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為人師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仰慕那些能夠洞察教育機理并將思考結果形諸文字發表出來的老師,以為他們過的是萬人迷似的鮮花盛開般的幸福生活。其實,真正的思想者在精神上與他所處的時代常常是格格不入的,是超前的,在思想者型教師的眼里,任何教育現狀與它的理想狀態相比都顯得不夠合理,他時刻處于一種尖銳矛盾的裹挾之中:一方面他精騖八級,擁有極致的教育想象;另一方面他要適應當下的教育生活,正視“存在即是合理”的教育現實。
有人建議教師過一種“思考—思考—不思考”的生活,是頗有些道理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思想者型教師選擇的是一條不歸路——越是思考越是痛苦,而這種痛苦反過來卻像快感一樣刺激著他的興奮系統,推動著他“不理性”地追尋一種理性的美麗。思想者型教師心中美麗的教育烏托邦,讓他總是鐘情于由尊嚴、人格、價值、希望、意義等光彩炫目的詞匯所組成的教育目標和生活圖景,但現實中他人微言輕,缺乏足夠的卷入具體事件改變現狀的力量,自身和現實的缺陷總是讓思想者教師產生強烈的恥辱感和失敗感,他多是在自責、痛苦、發憤努力等負面情緒的支配下生活。
一味希冀教師成為思想者無疑是可笑的,一方面思想者是一種生活價值取向,一個人很難影響和改變的就是別人的生活價值取向;更重要的,思想的目的是沖破蕃籬,而思考狀態本身就是思想者自己豎立的一道永無脫逃之日的蕃籬。既然教育奧義多多,誰有資格和理由鼓勵教師花費一生時間去認識注定沒有答案沒有止境的教育“真理”?既然追求教育真理的結果注定是讓教師知道了自己對教育的無知,那么,教師選擇過簡單生活也就當然地無可厚非了。
思想者型教師純凈的精神質地、敏感復雜的心靈和激揚而深刻的理性,往往讓周圍的同道人如視芒刺,似乎他在多事,“妨礙了正常工作的開展”。對于學校管理而言,代表一所學校的校長多以為思想者影響大一統學校局面的形成——不僅無法“統一”其思想,而且很難控制其思想的傳播和“蠱惑”過程,這至少會造成人心的離亂……于是我們經常看見思想者型教師的尷尬處境:你的思想再有價值也登不上學校的大雅之堂,你甚至比一般教師更深地體會到升遷無望、職評困難、沒有學術交流的機會,你努力工作績效工資也莫名其妙地不如別人多。作為多余人你到處遭人睥睨:領導睥睨,辦公室的同事睥睨,甚至學校門衛、食堂的炊事員都對你施以眼色。學校就是這樣,只要一個教師的言行不合定制,他就會成為一個“危險”的人。在校長負責制的語境下,往往校長個人的思想就是學校的思想,一個普通教師的思想要么是附庸要么是異端,很少看到大道當風、不改初衷吟唱自己靈魂之歌的真正的思想者型教師存在。
我們常說要“解放思想”,事實上真正無拘無束地放膽思想很難做到。你知道嗎?一個思想者型教師在報紙、雜志、網絡上發表了令人尊敬的思想時,他的觀念于人醒醐灌頂,他的聲名于人亦如雷貫耳,可是,他也許眼下正過著糟糕的生活,他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游離于學校主流生活之外。其實,衡量一所學校、一個校長的標準很簡單:有時只需要看看它(他)在多大程度上容忍和善待了思想者型教師,學校系統有沒有給非議預留程序,有沒有真正地廣開言路讓教師建言獻策……如果有,那么這所學校至少是有希望的學校。因為正是那些看起來令人不那么“舒服”的思想改變了學校,經由它的澆灌,蒼涼無垠的荒原變成了精神成長的廣袤綠洲,學校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滋養,學校給人的感受是一片葳蕤,生機勃勃。
還得說一說思想者型教師的文字。如果沒有文字來表述其思考成果,思想者型教師是不會存在的,他只能通過文字載體去感悟教育世界形形色色的現象,以求獲得真意而直達本心。正是文字使思想者型教師得以達成和提升自己的思考水平與道德境界。當然,外部世界也正是通過文字去判定“思想者型教師”的存在的。思想者型教師思想的過程如此辛苦,所形之文字價值幾何?撰文出書所得的版稅或稿費,其實是出售思想的回饋,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思想者型教師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果說我們的出版制度能夠讓思想者型教師通過燃燒文字獲得溫暖,過上體面的生活,那當是莫大的善事——這會從源頭上避免這部分教師精神上的失魂落魄——一個人物質生活的潦倒最終將導致精神面貌的衣冠不整。可惜,我們國家至今實行的是30年前的低稿費制度,在國家級報刊發表一篇千字文所得不過100元人民幣左右。目前全國各行各業的自由撰稿人已不足千人(中國的大熊貓總數還有1750多只呢),思想者型教師欲以文字改善生活勢比登天,情如煉獄。
我們固然可以說“有問題的教育”會成為思想者型教師的溫床,但并不是所有感受到教育問題存在甚或對其痛徹心扉的教師最后都成了思想者。許多論學識、修養和智力等本該成為教育思想者的教師雖終懷郁憤,卻也只能依賴現實體制所給出的條件生存,只能按照世俗允許的面目出現在俗世之中,結果,自己“識時務”的選擇無情地狙殺了自己的才華。在外人眼里或許你我都是這樣的教師——平平庸庸地度過坎坎坷坷的一生的教師。我們或者放棄了思考,享受了“豬玀的幸福”,或者做了別人思想的附庸,滿肚子都是解釋和延伸別人思想的“闡述性知識”……
思想者型教師聽命于內心理性的召喚,不回避當今時代尖銳的教育問題,他總是熱情洋溢地抒發他的感受。他的思想向人們展示了未來的教育圖景,盡管它還很渺茫,盡管它還在大部分教育人的心目中處于蟄伏狀態,但是,它令人振奮,令人欣慰。這已經是無與倫比的價值了——我思故我在,他們就是自身價值的尺度。
思想者型教師的靈魂之殤當視為一個時代的巨痛。只有當思想者型教師成為學校座上高朋的時候,成為教師追棒對象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才真正具備了超越現實生活、療救自身療救社會的功能。這種期盼,無疑需要一種堅忍的耐性。
(作者單位:江蘇新沂市教育局)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