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僅僅因為個頭比較大,它才是曾經的它,后來出色的隨意蹲伏彈跳,促使它成為跳獵犬。
如今敏銳的嗅覺,讓它成為一名出色的緝毒犬。
優秀的獵者是經過時間歷練出來的,也許有天它不再需要狩獵,但優越的品質依然會讓它成為另一個高手。
個頭最大的那個
English Springer Spaniel的中文翻譯是英國激飛獵犬,也有人叫它史賓格(Springer),主要用途是驚起獵物。史賓格起源于19世紀,是同時期大多數西班牙獵犬的祖先,也是其中身材最高的。19世紀早期,史賓格犬和可卡犬經常出生在同一個犬窩中,大小是唯一可以區別它們的因素。
1880年,美國獵犬俱樂部成立,其工作是按犬的大小來進行分類,任何超過12.70千克的犬都被歸為史賓格犬。1902年,英格蘭養犬俱樂部承認英國史賓格犬為獨立的品種。
盡管在美國一些史賓格犬早就被用于狩獵,但直到1924年英國史賓格犬野外狩獵測試協會成立時,它們才更好地被認識。在開始野外狩獵測試之后3年(1927年),英國史賓格犬野外狩獵測試協會又變成了英國史賓格犬俱樂部。
這個協會進一步開展了英國史賓格犬的展臺展出和野外狩獵測試工作。這一品種在工作犬和展示犬之間的區別逐漸明顯,前者體形較短并更結實一些。美國養犬俱樂部的英國史賓格犬標準形成于1927年,并于1932年第一次修訂,該標準盡可能按照它的自然培育能力來制定,即它是一種獵犬,經過訓練后可以做要求它做的工作。該協會還每年舉行一次野外測試,通過測試向公眾演示了這個品種作為射獵犬的良好表現。隨著其它獵犬的發展而引起獵犬激烈的競爭,要求它們必須能迅速地搜索地面,而且經良好訓練后,能按照信號或命令執行交給它們的任務。
跳獵高手
英國史賓格犬身體緊湊結實,斷尾。它們被公認為是優秀的運動犬,也就是說,它們不能變成骨沉重和矮胖的體形,這樣才會在狩獵中保持敏捷的動作。之所以叫激飛獵犬,就是它們有激起和尋回獵物的本領。
它們因為可以隨意蹲伏彈跳,把獵物趕到空地由獵人處理,而得來“跳獵(springer)”這樣的名字。對于單獨徒步的獵人,它是獨一無二的獵伴,尤其適合在樹林和沼澤地一帶進行單槍匹馬的狩獵。這種犬的精力旺盛,不但在彈跳方面高“犬”一等,在地面搜尋的功夫也有兩把刷子。
17世紀有篇文章《獵鳥藝術》(Art of Fowling)寫道,“搜尋,是長毛垂耳獵犬最完美的特色。”以實用主義的觀點來說,這種嗅覺超級敏銳的犬,無疑對捕獵任何長有羽毛的獵物都會有股狂熱,也就是說,它可以不眠不休地狩獵,深入鳥群秘密藏匿的荊棘叢中,將它們驅趕引出。一旦鳥群飛出,它便停止動作,等待獵人舉槍射鳥;獵人一聲令下,它再沖向前去將獵物銜回。當然,指引和搜尋是它們最拿手的本行,但它們也是很好的水上犬,滑水、潛水和游泳等,都難不倒它們。
根據史載,它們是所有長毛垂耳犬的祖先。19世紀初葉,它和可卡犬同樣,唯一的不同是大小和重量,如果體重超過28磅,就叫做英國跳獵犬。后來,它才被正式界定為單獨的品種。當可卡犬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家犬時,英國跳獵犬仍然活躍于戶外,扮演狩獵能手的角色。
國教的成立
每一個犬種也許都有些軼事增添了它的傳奇性,史賓格也不例外,其中之一是它和教宗的故事。有人說,英國教會的成立是由一只長毛垂耳犬所促成的。亨利八世派遣維特歇爾爵士(Lord Wiltshire)出使羅馬,請求教宗批準他和王后凱薩琳(Caterine of Aragon)離婚。抵達羅馬后,爵士被帶領晉見教宗。在他正要下跪親吻教宗的腳趾時,教宗為了方便爵士的吻禮,就抬起腳來,然而就在這時,爵士身旁忠心耿耿的長毛垂耳獵犬卻以為教宗要踢它的主人。于是乎,膝蓋一彎,雙腿一蹬地往上跳,一口咬住了教宗的腳趾。
14世紀初的嘉斯頓爵士(Count Gaston Defoix)在寫到這種長毛垂耳獵犬的天性時說:“它們愛它們的主人愛到極致。”此外,英國跳獵犬對某些事物有特別的恐懼癥:它們會撲向戴著一頂奇怪帽子或是噴有怪味香水,行徑詭異的人,而這些所謂的怪異全憑它自己的感覺。不管是不是它從主人臉上的表情感到教宗對主人產生威脅,還是它對教宗的打扮或帽子不滿,真正的原因我們大概永遠猜不透。然而,維特歇爾爵士只能返回英國,告訴亨利八世,他沒有辦法得到教宗的首肯,原因或許是因為他的狗咬了教宗的腳趾。此事之后,亨利八世和王后的婚姻沒有辦法離成,但卻使英國和教廷正式分手,另立了英國國教。而這一切,都可以說是拜這只盡忠職守的成員所賜。
