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當前高職院校《電子工藝設計》教學中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對教學方式改革進行了闡述,提出了將傳統教學方式和項目驅動教學方式結合起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電子工藝設計:傳統教學法;項目驅動
中圖分類號:G423.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4-0165-01
一、引言
“電子工藝設計”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也是學生在電子技術方面實訓性質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涉及現代電子安裝工藝技術,是工程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在高職院校里,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要掌握分立和表貼電子元器件、印制電路板設計與制作、傳統焊接技術、回流焊接技術、波峰焊接技術、電子產品的裝配和調試等常識。通過學習,學生能夠很直觀的跟蹤學習先進的電子制造技術,使學生具備生產工藝設計、生產工藝管理、設備維護、產品分析、產品檢測等相關職業能力。也就是說高職的高等教育性質決定了學生對“電子工藝設計”課程的掌握情況直接關系到其就業能力。本文以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計算機系應用電子專業“電子工藝”課程為例,探討了如何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電子工藝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模式探索
(一)實施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可行性
對于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都有一個學生共同點。即:排斥傳統教學模式,喜動手不善學習理論。由于項目驅動教學法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以單純知識講解,以考試結果考核教學效果為主的教學局面,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更加主動,因此收到廣大教師的贊許,也收到學生的歡迎。項目驅動教學法也就是以項目為驅動,根據項目完成一定工作任務,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在完成項目的同時掌握知識和技能,同時完善了動手能力。
但是項目驅動教學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實現項目教學必須具備幾個條件,要有合適的項目,要有完善的實驗設施,還要有雙師型教師。具備了這些條件,項目驅動教學法才能真正實現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在實際操作起來仍然會有一些難度,我們在選擇項目的時候,根據教學內容盡量覆蓋課程的主要內容。比如選擇一個完整的電子產品作為教學項目,學生在操作的時候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的學生理論基礎相對薄弱一些,如果前期課程掌握不足,遇到問題以后學生就會容易有挫敗感,打擊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一部分學生在完成項目的時候有消極情緒。這時傳統教學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二)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劣勢
傳統教學是按照“教學練”的方式展開的,它給學生帶來的是更豐富更基礎的知識,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知識結構與體系,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集中,并促進學生與教師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師監控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隨時調整進度來彌補學生的個體差異。但是傳統教學方式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只注重知識的傳授,不注意能力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當今社會中,不利于學生快速的融入就業崗位,因此,我們必須把教學方式加以改革,使學生既可以掌握堅固的理論知識又可以掌握過硬的動手能力。因此就需要將兩種教學方式結合起來。
(三)將傳統教學與項目教學相結合
將兩種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即:傳統教學與項目實訓結合起來。這種方式有這非常重要的優點:第一,它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不是純粹靠實踐經驗,在可以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學生可以舉一反三。第二,它能大大增強課堂的信息量,學生在學習理論的時候想著怎么樣放到實踐中檢驗,在實訓中又可以驗證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第三,它能使學生在融入社會時有更大的后勁提升自己,而不僅僅是局限在流水線。這樣學生既可以邊學習理論邊投入到實踐中。這時,是學生為主體,項目為中心,以能力訓練為主線,自主學習;教師為主導,是輔導者、管理者、咨詢者
進行教材講授,課后練習拓展,并在學習一段時間以后進行項目實訓,圍繞項目任務書,實驗技能訓練。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必然深刻感受到理論學習的必要,使學習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學習效率顯著提高。
(四)實現兩種教學方式結合的關鍵
(1)雙師型教師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一
實施教學的主題是教師,因此對兩種教學方式的結合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只有這樣才可以解決學生在課堂中和實驗室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完善的實訓實驗室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之二
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并檢驗理論的正確與否都是實訓,因此,需要完善的開放的實驗場地、設施以及項目資金的配套。只有這樣,學生的實訓過程才能順暢,才能真正實現傳統教學與項目教學的相結合。
三、結束語
在《電子工藝》課程教學中要始終將學生的未來貫穿于課程教學改革的全過程,要從長遠來看,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學生動手技能,在工作中得心應手,也要有后續提高自己崗位的能力。即: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實踐技能。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理論教學,也要引進項目教學。將兩種教學方式有機的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蔡建軍.電子工藝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機械職業教育,2004,10:42-43.
[2]李文芳,李偉.應用型高校電子工藝課程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高校理論研究,2010,28.
[3]周洪強.電工電子實習課程的改革和探索[J].麗水學院學報,2008,30(2):85-86.
[4]張新安,熊文元,包本剛.電子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驗[J].實驗室科學,2009,6.
[5]劉飛天.高職類“電子產品工藝與管理”課程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