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荒淫兇殘,殺害了忠臣伍奢和他的兒子伍尚,伍奢的次子伍子胥逃往吳國,在吳國結識了公子姬光,并幫助姬光取得王位。
1.伍子胥原是楚國的將領,可是他的父親和兄弟卻被楚平王殺害了。滿懷報仇之心的伍子胥逃奔到吳國,靠吹簫賣藝,乞討為生。
2.那時,正是吳王僚即位的第七年。照當初吳王壽夢留下的“兄弟輪流傳位”的遺言,王位本該傳給公子姬光的,可是僚在他父親死后,竟自立為王。
3.姬光一心想奪取王位,但看到滿朝文武都站在吳王僚的一邊,也無計可施。于是,他結交當地的一個小官被離,托他留意人才,尋訪豪杰。
4.這天,被離從大街走過,恰巧,伍子胥吹著簫迎面走來。被離聽那簫聲十分凄涼,又仔細看了看伍子胥的相貌,覺得很不尋常,心想:聽說楚國伍子胥過昭關逃到這里,大概就是這個人吧!
5.于是,被離把伍子胥領到家中,問道:“聽說楚平王殺死了忠臣伍奢,他的兒子伍子胥逃到吳國來了,莫非你就是?”
6.不料這事卻被吳王僚的耳目知道了,吳王僚立刻派人來到被離家,要他把伍子胥領到宮中去。
7.吳王僚和伍子胥說古論今,知道他很有才能,便拜他為大夫。
9.伍子胥很得吳王僚的信任。沒幾天,復仇心切的伍子胥就吳楚兩國的關系現狀、吳國的應對政策作了詳細的分析,強烈建議吳國興兵伐楚,并愿意充當先鋒。
10.吳王僚同意出兵伐楚。姬光知道后,進宮勸諫吳王僚說:“這是伍子胥為了一己私仇,要動用吳國的軍隊為他復仇。伐楚不論成敗,伍子胥都出了口氣,但我們吳國不能這么草率?!?/p>
11.吳王僚冷靜想想,認為伐楚的時機的確尚未成熟,便收回了伐楚的決定,并對伍子胥產生了看法。伍子胥大為失望,姬光暗暗高興。之后姬光多次在吳王僚耳邊說伍子胥的壞話,吳王僚對伍子胥的印象更差了。
12.伍子胥盼了幾天,不見吳王僚出兵,后來才慢慢知道了原因。他覺察出這是姬光想奪取王位,怕自己幫助了吳王僚,才故意這樣做的。于是,伍子胥便向吳王僚請求辭去官職。
13.吳王僚沒有挽留,將山陽一百畝田地賜給伍子胥。伍子胥悶悶不樂,一路趕到山陽。
15.姬光說:“只為吳王僚不該占我的王位……為了復位,我請被離招收人才,給我出謀劃策。不想吳王僚逼著把你要了去。我想,只靠先生一人還不能成事,還請先生推薦幾位。”伍子胥就把專諸介紹給了他。
16.專諸平生行俠仗義,不畏強暴,他這時在街上替人殺豬,見遠處來了車馬,正要躲開。伍子胥在車上大喊:“專諸不要走,伍子胥在這里!”
17.從此以后,姬光對專諸禮遇有加,平等相待。專諸很認同姬光的政治主張,對姬光的禮遇非常感激,愿意執行刺殺吳王僚的重任。
\18.伍子胥得知吳王僚有一個嗜好——吃烤魚,于是便設計了一套刺殺吳王僚的周密計劃。
19.專諸去太湖邊學習制作烤魚的本領。經過三個月的勤學苦練,專諸做得了一手好魚,并成了太湖邊小有名氣的廚師。
20.為了保證吳王僚被刺死后姬光能順利地接過政權,需要提前將效忠吳王僚的軍隊和親信盡可能地抽調出去。剛好楚平王死了,伍子胥在悲嘆不能手刃仇敵,親自為父兄報仇的同時,意識到政變的良機來了。
21.一日,姬光問子胥:“如果吳王僚派我去領兵,怎么辦?”子胥說:“公子可假裝跌傷了腿,然后推薦掩余、燭庸為將,再薦慶忌去聯合鄭、衛兩國,一起攻打楚國?!?/p>
22.伍子胥道:“吳王僚好大喜功,只要說動他派季札出使晉國去通好,他一定會答應。等季札回來,你已殺了吳王僚,王位已定,還有什么可說的!”姬光不禁跪在地上,向伍子胥拜了幾拜。
23.第二天,姬光一步一拐地去見吳王僚,說了攻打楚國的許多好處。吳王僚聽了十分高興,問他派什么人去才好。
24.吳王僚看看左右,決定派掩余、燭庸兩人。姬光連聲說:“大王派得好!派得好!”
25.姬光趁這個機會,又說:“楚兵強壯,可派慶忌聯結鄭、衛兩國,合力攻楚。再派季札到晉國去通好,大王的霸業不怕不成功?!眳峭趿怕犃耍桨l高興。
26.掩余、燭庸、慶忌、季札一個個地走了。這時,姬光召伍子胥來商議。子胥問:“你叫專諸刺吳王僚,可有鋒利的匕首?”姬光說:“有。我家有一柄魚腸劍?!?/p>
27.姬光拿出魚腸劍,伍子胥一看,那劍形狀短狹,寒光閃閃,不禁夸道:“好劍呀,好劍!”
