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技工學校 馮清偉
圖書館發展模式研究
周口市技工學校 馮清偉
圖書館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變革而快速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的知識范圍已經從知識搜索、文獻整理、信息服務等方面發展為打造電子化信息平臺、海外智庫等內容,信息資源的全球交流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各種信息平臺的打造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主要方向。而我國現代圖書館發展歷史短暫,經驗欠缺,在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實現圖書館的多維性、多功能性方面發展緩慢。
1.表面化嚴重,沒有深入發展。我國有些高校發展的圖書館是為了做面子工程,只是基礎設施的擺設品,缺少內在價值,設施缺乏、館員素質低、館內藏書不全,圖書館發展進程十分緩慢。
2.缺少規劃,作用不明。圖書館是人與知識結合的主要場所,幫助人們獲取知識,取得成功。然而,在國內高校的學?;A設施建設規劃中,很難看到涉及圖書館戰略規劃或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內容,忽視了圖書館的根本作用。
3.人員組織力差,綜合素質低。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已經不是單純的書籍收藏場所,其功能性和實用性已經進一步地顯現出來,成為讀者與館員的互動場所,而館員是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圖書館對人的管理不夠重視,館員組織力普遍較差,綜合素質偏低。
1.圖書館管理的創新。沃爾頓在其《圖書館管理的靈活性》一文中對圖書館如何在管理的具體工作、人力資源管理、明確用戶需求3方面開展有針對性的靈活服務進行闡述。他認為,圖書館管理中的靈活性實際上是圖書館管理不斷創新的一個基本要求。斯多庫在其《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培育》中通過對香港大學組建“亞洲學會圖書館領導人協會”的介紹,分析了建立地區性圖書館領導人協會的必要性,并以實例說明在廣泛的圖書館合作環境下,協會應該如何協助圖書館開展靈活、有效的管理。這些表明,創新是圖書館發展的永恒動力,只有不斷創新,力求突破,圖書館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2.圖書館發展戰略規劃。斯托瑞在其《珍惜我們的傳統和我們的人:在未來25年領導潮流,作出改變》一文中指出:“面對電子技術革命的迅速發展,未來圖書館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圖書館館員對此作何反應,采取什么對策,是決定圖書館能否合法地長期生存的關鍵?!彪S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暢通,信息選擇的余地也就更大,圖書館在信息選擇上已不是唯一的渠道,圖書館信息服務處在了一個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為了自身的發展,圖書館在制定戰略規劃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如何保持圖書,館信息的差異性以及如何增強圖書館服務的個性化。這就要求圖書館在客觀評價自己的專業傳統和專業人員的基礎上,制定一個詳細科學的發展戰略規劃。
3.圖書館的團隊管理。近年來,研究者們將項目管理方式應用到圖書館的團隊管理當中,美國大學在圖書館管理中加入以工作團隊為基礎的組織結構,通過團隊組建、團隊管理、團隊工作評價及運行效率等方面來變革傳統圖書館管理體制,謀求更大程度的發展。奧坎諾在其《團隊環境下個體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一文中從團隊成員個體行為角度出發分析了團隊的管理。圖書館內由不同學科背景的館員個體組成團隊的情況很多,而這些個體在團隊中要取得績效受到多個因素的制約,這些因素歸納起來有兩類,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有個體的自我認知、個體的成就欲望、個體自我形象、團隊給個體的授權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團隊效率、社會回報和社會認可、社會選擇、成長空間等??ɡ岣窭锇涸谄洹蹲晕夜芾砉ぷ鲌F隊和他們的外部領導》一文中指出:“自我管理工作團隊是圖書館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館員工作滿意度的工具,但要使其成功,離不開圖書管理組織的民主化和領導者的支持?!庇捎趪鴥葓D書館管理理念的滯后,很多管理者還不能接受國外的先進經驗,不愿嘗試創新的管理工具,導致國內圖書館的發展明顯滯后于國外。
1.多元化圖書館管理模式。圖書館的信息平臺展現了現代化技術的人性化、多元化。在國際化發展進程中,圖書館要面向多元化、全方位化、多功能化,為人們帶來多樣化的信息服務。多樣化信息服務方式主要有信息推送服務、呼叫中心服務、垂直信息服務、網絡智能知識服務。
