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先生:
你好!我們班主任肖老師上課總是不叫我回答問題,總是叫其他人,是不是不想讓我吃到巧克力呢?上課回答問題能得一個小星星,十個小星星能換一個巧克力。其他同學都可以吃到巧克力,我很郁悶。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饒晨茜
晨茜:
你好!你一定很喜歡吃巧克力吧?啾啾先生理解你郁悶的心情,只是不贊成因為老師沒有讓你回答問題就不開心啦。古人教導我們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就是不要因為得到了什么東西而得意,也不要因為沒得到而不高興。我們現在學習知識,
是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基礎;我們回答問題,是告訴老師我們已經學會了這個知識點。老師的獎勵,能得到當然好,如果老師偏愛其他同學,那我們也不必為此郁悶,你可以用更好的成績來告訴老師你學得非常好!
講一個古人的故事吧。大書法家王羲(xi)之的兒子王徽(hui)之,有一天大半夜,可能是餓醒了,想吃夜宵。打開窗,他發現雪夜就跟白天一樣,原來下了好大一場雪。看著雪景他就背詩玩,背著背著,就想他的朋友戴安道會在雪夜做什么。這時夜宵已經做好了,王徽之也不吃,讓人趕緊準備好小船,他要趁著小河還沒結冰出門。他和他的跟班一起用力劃船,劃啊劃,劃到天亮才到戴安道的家門口。王徽之卻沒去見他的朋友,而是直接回家了。人們覺得王徽之太奇怪了,就問他為什么到了戴家門口都不進門。他說他是“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意思是說自己正好有興致出門,現在已經盡興了,也就沒必要見朋友戴安道了。
晨茜,不知道你理不理解王徽之,啾啾先生是很贊賞他的態度的。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是為自己而活的。學習也是這樣。回答老師的提問,自己能回答,有興致就舉手,至于老師有沒有點到自己,有沒有獎勵,那是老師的事了,自己其實是不必太在乎的。如果你很喜歡吃巧克力,那就讓媽媽買一盒吧,不過要注意愛護自己的牙齒哦!祝你開心!
啾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