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芬
(額敏縣杰勒阿尕什鄉農機管理站,新疆 額敏 834600)
新疆塔城地區土地遼闊,宜農宜牧,宜林宜工,是全疆重要的農牧業生產基地。筆者工作的額敏縣以農牧業為主,屬半農半牧縣,小麥、油料、甜菜、打瓜、紅花是主要的農業產品,是自治區商品糧、油、糖料的重要生產基地。特殊的地理和氣候決定了我自治區獨特的農牧業生產特征,也對額敏縣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出了相應的發展要求。目前新疆自治區主要農作物如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等綜合機械化水平已達到或超過80%,處于我國各省區前列。額敏縣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績,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也處在全疆前列。文章將根據近幾年額敏縣及全疆農機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希望提出一些實際的策略來進一步優化我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發展之路。
現代化農業大生產,帶動農民組織化程度迅速提高。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經營形式發生變化,一批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的農機合作組織日益發展,為現代化大農業提供有力支撐。黑龍江創建大型現代農機合作社后農民人均收入躍進全國前十,全省農民收入增幅首超過城鎮,這與農機合作社的蓬勃發展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這也為額敏縣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合作社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農機合作社促使傳統農業從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向以市場化、集約經營為主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呈現出土地流轉、規模經營、人員分流、多重就業等新趨勢,反映出新型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加快發展,保障了農民增收、糧食增產增效。加快推進我縣農機合作社發展,必須堅持以農民為主體、市場為主導、政府做引導的原則,結合額敏縣實際情況,并充分借鑒國內外成熟經驗,在政策、機制、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使農機合作社日臻完善壯大。
(1)主動落實購機補貼惠民政策。為進一步提升額敏縣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推進全縣農機裝備結構向更高層次和水平發展。需要繼續依托補貼項目實施加大調控力度,補貼項目要結合縣域農業生產實際,根據農機戶購機需求,制定好實施方案。重點補貼機具設施農業機械、保護性耕作機械、節水機械、精量半精量播種機械、殘膜回收機械、驅動耙等。對直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合作社組織和農機大戶、種植大戶以及按要求辦理機具報廢的農機戶優先補貼。要通過補貼措施推進縣域農機裝備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和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
(2)積極抓好農機田間作業質量。通過補貼實施,加大農機裝備的調控力度,加快老舊機具更新報廢,引進大型機具和復式作業機具參與農業生產,擴大大型農機具的市場作業份額,逐步壓縮小型機具的作業市場。切實執行農機作業質量標準操作規程,實行首行播種必須插標桿、打直線后,使用劃行器,并對地頭地邊進行處理。
(3)大力加快新型技術推廣應用。重點引進精量播種機械、設施農業機械、保護性耕作機械、高新節水設備。大力推廣打瓜全程機械化技術、玉米全程機械化技術、積極引進和推廣甜菜、番茄等特色經濟作物收獲機械。依托保護性耕作工程項目的實施,加快保護性耕作技術在全縣范圍內的推廣和應用。
(4)持續加大農機培訓力度水平。深入開展農機教育培訓,強化培訓力度。全面完成地區下達的新訓和復訓任務,加快建設管理、技術、作業服務三支保障有力的農機化人才隊伍。切實加強農機培訓能力建設,拓寬培訓領域,依靠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的支持,提高培訓質量。
(5)嚴格抓好農機市場管理工作。加大對農機農業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推進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化進程。重點加強對農機經銷市場的管理,促進農機打假與監管工作經常化、規范化,保障農機市場秩序。加快農機維修市場建設,確保縣域農機維修網點的建設,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提升大宗農作物裝備水平。以糧棉生產機械裝備的現代化為切入點,示范帶動大宗農作物生產機械更新換代。加大成熟機械化技術的組裝配套,提高綜合機械化作業效率。突出抓好新型復式、精準作業等現代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集中支持一批大宗農作物機械化集成創新成果的示范推廣,強化農業機械化薄弱領域的技術推廣應用。重點在林果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和農產品加工保鮮業等領域加快推進機械化。全面提升林果生產機械化水平,重點發展苗木繁育和果樹移栽、修剪、施肥、有害生物防治等機械。加快特色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研發和推廣,重點突破番茄、辣椒、甜菜等特色作物機械化收獲的瓶頸。高度重視發展節水灌溉機械、保護性耕作機械和農產品分級、儲存、保鮮、烘干、運輸等環節的機械化。適應社會發展和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要求,大力推廣環保、園林等機械。
積極鼓勵和支持農機制造企業產業調整和發展,加快優化農機產品結構,鼓勵農機生產企業以單機制造為主向成套裝備集成為主轉變,積極開發生產高效節能環保、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農業機械。建立健全農機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快制定和完善農機產品技術標準。建立農機制造企業質量監督檢查制度。實施農機裝備“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充分利用新疆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開拓周邊國家市場,擴大優勢農機產品出口;建立健全農機制造企業品牌營銷網絡、專業農機流通企業銷售網絡相結合的新型農機市場體系。實施農機流通服務品牌工程,優化市場布局,發展連鎖經營,培育一批輻射面廣、服務質量好的大型農機流通企業、品牌農機店和區域性農機市場。健全農機零配件供應網絡,提高農機產品流通效率,方便農民購機。建立農機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和信息服務平臺,依托重點生產企業、專業流通企業建立售后服務中心,提高服務能力。完善農機產品“三包”制度,健全和規范農機修理市場,明確產品售后維修責任,規范服務程序,提高維修能力和服務質量。
縣域農機發展要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自治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總體部署。農業機械的發展要以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要以市場為導向,用科技進步做支撐。農機裝備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是農機科學發展的重點和關鍵,要結合縣域農業生產特點,構建高效科學的農業機械化發展策略。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和農機化法律法規,積極轉變農機化發展方式,不斷強化農機管理和服務手段,著力推動我區農機化裝備水平、科技水平、作業水平和安全水平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