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藥品檢驗所(100035)閆豐 郭悅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優秀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1]食品藥品安全是全面建設小康的重要內容,是科學發展的重要體現。加強和諧藥檢文化建設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如何打造藥品檢驗先進文化理念,事關藥檢事業發展全局,是樹立新時期藥檢衛士良好形象,實現科學把關與服務的關鍵,因此,以倡導先進和諧的藥檢文化來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在新時期下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在北京市藥監局的帶領下,北京市藥品檢驗所緊密圍繞文化建設的主體內容,努力將弘揚藥檢文化與精神文明創建和樹立全新藥檢形象相結合。通過藥檢精神“科學、求實、敬業、創新”的實踐,質量方針“科學規范、優質高效、公平公正、服務客戶”的貫徹,努力實現“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目標,為藥品檢驗事業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2]。
優秀的藥檢文化可以在內部形成一個和諧、向上的良好氛圍,使每一個處在這個集體中的人員都能受到這一文化氛圍的感染,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使命。藥檢文化與履行藥檢職能的相互結合,能使藥檢職能的履行變成人人自覺的行動。藥檢文化建設可以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明確價值指向、高尚道德境界的藥檢職工群體,從而使藥檢機構的全體人員都能信守共同的價值理念,樹立共同的追求目標,在工作中充分增強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的履行藥檢職能。
近年來,北京市藥檢所堅持以人為本,把文化建設與檢驗工作相結合,堅持以先進的文化塑造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團隊的和諧凝聚人,在完成常規檢驗任務的同時努力把思想文化建設搞得形式多樣,把藥檢文化建設開展得有聲有色。以文化建設促隊伍素質提高,以職工職業素養的提高促檢驗工作,豐富和創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激發和調動了全所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職工綜合能力得以顯著提高。在窗口部門開展“優質服務”活動,實行龍頭帶動,推進全所精神文明創建的工作,在業務受理大廳設立共產黨員崗,公開服務承諾,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從細節上全面改進窗口服務質量。在這種氛圍的感召下,全所職工積極行動,無論何時,只要有應急檢驗任務,都會及時到崗開展工作,2011年完成檢品量超過2.5 萬余件。
良好的文化環境是藥檢文化建設的重要條件。近年來,北京市藥檢所注重從內到外,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環境。“職工小家”建設是工會立足于增強職工凝聚力、建設溫馨小家、服務和諧大家、展現職工風采的一項活動。從創建的效果看,“小家”建設不僅是增加了幾塊展板、添置了一些設施,而是在滿足了職工對基本權益、福利待遇、知識文化發展需求的同時,增加了職工歸屬感,通過對“家”的認同,形成了小家建設百花齊放的效果,也使北京市藥檢所進入了“小家”興“大家”,“大家”促“小家”的良性循環。
2010年5月,北京市藥監系統舉辦了第二屆職工運動會,經過激烈的角逐,北京市藥檢所取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和優秀組織獎的榮譽。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運動會也引發了我們更多的思考。在檢驗水平大幅度提高,硬件設施日趨完備,各種管理科學化水平顯著提升的今天,通過運動會這樣一個舞臺展示檢驗人員良好的精神風貌、營造良好的藥檢文化氛圍是很有必要的。當前藥檢系統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但是藥檢人的精神不能變,要提倡快樂的工作,健康的生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向全所職工灌輸這樣一種思想:在檢驗任務日益加重的今天,藥檢人不能僅僅滿足于做一臺檢驗的機器,只有將生活與工作適度融合,在完成本職工作的情況下注重勞逸結合,生活才可以為工作提供更多的動力,工作才可以為生活帶來真正的樂趣。