史賓格犬:
嗅覺靈敏度高,興奮度高,敏捷度高,服從性好,非常有靈性,待人友善,體型中等。這樣的特點有助于管理,適當的訓練可讓主人在野外方便控制它,具有多種用途。由于它嗅覺敏銳,在搜毒訓練中聯系氣味快,搜索利落,反應果斷,現多作為緝毒犬。奧運中的安保犬、地震中的搜救犬、機場緝毒犬和搜爆犬,其中都有史賓格的身影,并且它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另一個分支
史賓格在國際上的區分為英國史賓格和威爾士史賓格。威爾士史賓格是從英國史賓格中分出來的一個犬種,剛開始兩者作為同一個犬種出賽,但后來威爾士史賓格被確立為一個獨立的犬種。
威爾士史賓格要比英國史賓格小一些,威爾士史賓格的標準肩高是18-19英寸,而英國史賓格是19-20英寸。而且顏色也有區別,威爾士以紅色和白色為主,英國史賓格有很多種顏色,包括黑色、藍色、三色等。
威爾士史賓格犬,英文名:Welsh Springer Spaniel。它是一種獨特和起源古老的犬,它的名字由狩獵方式衍生而來。威爾士史賓格犬19世紀早期在美國流行,1906年被美國養犬俱樂部正式承認。1914年,第一頭被引入美國的“費克諾夫特·包羅”和另外5只犬被登記。然而1926到1948年間,沒有威爾士史賓格犬被美國養犬俱樂部登記。許多人認為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沒有一只威爾士史賓格犬存活下來。隨著威爾士史賓格犬的引入,這種狀況得到了改變,1949年,美國養犬俱樂部登記了11只威爾士史賓格犬。1961年美國的威爾士史賓格犬俱樂部成立。
威爾士史賓格犬,也有人譯為威爾士激飛獵犬,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那時人們首次把犬用于狩獵,它很可能是大多數現今家養獵犬的祖先,中世紀時代在大不列顛島、康瓦爾、威爾士、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海岸線,這些犬是獵人狩獵生涯中的伴侶。
大約公元前250年,威爾士史賓格犬的祖先發展成為羅馬人占領大不列顛時的野人的阿勾遜獵犬。當時的記載提到該犬在狩獵中的“激飛”動作。生活在那個時期的一位詩人歐皮恩也詳細地描述過這種犬。
波浪狀的外毛,柔軟的絨毛,漂亮的黑色與肝色,在白色的映襯下是那么的高貴與大氣。充沛的體力,忠心的特質,在主人的呼喚中來回奔跑,沒有理由,卻樂此不疲。結實、強健有力的四肢,奔跑過后在地面上留下了一個個小坑似的腳印。這些腳印似乎就是這個敏銳、快速、有力的激飛獵犬品質最好的證明。
威爾士史賓格
文藝復興時期,威爾士紅白激飛“陸地”獵犬被用于撿回獵物。當時這種犬被用于以獵鷹、槍和弓箭為工具的狩獵中。當時紡織的繡帷圖案顯示出陸地獵犬與現今的威爾士史賓格犬幾乎具有相同的毛色和身體特征
18世紀早期,大不列顛人的許多油畫中就有紅白獵犬。一些專家認為,油畫中所描繪的這種犬與現今威爾士史賓格犬在毛色和身體結構上是相同的。那一時期,紅白獵犬在英國得以流行,而且它是許多優秀犬中最受歡迎的一種獵犬。然而到19世紀早期,大多數紅白獵犬被肝白色或黑白色獵犬代替。紅白獵犬在英格蘭流行程度下降時期,在威爾士南部地區仍有它的喜愛者,在尼斯谷它也很有名氣。
達爾文進化論中所提倡的物種選擇趨勢,使紅白獵犬最終又重新回到維多利亞時期的英格蘭。重點被放在紅白獵犬的毛色上,結果使該犬在當時得到流行。1873年養犬俱樂部成立,紅白獵犬和其他獵犬一起參加了這個俱樂部的第一次犬展。由于僅僅存在毛色上的區別,所以,在當時威爾士史賓格犬和英國史賓格犬被作為同一品種參加展示。最終,威爾士史賓格犬和英國史賓格犬被區分成不同的品種。
威爾士史賓格犬是卓越的水獵犬,十分敏銳且工作勤奮,在任何環境條件下它都是忠實而愿意工作的。它具有出色的嗅覺,可用于任何形式的狩獵。經良好訓練后,可與任何槍獵犬相比。作為伴侶犬,它是大小適中的良伴,比可卡犬大而強壯,但比英國史賓格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