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利,李愛鳳,張 威
·臨床護理·
人工肝單純血漿置換過程中血漿的管理方法
Plasm a M anagem ent Methods during Plasm a Exchange
張曉利,李愛鳳,張 威
目的探討人工肝單純血漿置換過程中血漿的管理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5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進行血漿置換的重型肝炎或肝衰竭病例60例,觀察了血漿置換的療效和不良反應,歸納了治療過程中血漿的管理經驗。結果血漿置換中血漿的規范化管理,能減少治療中的副作用,提高療效。結論血漿置換治療過程中血漿應用的規范化管理是治療成功的基礎。
人工肝支持治療;血漿置換;血漿;管理方法
人工肝血漿置換術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種血液凈化新技術,也是國內應用最多的人工肝替代療法。人工肝臟(Artificial liver)簡稱為人工肝,是借助體外機械、化學或生物性裝置,暫時替代或部分替代肝臟功能,從而協助治療肝功能不全或相關疾病的方法。血漿置換(p lasma exchange,PE)是將患者含有毒素或致病物質的血漿分離出來并棄去,再用替換液(如血漿)與血細胞及其他保留成分混合后回收體內的方法[1]。由于單純血漿置換所需血漿總量大、袋數多、持續時間長,因此血漿的科學使用不僅可以保證治療效果,而且對減少醫源性感染和不良反應的發生都有重要意義。現將人工肝治療中進行血漿管理的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05年4月~2011年12月,在我科進行血漿置換治療60例(160人次),男40例,女20例,年齡28~76歲,平均(50±2.5)歲。其中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6例(10%),藥物性肝損害誘發急性肝衰竭14例(占23.3%),慢性重型肝炎25例(41.7%),肝硬化5例(占8.3%),其他原因肝功能衰竭10例(16.7%)。診斷符合2000年全國病毒性肝炎學術會議標準[2]。每例患者進行血漿置換1~8次,平均(2.5±2)次。
1.2 治療方法利用日產PLASAUTO-IQ型血漿交換機及配套的一次性消耗材料進行膜濾過式血漿置換。血漿分離器中空纖維膜的孔徑為0.3μm,膜面積0.8 m2,治療中血流速度平均為60~100 m L/min,血漿分離量平均為25~30 mL/min,每次置換新鮮冰凍血漿2 000~2 400 m L。治療時間為2~3 h,治療過程中連續監護T、P、R、BP、SaO2,并根據凝血時間調整肝素用量。
2.1 療效患者自覺癥狀如精神狀態、食欲、乏力等明顯好轉。凝血酶原活動度平均水平由治療前的22.75%提高到40.2%,治療后即刻血清膽紅素可下降40%~50%。
2.2 不良反應部分患者有輕微的不良反應,如皮膚瘙癢、皮疹、口干、口麻,經過對癥處理均完成治療。治療過程中未發生出血、休克等嚴重并發癥,沒有因特別不適或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的病例。
血漿的領取:首先由醫師逐項填寫用血申請單,連同患者全血標本提前1 d送到血庫,做血型鑒定和配血試驗。再由病房護士去領取血漿,領取時護士與血庫工作人員一定要遵守領發血液的查對制度,防止發生差錯。血漿的核對:行血漿置換前,病區護士將血漿送至人工肝治療室,再由治療護士與病區護士進行2次核對。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血液的領發制度。發血漿時雙方應認真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歷號、血袋編號、品種、血量、采血時間、血型及交叉配血結果等,確認完全無誤后方可領取。領血漿時護士還要檢查血漿的保存情況,血漿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一律不得使用:標簽破損、字跡不清或血袋有破損滲漏的。隨著《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頒布實施,醫療糾紛處理采取舉證倒置的原則,所以我們醫院血庫把每袋血漿的編號貼在交叉配血單上,有提血護士隨血漿一并領回病房,治療前再有2人核對無誤后用于治療,并把交叉配血單2人簽字后隨病歷保存。可以隨時從血站查到所用血漿的全部檢測結果,這既維護了病人的權益也保護了我們自己。血漿的保存:由于進行血漿置換所采用的血漿是新鮮冰凍血漿,含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穩定的第Ⅴ因子和第Ⅷ因子。為了保證凝血因子不失去活性,血漿仍放入-20℃的冰箱保存直至使用。血漿的使用:血漿置換前,護士再次詢問患者的血型及有無血漿過敏史,告訴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如口麻、皮膚瘙癢、皮疹等,以避免其精神緊張。冰凍血漿在使用前由血庫放入36~38℃恒溫水浴箱中快速融化,并不斷輕輕地搖動血袋,直到完全融化為止。融化后的血漿在10℃放置不超過2 h,在4℃存放也要在24 h內用完,以免凝血因子失活。為了避免浪費和減少不良反應,現用現融,由治療護士在治療前1 h通知血庫融化血漿,病人就緒、管路預沖完成后再領取血漿。置換前肉眼檢查血漿應為黃色半透明液體,如發現顏色異常或有凝塊,不能使用。
其他:為了預防不良反應的發生,行血漿置換前均給予地塞米松5 mg靜脈注射,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血漿中的抗凝劑為枸櫞酸鈉,可以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致使血鈣濃度降低,有的患者會出現口唇麻木、手足抽搐等癥狀,遵醫囑給予10%葡萄糖酸鈣10~20 m L靜脈注射。由于血漿用量多,體外循環的血流速度快,故應使用心電監護儀進行監護,嚴密觀察并記錄生命體征。治療結束后,廢棄血漿加0.1%含氯消毒液靜置2 h后傾倒,治療結束后填寫血漿不良反應單,所有的血漿袋隨不良反應單按醫療垃圾送血庫進行處理。
血漿置換治療中血漿用量大,血漿袋數多,患者血型各異,嚴格執行核對制度,注意血漿的保存,正確掌握血漿的使用方法十分重要。治療中應進行持續心電監護,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癥狀和體征,早期發現不良反應并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患者置換出的血漿要嚴格消毒及時處理,廢棄的血漿袋按醫療垃圾送血庫進行集中處理。總之,血漿的正確使用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確保治療順利進行,是治療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1] 段鐘平.人工肝治療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4-36.
[2]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329.
R575
B
1672-688X(2012)04-0308-02
2012-06-20
洛陽東方醫院,河南洛陽471003
張曉利(1969-),女,河南洛陽人,主管護師,從事臨床消化肝病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