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長的管理論壇
編輯手記張君是一位從教學一線成長起來的幼兒圓圓長。二十多年的幼教生涯使她領悟到幼教工作的真諦一一“愛”和“付出”。因為愛,她創立了“團結求實、創新發展”的園風,“熱心、精心、耐心、全心”的教風和“好學、活潑、善思、求真”的學風;因為付出,她取得了許多引人注目的成績一一所在園是蘭州軍區示范幼兒園、甘肅省首批示范性幼兒園:個人也先后獲得“全軍優秀教師”、
“甘肅省第一屆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并有近三十篇文章在國家級及省級刊物上發表。
近年來,我園不斷提升辦園理念,抓住以人為本這個核心,以搭建和諧環境為平臺,激發和調動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為實現教師個人與幼兒園共同發展而實施了一系列管理活動。
一、以人為本,構建活潑向上的和諧人際環境
營造改革用人機制的氛圍,讓“雙軌制”人員和諧相處:本著用美好的前景吸引人、用優厚的待遇留住人、用真摯的情感溫暖人、用團結向上的精神鼓舞人的理念,以品德、知識、能力、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向社會公開招聘充實教師隊伍,明確從社會招聘人員是軍隊人事制度變革的方向,以此促進兩種用人體制的教師和諧相處、共同成長。
營造教育監督氛圍,讓教師的思想道德升華:一是領導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二是建立健全民主監督機制,推行園務公開制度,保障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三是建立師德、園風監督機制,設立師德、園風監督電話、園長信箱、定期問卷調查等,開通幼兒園網絡平臺,與家長互動進行交流,接受社會和家長的監督。
營造自我管理的氛圍,讓教師的才能盡情釋放:在實踐中,一是建章立制,明確園領導、教學班組的管理定位和職責,把責任細化量化,分解到各管理層和每位教職工:二是建立激勵機制,制訂保教工作、教科研工作獎勵辦法,并把職業道德、保教質量、教科研成果、技能技巧、獲獎情況作為職稱晉升的量化指標及評功評獎的重要條件,激發教師爭先創優的積極性。
二、以人為本,構建積極進取的人文精神環境
實施“四大工程”為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提供機會,一是普遍提高工程,教師在3 5年內通過有計劃的在職學習普遍提高一個學歷層次;二是青年教師的“135”工程,即,凡是新來的教師“一年入軌,三年成熟,五年以上成為骨干”;三是特長工程,根據辦園特色的需要,有目的的選送有相關方面專長的教師進行專項業務技能的學習,使每位教師各具所長,并且能將特長應用到教育教學之中。同時,我們新建了教師電腦室、配置園內局域網、裝備數字電視系統、擴建圖書閱覽室等,盡可能地為教師們提供必需的物質條件。
三、以人為本,構建不進則退的創新發展環境
創新是一個單位不斷發展的動力,我們則是通過構建不進則退的創新發展環境來實現這一目標的,即:通過創新理論學習,激發教職工創新欲望,增強創新信心和勇氣:在教育教學中形成濃厚的、寬松的有利于教師個性發展的學術氛圍;創立創新人才評價和工作評估機制,使一切有利于幼兒園發展的創新愿望得到尊重、創新活動得到支持、創新才能得到發揮、創新成果得到肯定;堅持將教科研工作作為重點,帶動全體教師積極投身到教育科研的領域。我園承擔的“十一五”課題——《甘肅民間美術在幼兒園的開展和運用研究》圓滿結題并獲得國家級三等獎,發表教師論文100余篇、教案200余篇,教學課件60個。
總之,在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中只有領導為教師構建起一個被尊重、被關懷的人文環境,教師才能從心底里為幼兒搭建起一座健康向上的精神及物質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