要求及擊實標準布設方格,每個方格需要100 kg水泥。
4.水泥攤鋪。人工用鐵锨配合刮板將水泥均勻攤鋪。
5.銑刨與拌和。
(1)水泥攤鋪好后用冷再生機拌和,冷再生機以2.5 m/min的速度前進,進行銑刨、破碎和與水泥的拌和。銑刨深度的檢查以相鄰再生或原路面為標準,用鋼釬刺入土中,測量其刺入深度,看其深度是否合格;若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整。
(2)施工時根據老路面中的含水量計算出冷再生機所需加水量,灑水車為冷再生機隨時加水。補水時,水車在前掛空擋,由冷再生機推行前進。
(3)冷再生拌和均勻后,應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和花面,無明顯粗細料離析現象,水分要合適、均勻。
(4)在施工過程中,若發現混合料級配、再生深度、水的噴入量存在問題,應立即停止施工,待問題解決后方可繼續施工。
6.整形。冷再生混合料拌和均勻后,先用推土機緊跟冷再生機在全寬范圍內穩壓1遍。再根據中樁、邊樁栓定的設計高程拉繩抄平,低于拉繩平面的,在繩下培埂;高于拉繩平面的,按繩高剔槽。再用平地機根據培埂面和剔槽面對冷再生松鋪層進行刮平,以達到設計松鋪高和2%橫坡的整形。整形時應將高處料直接刮出路外,嚴禁薄層補貼。整形過程中應及時消除粗細料離析現象。
7.碾壓。
(1)碾壓組合和碾壓次數。輕型壓路機靜壓1遍,強震1遍,中型壓路機震壓3遍,膠輪壓路機壓1遍。
(2)碾壓要到位,不得漏壓,邊角處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應人工夯實,壓路機一去一回算1遍,錯輪時重疊1/2輪寬,起步換擋要輕且平順。
(3)碾壓過程中,再生層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灑少量的水,但嚴禁大量灑水碾壓。
(4)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加適量的水泥后,重新拌和,保證拌和料質量達到使用要求。
(5)每一碾壓段的末端,倒車位置要錯落有致(呈階梯狀),在下一碾壓段碾壓時,先斜壓再正常碾壓。出現個別坑槽或擁包時,應配專人進行鏟平處理。此外,還要防止粘輪現象的發生。
(6)冷再生混合料拌和均勻并整型后,立即在全寬范圍內碾壓;直線段由邊緣向中間碾壓,超高段由內側向外側碾壓。
(7)每一碾壓段結合部位,碾壓時壓路機要超過分界線2 ~ 4 m,以保證結合部位的密實,碾壓應在水泥初凝時間之前完成。
8.橫縫、縱縫設置。兩者設置方法相同,本文,筆者僅對橫峰設置進行說明。在已碾壓完成的冷再生層末端,形成一條橫貫鋪筑層、寬50 ~ 80 cm的槽。靠近冷再生層的一面應切成垂直面,以利于冷再生機拌和。鄰接作業段拌和后,用拌好的冷再生料回填。整平時,接縫處的冷再生應較已完成斷面高出約5 cm,便于平地機刮平時形成1個平順的接縫。
9.養生。經壓實度檢查合格24 h后開始養生。在7 d內保持濕潤狀態;灑水車灑水養生時噴頭要用噴霧式,不得用高壓噴管,以免破壞冷再生層;養生期間應封閉交通。
1.水路連接時,檢測水路是否堵塞,流量是否正常;檢測原土含水量,用最佳含水量計算時應減去原土含水量。
2.拌和時,應現場通過相關試驗測定含水量。拌和應均勻,保證無花白團,并用鋼釬檢查拌和深度。若發現破碎塊不符合級配要求,應放慢拌和速度。
3.由于拌和料成顆粒狀,壓路機碾壓時會有壓碎現象,因此,要注意擊實強度和碾壓邊數。
水泥冷再生處理技術在舊公路改造中具有優越性,它有利于改善路基本身的穩定性和整體性,從而提高基層的承載能力,減少路基沉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