28.姬光把專諸召來,說:“吳王僚的兩個兄弟打仗去了,公子出使了,這正是下手的時候。”說著,就把魚腸劍交給專諸。
29.第二天,姬光進宮去請吳王僚說:“家中從太湖邊招了個廚子,烤魚很有一手,臣不敢獨享,特地請大王去嘗嘗。”吳王僚高興地答應了。
30.姬光回到家里,一夜未合眼。第二天早上,他指揮士兵埋伏在暗室,又令伍子胥領一百個勇士,在外接應。
31.將近中午,姬光又派人去請吳王僚。吳王僚走進后宮,對他母親說:“姬光今天請我去吃魚,大概不會有壞意吧?”母親勸他不要去。
32.吳王僚怕有意外,便裹上用獸皮制的堅韌衣甲,裹了三層,外罩袍服,又帶了一百多個士兵。從王宮到姬光家,沿路站滿了士兵,戒備十分森嚴。
33.姬光把吳王僚迎到堂上,拜見之后,入席坐下。堂上堂下,左右兩旁,站滿了吳王僚的衛士,一個個持戟舉刀,不離左右。
34.姬光站在席前,舉杯向吳王僚敬酒。廚子跪在一旁,高舉菜盤,膝行向前送菜。
35.忽然,姬光俯下身子,用手握著腳踝,皺著眉頭,好像十分痛苦。
36.吳王僚見他緊皺眉頭,問道:“你怎么了?”姬光道:“大王,臣前日墜車傷腳,現在還未痊愈,因此只得失禮少陪……”
37.姬光走后,專諸端了一條大魚上來。幾個衛兵把他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了一遍,換了衣服后才放他上去。
38.專諸膝行到吳王僚面前,剛把那盤魚放下,說時遲,那時快,他從魚肚里抽出魚腸劍,猛地向吳王僚胸口刺去。
39.劍穿過三重皮甲,直刺進吳王僚心窩。吳王僚大叫一聲,立刻斷了氣。一百多個衛兵一起擁上來,一陣亂刀砍死了專諸。
40.姬光躲在暗室里,知道事情成功,便領著士兵從后堂殺出來;大門外,伍子胥又領著人殺進來。那吳王僚帶來的衛兵,死的死,傷的傷。
41.伍子胥帶著士兵,保護姬光上了朝堂。姬光對大臣說:“今日的事情,不是我要貪位,實在是吳王僚不服從先王的命令?,F在我權領王位,等季札回來,讓給季札?!贝蟪籍斨?,沒有一個敢多嘴的。
42.季札回來后也沒有和姬光爭奪王位,姬光便自立為王,號“闔閭”,封伍子胥為行人(外交官),敬為上賓;封專諸的兒子專毅為上卿;被離因舉薦伍子胥有功,封為大夫。姬光又散財物救濟百姓,安定人心。
43.一日,闔閭對伍子胥說:“我要強國圖霸,不知先生有什么主意?”伍子胥道:“大王要圖霸業,先要筑城郭,設守備,整頓內政,操練兵馬?!标H閭點頭稱贊。
44.伍子胥在姑蘇山東北三十里,替闔閭建造了一座大城。這城周圍四十七里,共開八個門。
45.大城筑好后,伍子胥又把闔閭從梅里(今無錫東鄉)迎來。闔閭便在這里建了國都。
46.遷都后,伍子胥見闔閭沒有出兵的意思,便和伯嚭來見他。伍子胥含淚道:“大王的禍患已除了,城郭也筑好了。我的仇不知何時才能報???”
47.闔閭說:“我想替你們出兵伐楚,可誰為將呢?”兩人忙齊聲回答,請求派遣。
48.闔閭猛然想起,他們兩個都是楚國人,如果報了父仇,肯定不會再幫助吳國,便不再說下去。
49.伍子胥看出闔閭的心思,說:“大王莫不是怕楚國兵多將廣,打不過?臣舉薦一人,保管打敗楚國。”
50.闔閭心中高興,備下了黃金十鎰,白璧一雙,要伍子胥立刻到羅浮山去請孫武。
51.伍子胥上了羅浮山,見過孫武,拿出黃金和白璧,說:“吳王久仰先生精通韜略,派我禮聘先生下山,請先生不要推辭?!?/p>
52.孫武應允,隨伍子胥一同下了山。兩人到了吳都,見了闔閭。闔閭對孫武說:“先生辛苦了,久聞先生兵法有鬼神不測之機,愿請指教。”
53.孫武把十三篇兵法獻上。闔閭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字,便讓伍子胥給他朗讀一遍。伍子胥念得抑揚頓挫,一字不漏,闔閭聽得入神。
54.等那兵法念完,闔閭大喜,便拜孫武為大將,伍子胥、伯嚭為副將,領兵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