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黑蘋果”?
現在大部分的青年學生和青年白領缺乏社交,除了自己的同事、同學和同鄉,在社會上沒有說得上話的朋友。他們局限在單一的空間內刻板行動,對社會缺乏應有的感知和洞察。但也有這么一小群人,他們比一般青年更具社會意識,是創業、公益、社交等社會實踐活動的核心。在青春年代,他們把自己訓練成了高度社會化的人。如果我們把一般青年比作青蘋果,把具有豐富社會經驗的人比作紅蘋果,那么他們就是我們所說的黑蘋果。黑蘋果是青蘋果向紅蘋果的過渡,而又比紅蘋果更富有激情和活力。他們葆有自己的個性與夢想,他們是高度社會化的青年。
“黑蘋果青年”項目于2010年由零點青年公益創業發展中心發起,旨在推動青年社會參與(Youth Social Engagement)這一新的公益理念。
大學生黑蘋果
顧昊全加入黑蘋果青年項目,緣于他參加“黑蘋果高管一日助理”的活動。
2010年顧昊全大四上學期,零點調查公司總裁袁岳到他所在的學校上海師范大學做宣講會。在那次演講中,袁岳分析了“金磚四國”(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的未來發展趨勢,引起了顧昊全的興趣。他關注袁岳,從而關注到了黑蘋果青年,發現里面有一個項目叫“高管一日助理”。這個活動鼓勵企業高管在自己方便的時間,向一位大學生開放當“一日助理”的機會,讓該學生跟隨企業高管,完成一天的觀察與工作見習。顧昊全當即在申請系統里注冊了自己的信息,并成功申請到了跟隨袁岳工作一天,當他一天的“一日助理”。
顧昊全清楚地記得那天是2010年7月1日,早晨8點,他就隨袁岳進入錄音棚陪袁岳錄制宣傳片;中午,他跟著袁岳參加了一個電影制作公司董事長的午宴;下午3點,他又同袁岳一起去了“雷勵中國”(全稱上海楊浦區雷勵青年公益發展中心,于上海楊浦區民政局正式注冊的公益組織,致力于青少年發展的教育型公益機構,也是雷勵國際在亞洲的第六個獨立社區)參加籌款活動。
令顧昊全印象最深的是,午宴結束之后到下午的籌款活動之前有一個空檔時間,袁岳到咖啡館,顧昊全隨同。在這段時間內,顧昊全跟袁岳談了一些自己即將要面對的畢業、就業的想法,袁岳則幫顧昊全分析了上海、江蘇地區的大學生特點,他說,這一帶的學生大多數愿意進入世界500強企業,然后過一種按部就班的生活;而廣州、浙江地區一帶的大學生則更多愿意自己創業,想要自己做一番事業。袁岳的這一番分析令顧昊全有茅塞頓開的感覺,雖然袁總并沒有直接給他提出建議,但卻令顧昊全在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時,有了更開闊的視野和全新視角。
通過這一天的“一日助理”活動,他對黑蘋果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產生了向更多大學生推廣黑蘋果理念的意向。于是,2011年7月他一畢業,即成功申請成為了“黑蘋果青年”中的一員。
白領黑蘋果
黑蘋果青年分為“大學生黑蘋果”和“白領黑蘋果”,每個項目之下都有自己子品牌。在“大學生黑蘋果”下有公益創業、大學生實習聯盟、青年社會訪問、青年概念設計、高管一日助理等活動;在“白領黑蘋果”下有個著名的黑蘋果四季會,是以“春風、夏花、秋月、冬雪”四季主題命名的系列大型社交活動,每季活動都會有不同的主題。
在過去的“冬雪會”活動里,都是以“閃聚”的形式出現的。
白領黑蘋果閃聚活動,是一種創新型社交方式,以“主題閃聚”+“社交倍增”的模式展開。活動通過線上征集白領熱議或感興趣的話題,以熱點話題為主打,開展系列“主題閃聚”活動。比如,第一次閃聚活動有10名陌生白領參與,那么下一次聚會時,上次參與活動的10名成員每個人都可以再帶來1位自己的朋友,這樣,這次的閃聚活動就會有20個人參加。通過這種形式,不斷介紹朋友參與活動,達到“社交倍增”的目的。
顧昊全介紹說,如果活動積累到一定人數,無法再一起參加活動,就可以分裂出去,形成一個新的活動群體。事實上,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屬性,這種分裂有時不用等待你組織,就會自發地分裂出去,而這種創新型的社交模式在迅速結交新朋友的同時也可以起到鞏固自己原有社交圈的作用。
2012年1月20日晚7:30,在上海河南中路的某咖啡廳,12名白領因冬雪會閃聚首度結識。大家就“PK領導”這一話題,抒發工作苦惱,匯集眾人智慧解決工作困擾,探尋自己的最佳職業發展道路。
