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饒浩雁決定辭去高薪工作,帶著妻兒舉家回國時,兒子饒家鼎才7歲。朋友們都不理解,事業蒸蒸日上,生活安定幸福,為何他在這個時候毅然回國了?
饒浩雁說:“就像農民種田講究時節,孩子特定的成長階段也不能錯過。在我的人生理念中,孩子的教育比天大!”
這就更讓人難以理解了,加拿大的教育條件相當優越,國人都爭相送孩子出國留學,他怎么想到帶孩子回國受教育呢?
饒浩雁從兒子的成長故事說起,一語驚人:“他還不怎么會說話,就先會背詩。”
饒家鼎1歲半時,還不會說成句的話,但已經會背70多首唐詩,只要你開個頭,他就能跟著背下去。爸爸饒浩雁回憶說,其實并沒有人教過他唐詩,只是在給他喂奶的時候放過朗誦錄音,朗誦的內容不知怎么就烙在了他的小腦袋瓜里。
奇怪的事還在后面。爸爸開車想聽一首歌找不到,小家鼎隨口就說出這首歌在某一張碟的第幾首。爸爸問他,不會所有的歌你都記得吧?他說當然記得。甚至每首歌的播放時間,他都能答得清清楚楚。
“這非常驚人!他是在無意識狀態下記住的,也就是常說的過目不忘。可以斷定,他的瞬間記憶力超強。”饒浩雁說。
因為發現了孩子的獨特,在兒子3歲時,爸爸饒浩雁毅然辭職,決定在家陪伴他成長。“我不覺得是做了犧牲,”爸爸說,“陪伴孩子成長很有樂趣,他給了我很多快樂。”有天分的孩子其實很多,但是孩子能不能發展天分,關鍵是看父母能不能恰如其分地引導。
在饒家鼎7歲時,爸爸又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舉家回國。
原因還是——為了孩子的成長。爸爸饒浩雁說,孩子的第一語言和讀書啟蒙都是英語,而中文的學習比英語難數倍。未來的世界是中國的,一定要讓孩子學中文。
回到深圳定居后,他每天親自教小家鼎學中文和歷史。2年內,這個異國歸來的小男孩,各科成績已經名列前茅。而他的數學成績,更是遠遠超過同齡人。
9歲和11歲時,饒家鼎2次獲得了全國華杯賽一等獎。
他的奧數教練李雨紅說,別以為饒家鼎是個呆頭呆腦的小數學家,其實他能動能靜、活潑陽光。他既可以連續兩三個小時埋頭攻克1道難題,也可以在鋼琴前演繹莫扎特的奏鳴曲。他還喜愛國際象棋,曾在省市賽事中取得好成績;他是個小球迷,曾是曼聯的擁躉和C羅的粉絲;他能在泳池中以各種姿勢暢游;高山滑雪和溜冰也學得很快。這一切,都讓爸爸饒浩雁非常自豪和欣慰。
今年,12歲的饒家鼎同時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提前預錄取。
沒錯,未來的世界是中國的,是你的。
寫給家長的話:你有勇氣為了孩子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么?你有勇氣為了孩子放棄海外安逸的生活么?饒浩雁的故事只是個案,卻有深意。
(摘自《家教世界·創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