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孫池
(南安市康美鎮人民政府,福建 南安 362300)
近年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從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農業機械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高潮。農機在農業生產與農民增收進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安全生產管理能力之優劣,不但事關到農業與農村經濟的新發展,而且還將更關系到廣大基層農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甚至還會影響到我國農機事業的未來發展。所以,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農機安全管理體系,這是農機管理部門必須面對的任務。
(1)對農機安全的認識不足。一部分地方政府部門無法正確地處理安全生產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并對農機的安全生產缺少足夠的認識,因而存在著過于注重農機推廣和輕視農機安全的不當傾向,因而忽視了農機的安全性,農機安全生產沒有納入到農機化發展的總體戰略之中。農機安全第一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尚未落到實處,或只是停留于表面上的領導講話與文件之中,導致農機安全生產尚未成為更加自覺的行動。同時,一些地方的農機安全生產責任沒有能夠落實到位,一部分地方的領導干部尤其是鄉鎮干部的農機安全生產意識不夠強,覺得農機安全只是農機管理部門的職責,卻沒有進行全面認識。
(2)農民群眾安全意識不強。因為由宣傳、教育、培訓上的工作方法與手段極為落后,再加上一些地方與部門不注重安全防范,因而不愿意在農機安全上進行合理的投入,導致安全隱患較為嚴重。由于接受培訓往往需要耗費比較大的財力以及比較多的時間投入,很多農機從業工作者甚至幾乎從沒有進行過安全方面的培訓,自然也就缺乏安全意識,對于基本的安全理論知識與安全操作都不甚了解,一些遇到險境就,要么大意疏忽,要么操作不當,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重特大事故,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事實已經證明,有沒有開展培訓教育,結果大不一樣。農機從業人員只有具備了安全生產意識與知識,具備了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才能將農機安全生產任務切實落到實處。
(3)農機監理管理網絡不夠健全。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縣、市、區均設有專門農機安全管理機構,而且這些機構編制、設施、設備、人員等較為完備,但是,鄉鎮一級尚未建立起專設的農機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監理人員極少甚至于沒有,導致難以對分散于千家萬戶的農機安全生產狀況實施科學監管,一些地方的拖拉機駕駛員持證率只能達到60%左右。
(1)致力于提高群體安全生產意識。不斷強化安全宣傳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這是我國農機安全生產的重要舉措之一。所以,必須深入學習宣傳《安全生產法》、《交通安全法》、《農業機械促進法》以及《農機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諸多法律法規精神。要通過充分運用報紙、電視以及廣播等各類媒體來宣傳農機安全監管工作,在街頭巷尾刷寫標語,舉辦專題圖片展,舉行事故現場會等各種形式,開展多視角與全方位宣傳。一是要面向各級領導進行宣傳與匯報,從而引起各級領導對于農機安全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視,讓各級領導能夠切實了解農機安全管理的職責與任務。二是要面向農民群體尤其是農機手實施安全生產管理宣傳教育,堅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和預防為主的方針,從而提高操作與保養技術能力,不斷提高農民朋友的安全生產意識以及安全責任感。使農民群眾能夠意識到開展安全生產絕非多余,而是十分必要的。在講求經濟效益的基礎上,應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切實做到自覺地遵章守紀,從而減少各類違規違章現象的發生,杜絕農機安全事故隱患,全面實現安全管理。按是要面向全社會進行宣傳,從而取得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切實做到報刊上刊登有文章、廣播中播出聲音、電視上播出圖像、每個村均有標語,切實做到人人知曉,并且全面營造出全社會都在積極關心與支持農機安全管理的熱烈氛圍。
(2)切實增強對農機安全的檢查力度。要不斷豐富我國農機安全監督檢查的手段,加大工作的力度,重點檢查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等無牌和無證行駛、超載與超速、違章載人等各類違章行為,尤其要要強化對農機安全生產的檢查工作,做到及時地糾正各類違章操作,消除發生事故的隱患,保障農機管理的安全。在此基礎上,應當和安監部門、公安交警部門以及交通管理部門等進行通力合作和積極協作,力求做到齊抓共管,共同來強化農機安全生產。
(3)注重農機安全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首先是要建立健全提升農機管理隊伍素質的培訓與考核體系,定期地組織農機安全監管人員實施;政策法規、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等諸多方面的培訓與教育,并且制定與落實培訓教育的相應考核辦法以及激勵機制,并且提升農機安全管理隊伍的專業水平與思想道德素質;其次是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選送一批年齡較小、能力較強的農機管理人員到相關高等院校中進修與學習,這樣就能不斷地提高農機安全管理人才隊伍的專業技能。最后是要實施末位淘汰機制,對于那些專業技術能力比較差,工作缺乏責任心的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待崗學習,這樣才能建成一支素質過硬、紀律嚴明的安全管理人才隊伍。
總之,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國家諸多惠農政策的持續出臺,我國農機事業已經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期,農機在我國農業生產與農民增收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鑒于此,要充分構建起農機安全生產管理的防線,實現農機安全管理的全過程監管,從而讓農機安全管理的各項措施得到不斷地完善,降低發生事故的隱患,進而提升農機安全監管的力度與依法行政的水平,以便于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業機械的安全管理。
[1]靳興福.淺談農機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J].中國農機監理,2007,(8).
[2]王永久.對當前農機安全管理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學,2009,(5).[3]沈金奎.淺析德臥鎮農業機械安全管理[J].貴州農機化,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