為全方位展現藥檢系統文化風采,生動展示廣大藥檢工作者勇于奉獻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風采,北京市藥檢所舉辦了愛崗敬業征文及攝影比賽。此次活動喚起了職工對于身邊人和事以及自然和社會的關注,職工用文字和鏡頭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美好,工作的意義通過文字得以傳達,通過鏡頭得以延伸。同時還將愛崗敬業征文及攝影活動中的優秀文章、照片編制成冊,并定名為《根本》。書名向大家詮釋著這樣一個藥檢人的共同愿景:北京市藥檢所發展了50余年,留下了對事業的熱愛、對職業的敬重就是今后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根本》一書展現了藥檢文化的價值理念,以強烈的文字沖擊書寫了厚重的藥檢文化歷史,以震撼的視覺效果形成了濃厚的藥檢文化景觀,使藥檢文化的內涵通過物質層面得到體現,營造了氣息濃厚的文化環境。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必須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抓緊學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因此,北京市藥檢所堅持把打造學習型藥檢文化作為建設高素質隊伍的切入點,積極適應新的形勢與任務變化,不斷創新,拓展教育培訓內容,進一步提升檢驗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職工文化素質的提高。所內一貫堅持以“藥品檢驗為主,兼顧科研協作”的辦所方針,明確提出“加強科研教育的管理,促進職工的能力建設”的要求。對于業務知識學習,注重培養職工學習自覺性,突出培訓形式的靈活性,增強培訓針對性與時效性,采取請專家教授講課、安排相關人員外出進修、科室間經驗交流探討等形式,學習藥學相關新理論、藥品檢驗新方法、現代儀器分析知識等。2011年,所內職工申報所外課題、基金14個,完成所級課題12個,有801人次參加了國內外大型儀器公司和國內有名望的科研單位舉辦的122場專業技術培訓、學術交流會等,共有29篇學術論文在省級以上期刊上發表。通過各類學習,職工的理論水平、業務素質、知識涵養、文化品位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培育和形成了以注重素質教育為主旨的藥檢學習文化。
榜樣像一面火紅的旗幟,昭示著人們渴望達到的理想境界。榜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鼓舞斗志,凈化心靈。榜樣是文化理念的體現,可以使抽象的理念人格化。在藥檢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了榜樣的這一作用,不斷激勵職工立足本職,奮發進取。在以榜樣力量帶動文化建設進程中,不斷豐富和提高文化內涵,深化文化理念,使文化建設上升到更高一個層次。
2011年北京市藥檢所開展愛崗敬業系列活動,通過選舉產生了兩位愛崗敬業標兵。整個評比過程中發掘出大量的先進事跡。作為藥檢精神的鮮活表現,這些事跡通過《藥檢之聲》、宣傳展板、專題報告等多種形式被大力弘揚,并最終匯集為《旗幟》一書,成為愛崗敬業系列活動的有效延伸,為藥檢精神的傳承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愛崗敬業標兵的評選表彰,在全所營造了學標兵、重實效、求質量、樹精神的良好氛圍,調動了全所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帶動全所干部職工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圓滿完成各項中心工作注入了巨大動力。這種榜樣可以使全所職工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進程中不斷尋求目標,超越目標。
為加強文化建設,所內廣泛組織開展有特色的文化活動,以文化活動塑造人,不斷豐富藥檢文化內涵。在工作中注重將活動的形式與內容、教育性與娛樂性相統一,在潛移默化中培育了職工的責任意識、爭先意識、協作意識和大局意識,陶冶情操,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歸屬感,有意識地引導形成先進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4]。
2010年底,為了加強藥檢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增加新職工對藥檢所歷史的了解,引導全所職工增強愛崗敬業意識,北京市藥檢所舉辦了愛崗敬業知識競賽活動。競賽試題涉及范圍廣泛,包括藥檢所歷史、藥品檢驗基本知識、所內各項規章制度等。比賽勝負不是最重要的,而不斷提高職工學習能力才是最終目的。此次活動推動了藥檢所檢驗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造了愛崗敬業的良好氛圍,更豐富了藥檢文化建設的內涵。
2011年5月,以“踏尋紅色足跡,喜迎建黨90周年”為主題的紅色之旅活動中。所內檢驗人員通過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感受改革開放成果,激發黨員意識,增強愛黨愛國情感。并通過廣泛征集紅色之旅心得體會,匯編成10萬余字的《足跡》一書,將繼承革命理想與踐行藥檢精神關系的探討與思考引向深入。此次特色活動的開展,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參觀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紅色之旅傳輸給廣大職工,有利于傳播先進文化、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豐富了藥檢文化的內涵,有助于全所職工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藥檢工作之中。
北京市藥品檢驗所文化建設對內提供了推進藥檢事業更快、更好發展的不竭動力[5][6],對外詮釋了保障首都人民用藥安全與有效的五十七載無悔承諾。目前,愛崗敬業文化氛圍在所內興起,以“踐行北京精神,弘揚藥檢文化”為題的系列活動也正式啟動,藥檢所的文化建設成果逐步彰顯。未來我們的目標是使藥檢文化與藥檢事業相互融合,協調發展。我們堅信,在全所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和諧的文化建設會成為北京市藥品檢驗所全新形象的一張最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