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中心衛生院(102447)翟冬玲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比較常見,而且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根據粗略統計,大約有10%的人都患過消化性潰瘍。在醫學上把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統稱為消化性潰瘍。這種疾病的發病和地區、性別、年齡以及職業等因素都有直接的關系。對消化性潰瘍的內科治療主要就是為了解除患者的癥狀,消除病因并促進潰瘍的愈合,從而達到預防潰瘍復發和防止并發癥復發的效果。本文此次研究僅針對我院在兩年時間內接收的15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進行了病因分析和內科治療。現將這150例患者的病因分析和內科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在我們要觀察的這150例患者當中,男性患者占98例,女性患者占52例,他們的年齡在18歲~65歲之間,每個患者都存在著明顯的消化性潰瘍癥狀并有過消化性潰瘍病史。在對他們進行內科治療之前,都曾對他們進行了胃鏡輔助檢查確診并給予他們口服藥物治療。
1.2 方法 給予患者口服藥物:奧美拉唑20mg,Bid,服用7天,蘭索拉唑30mg B i d,服用7天;枸櫞酸鉍鉀2 4 0 m g,Bid,服用7天,以上任選1種。克拉霉素250mg,Bid,服用7天;阿莫西林0.5g,Bid,服用7天;甲硝唑0.4g,Bid,服用7天;呋喃唑酮0.1g,Bid,服用7天,以上任選2~3種聯合用藥,這些藥物都是在飯后服用。如果患者伴有惡心、上腹飽脹可以給予他們多潘立酮片口服,這種藥物可以幫助胃排空。對于患者不同的癥狀表現,可以采用不同的藥物:對伴有上腹部疼痛的患者可給予口服顛茄片;對于腹脹和大便比較干燥的患者可給予口服莫沙必利;對噯氣患者可給予口服氣滯胃痛顆粒。對這些患者的治療時間一般在4~8周,且相對而言,治療時間比較長,患者的癥狀都會得到緩解,有的甚至還會消失。
1.3 療效標準 以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胃鏡輔助檢查作為療效的指標。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①潰瘍愈合:患者自我感覺良好,癥狀消失;②無效:患者自我感覺癥狀沒有緩解;③有效:潰瘍癥狀基本消失,但炎癥還比較明顯。
通過對入組的150例患者的治療與觀察,結果顯示,臨床治愈的有90例,占60%,無治療效果的有7例,占4.7%,治療效果有效的有53例,占35.3%。
在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表現中最主要的三種特征為:周期性發作、它是一種慢性病且病程時間比較長、有節律性地疼痛。這幾年來,對消化潰瘍的研究治療有了很大的進展,如何有效地運用藥物治療,是醫務工作者要長期不懈努力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3.1 明確病因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或多種有害因素對黏膜的破壞多于黏膜抵御損傷和自身修復能力所引起的綜合結果,具體機制為:①胃酸與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是形成消化性潰瘍的原因之一,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胃酸分泌明顯增高;而在胃潰瘍的發病過程中,除了幽門前區潰瘍以外,胃酸分泌量大多正常,甚至低于正常。胃酸分泌增多的原因有:壁細胞數量增多;壁細胞對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強;胃酸分泌正常反饋抑制機制缺陷;迷走神經張力增高。②胃黏膜的防御機制受損,黏液-碳酸鹽屏障受損,黏膜修復和重建功能減低,黏膜血流供應差。③非甾體類藥物的使用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⑤胃十二指腸運動異常。⑥遺傳因素。⑦環境因素。⑧精神因素。⑨與消化性潰瘍相關的疾病: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消化性潰瘍發病率明顯增高,密切相關的疾病有胃泌素瘤,系統性肥大細胞儲積病,多發內分泌腫瘤I型,慢性肺部疾病,尿毒癥,肝硬化,腎結石等。消化性潰瘍確診后一般采取綜合治療措施,治療的目的在于緩解臨床癥狀,促進潰瘍愈合,防止潰瘍復發,減少并發癥。
3.1.1 治療[1]
3.1.1.1 一般治療 主要包括:①避免過度緊張與勞累。②飲食:急性活動期宜少食多餐,應戒煙酒,避免食用咖啡、濃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損傷胃黏膜的藥物,避免過飽,防止胃竇部過度擴張而增加胃泌素的分泌。③對于少數伴有焦慮緊張失眠等癥狀的患者,可短期適量給予適當鎮靜藥,如苯巴比妥,安定等。④慎用可誘發潰瘍的臨床藥物。
3.1.1.2 藥物治療 主要包括:①降低胃酸藥物。②保護胃黏膜藥物。③治療幽門螺桿菌藥物。
3.1.2 并發癥 大量出血,急性穿孔,幽門梗阻的治療。
3.2 針對病因采取有效的綜合治療 本文通過對15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治療,體會到藥物要優化組合,根據病因及患者機體情況具體分析,合理運用藥物及病因治療。但是,胃腸道疾病具有較多的致病原因,既有內部原因又有外在原因,有自身病理生理變化又有生物化學參與的多環節發病過程。多年來,臨床上一直運用制酸藥物來治療使潰瘍愈合,此方法已成為降低潰瘍復發的重要手段。但近幾年來,由于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且隨著醫務工作者對幽門螺桿菌的認識不斷加深,結果發現,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明顯降低潰瘍復發,因此,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成為預防潰瘍復發和并發癥的重要步驟。一般對于首發和單純潰瘍,這可減少維持治療時間,而對于幽門螺桿菌陽性者給予三聯療法,療程7天,但對于復發性消化性潰瘍,給予三聯療法,要適當延長療程,以達到根除幽門螺桿菌的目的。
綜上所述,治療消化性潰瘍要綜合全面的考慮用藥,但制酸要適當,療程要足夠,還要根據潰瘍分布情況用藥,如胃潰瘍要以保護胃黏膜為主,十二指腸潰瘍要以制酸為主,聯合抗菌治療以根除幽門螺桿菌;對于頑固性和難治性消化性潰瘍可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同時要加強對胃黏膜的保護,以減少消化性潰瘍復發[2][3]。因此,對消化性潰瘍要綜合治療,以能迅速控制癥狀,增加消化性潰瘍的愈合率,減少消化性潰瘍的復發,使得消化性潰瘍能得到科學有效的治療,減輕潰瘍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