活動以一個簡單的破冰游戲“記住你”開始:第一個人介紹自己是誰,職業和愛好是什么。從第二個人開始,自我介紹時需要先把前一個人的信息復述一遍,依此類推。游戲玩到最后,沒帶名片的孫先生熟練地將前十幾人的信息一一道來,令在場的每位都佩服起他超強記憶力。就這樣,在場原本陌生的白領們迅速結識。
當你的老板無法做出明確決策時,你該如何表現?HR楊小姐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以前的老板就是一個舉棋不定的人,往往每天都會有不一樣的決定。因此每次需要老板做決定的時候,我就給老板2-3天時間思考,讓老板想清楚。”另一位既做老板又當員工的談小姐,則和大家交流了身為老板的想法:“從老板的角度說,我們不下決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可能是為了更大的利益,也可能是考慮到某些因素。但有一點,我們也希望員工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事事都等待我們做決定。”談小姐的一番話讓大家理解了老板的想法,幫助他們在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
活動還就“如何與同事相處”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不同工作領域的白領都談了自己的想法,也都從別人的分享中得到啟發。而下次聚會,他們都將會再帶來1位自己的朋友,令他們的社交圈成倍地增長,這正是越來越宅的白領青年群體們迫切需要的。
做一個高度社會化的人
顧昊全目前是黑蘋果青年的一名項目官員。在大學時期,他就熱情地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還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做老師,幫助這家培訓機構拓展成立了一間培訓分部,至今一直運營良好。因為高度認可黑蘋果的理念,考慮到自己還年輕,他想對自己進行更加系統、專業的職業訓練,所以就選擇了黑蘋果。
黑蘋果青年作為一個公益項目,相當于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供大學生和白領們隨著某個項目的需要而恣意舞蹈,而顧昊全和他的同事們,作為不同項目的負責人,則需要搭建好這個平臺,好讓青年朋友們舞得痛快。
2011年10月到11月間,顧昊全在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奉賢校區組織了3場有關職場發展的宣講會。每場宣講會都有5名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到場宣講,3場則到場了15名HR。能夠發動這15名HR到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學校地處奉賢區,距離市區比較遠;第二,給大學生們做宣講會,只能是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里,而HR們都有工作;第三,因為是公益活動,顧昊全無法給HR們發車馬費和講課費。然而,即便如此,顧昊全仍然盡力發動身邊的資源,與他們分享黑蘋果的理念,吸引他們加入進來。最終,他成功地舉辦了活動。
開展黑蘋果青年項目,不僅需要吸引企業的資源,還經常要跟政府不同的部門打交道,取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對于這一點,顧昊全的心得是,政府部門的工作方式更嚴謹、謹慎。比如,向企業做宣講時,他們喜歡的展示方式是PPT(Power Point簡稱),而政府部門更喜歡文字描述的WORD文檔。這些,都是顧昊全從工作中邊做邊學到的。
黑蘋果的核心理念是,讓青年成為一個高度社會化的人。在“黑蘋果青年”這個群體里工作的,有項目官員,有志愿者,有實習生,參與的則有大學生和白領,無論是為之工作的人,還是參與其中的人,他們要么已是“黑蘋果”,要么正走在成為“黑蘋果”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