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的小伙子吉米是個地道的武術迷,他對中國武術的喜愛可不僅僅限于欣賞“拳腳功夫”,博大精深的武術文化他還有很多沒弄清楚呢!
中國武術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武術源于我國遠古祖先的生存活動和生產勞動。
人類在狩獵活動中,使用木棒、石頭等戳、砸、掄、劈,這些擊打技能為武術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到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武術漸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商周時期,練武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太極學說還為武術奠定了哲學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武術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出現了許多制劍師和劍術家。
漢代,首次出現了“武藝”這個名稱。漢武帝時盛行角抵、擊劍。佩劍成為風尚,“漢自天子至百官無不佩劍”。
明清時期,武術建立了完整的體系。到了近代,武術成為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現在,中華武術更是中國的國粹,揚名世界。
中國武術門派和拳術枝繁葉茂,對不上號呀!
在中華武術中,門派眾多。其中,少林、武當、峨眉等家喻戶曉。
少林拳法剛健有力,硬打快攻。少林武術以禪入武,習武修禪,因此又被稱作“武術禪”。
金庸的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個叫張三豐的,被人稱作武林的泰山北斗,他是武當派的開山始祖。
李白寫過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說的是古老秀麗的峨眉山,那里是峨眉派的發祥地?!抖朊既V》里說“五花八葉扶”,是指峨眉派里包含了很多派別和拳法。
電影《葉問》中提到的“詠春拳”,則是南拳中的一種,中國著名的武打明星李小龍曾跟隨葉問系統地學習過詠春拳呢!
看來,中華武術內容包羅萬象,各具特色,想“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可不容易??!
中華武術的魅力不僅僅在于招式和威力,更在于武術所蘊涵的“武德”可以磨煉人的性情,鍛煉人的品格。同學們,讓我們和吉米一起感受中華武術的巨大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