2.可持續圖書館管理模式。圖書館的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把讀者的利益作為評價和衡量圖書館制度、措施的最高標準,圖書館在發展中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化與其他圖書館進行網絡信息化的共享服務,結合信息網絡服務,轉變管理理念,實現以物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轉化,打造圖書館資源共享的優勢途徑。同時,在管理中,要積極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工作人員自覺有效地開展工作,從而保證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3.打造創新型圖書管理人員。在信息時代發展圖書館事業,需要儲備高素質的圖書館管理人員,館員作為圖書館的核心資源在圖書館競爭中發揮重大的作用。圖書館應大量儲備高素質信息管理人員,加強人員的培養,側重于熟悉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包括具有專業知識的網絡信息導航員,富有創新精神的信息員,掌握多學科知識的管理員。只有擁有跟時代相接軌的高素質人才,才能在未來國際化競爭的信息時代占據優勢。
H K陳舊觀念,打破保守思想,突破原有的檔案管理模式,不斷學習電子文件管理理論知識和技能、技術,學會使用先進的設備,掌握操作技能,逐漸適應現代化管理方法。
(3)加強電子文件的軟硬件管理,采用或開發對應的轉換軟件,把電子文件內容的各種格式轉換成通用格式,使任何平臺都能使用。數據庫文件都有規定的文件通用格式。采用或開發對應的轉換軟件,把電子文件內容的各種格式轉換成通用格式,使任何平臺都能使用。而對于電子文件中不具有通用格式或不能將其轉換成通用格式的電子文件,應特別要求將其文件的相關軟件、相關數據一并搜集。避免文件格式雜亂、不通用而造成的文件讀取困難。
(4)加強對電子文件歸檔的標準化、規范化與科學化管理。建立健全體制,制定電子文件管理制度。按照《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加強對電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加快建立健全檔案信息化標準實施機制,建立電子文件全程管理制度,形成檔案管理體系,使檔案管理更加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5)根據電子文件的特點,加強完善電子文件管理技術的研究。真正界定電子文件的原始性,才能維護電子文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使電子文件具有法律效力,而科學技術是保證電子文件原始性的最好方法,因為電子文件本身是高科技的產物,它在存儲、傳輸過程中依靠的是科學技術,只有將現代化的管理技術應用于電子文件的保護中,才能做好信息安全保密。而科學技術就是保證電子文件全方位安全最好的途徑。因此,應加強完善電子文件管理技術的研究,實現電子文件全方位的安全化管理。
(6)加強電子文件的安全防護。選擇高質量的存儲介質,提高電子文件載體的保存壽命,為電子文件的長期保存打下基礎,確保電子檔案的管理和開發利用。
(7)提升檔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加強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引進復合型人才。檔案工作者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努力掌握現代化的辦公技能,加強業務學習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培訓,盡快掌握電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技能,主動適應新的工作對象、工作方式和方法,逐步實現從傳統檔案工作向電子檔案工作的過渡。此外,還可以持續不斷地吸收一批批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熱心檔案事業的計算機技術復合型管理人才,充實檔案隊伍,為電子檔案管理應用軟件的開發和日常利用、維護提供技術保障。
2.技術策略。目前,市場上出現的電子文件的事權技術簽署技術、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身份驗證技術等等,為電子文件的安全可靠提供了保障。其中,權限控制技術使用密碼、指紋、磁卡等技術手段,確認使用者的身份與權限,使電子文件達到隨時、隨意使用。電子簽名技術通過數據計算機,把采集和驗證個人簽名程序與電子文件捆綁在一起,最后達到紙上簽名效果。
綜上,地質資料是地質工作成果的重要體現,是保障我國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信息源。加強地質檔案電子文件管理,加大社會化服務力度,對于妥善保護和充分利用地質工作的寶貴財富,緩解我國乃至世界性資源環境約束、防治地質災害、改善人居環境和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book=43,ebook=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