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煙草行業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及面臨問題,以此為討論出發點,提出系統地推行IT治理能夠更好地提升煙草行業企業信息化價值的論點,并著重論述了IT治理工作應遵循的幾個基本原則。
關鍵詞:IT治理;煙草行業;
中圖分類號:TQ656+.5 文獻標識碼:A
1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信息化項目建設的成功率向來是信息化部門的一個較為尷尬的話題。近幾年來,煙草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可謂發展迅速,整個行業對信息化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我廠近幾年作為公司的信息化試點單位,實施的信息系統(包括公司統一實施的信息系統)達二十余個,全面覆蓋了企業生產、銷售、辦公、管理等各個方面和環節,被評為河南煙草工業企業信息化建設示范單位。
在這個輝煌的建設成績背后,其實也陸續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很多項目之間互不相通,形成很多信息和管理方面的“孤島”;一些項目建設過程中不斷修改,越改越亂,建設周期長,但是做出來的項目實用效果卻并不理想;還有很多項目是各個部門自己牽頭做,但是發現推行效果不好,又回過頭來讓信息中心來牽頭推行;也有一些項目功能重復,給使用人員帶來了很多麻煩;而這些矛盾的矛頭,最終都會指向信息中心,甚至有些業務部門總是認為提出的任何需求信息中心都要無條件滿足,一旦不滿足便要拿“影響生產”這種理由來往信息中心施加壓力以達到目的。在此過程中,所有的信息化工作人員也是處在一種忙忙碌碌卻滿心委屈的狀態中。
2 IT治理是解決企業信息化存在問題的利器
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幾方面:
(1)企業對如何把信息化投資轉化成企業的利潤缺少必要的分析;(2)信息化建設與企業戰略和企業業務流程被撕裂開來,并沒有進行很好地融合;(3)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缺少安全控制和風險控制措施;(4)缺少依據企業運行環境和戰略變化而靈活調整信息系統的核心管理能力。而此時,IT治理理論的提出則給煙草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很多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戰略性失敗主要是由于在項目建設之前缺乏充分的組織與操作計劃,在技術應用的計劃階段中,應當對整個應用過程有完善的考慮[1]。而IT治理就是指組織中信息系統應用和管理的控制系統,IT治理應與組織治理完全融合,IT治理的主要目標是增加價值[2]。而我們煙草行業企業之所以急需進行IT治理,是因為信息化的建設者和獲益者的并不統一。信息化的建設者是我們這些信息化部門的工作人員,他們通過調研、實施信息化項目來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而這些工作的直接獲益者是企業的其他管理人員,信息化建設降低了企業成本,賦予企業新的能力的同時,并沒有和企業的戰略決策很好的進行融合。
3煙草行業企業推行IT治理基本原則
由分析可知,IT治理的最根本就是將信息化建設和企業整體發展戰略有機地融合,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應該如何推行IT治理才能確保建成并推廣應用統一集成的信息系統。IT治理工作應該遵照以下原則:
3.1進行“一盤棋式”規劃。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可以有效實現IT治理的高層目標,即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的業務充分進行融合,它是實現IT治理目標的有效機制。“一盤棋”式規劃即樹立企業上下一體的理念,建立統一的架構,并在該架構下實現各類信息化項目的整體集成、全面協同,從根本上消除“管理孤島”和“信息孤島”。
3.2制定科學的分層分階段投資計劃。該原則是為了保證企業信息化建設投資整體效益最大化,而不是局部效益的最大化。需要從公司甚至國家局的戰略高度考慮信息化項目建設的優先級,確保信息化戰略規劃和信息化標準的貫徹執行。統一進行建設規劃,分階段進行推廣實施,避免盲目投資與重復建設,做到物盡其用。企業應該采用各種科學、規范的決策方法對IT項目的投資及其優先級進行決策。
3.3整合數據標準。由公司或國家局出面將數據信息標準、經營業務標準進行整合,并建立共同的管理平臺,自上而下實現集中化管理,把人力、財務、以及物資等資源進行一體化整合,實現整個行業完整的管控體系。
3.4參照COBIT框架進行治理。COBIT是國際IT治理協會制定的信息技術及其相關控制目標總體框架,是一個多維度的體系結構,這個框架把IT治理五個域的控制目標,分解為由34個業務流程來實現。每個流程都給出了具體的控制目標、成熟度模型、目標指標和績效指標。通過對這34個關鍵業務流程的嚴格控制,可以實現IT治理五大域的治理目標,取得良好的IT治理成效。
3.5利用ITIL和BSC統一管理標準。ITIL協議(IT服務協議)規定了信息化服務部門對業務部門所提供的服務和成本。遵循該原則可以將業務水平的需求轉化成信息化服務水平的需求。可以有效防范IT資產的運營風險。而平衡記分卡方法是實現戰略匹配的一種有效方法。該方法可以從上至下將企業目標通過指標一層一層進行分解,在領導層就將業務與信息化建設有效地進行融合。
根據以上論述的幾個基本原則進行IT治理工作,有助于煙草行業的企業構建更加合理的企業管理和管控模式,進一步推動管理規范化工作,同時還可強化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風險管控機制,更好地保障管理工作流程化規范化,只有這些工作做好了,企業的所有人員、崗位、流程、活動以及資金資產等才能完全被管控,風險被控制為最小程度。與此同時還可實現信息化建設和管理信息化的技術集成,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的廣泛應用,從而拔高企業生產起點并使企業高速發展,合并和整合管理層,將一些管理流程和環節進行精簡,提高企業運行效率,減少信息生成過程中的錯誤和舞弊行為,及時、準確地收集相關的業務數據,滿足不同層次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化建設作用。
結語
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是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設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而IT治理則是信息化的延伸和擴展,以企業發展戰略為中心,堅持不懈地推進IT治理,在信息化的過程中平衡風險和利益,通過持續改進的流程治理,形成與信息化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才能深入推進信息化建設,持續提升企業化價值,促進經濟發展方式有效轉變。
參考文獻
[1]I.J.chen and M.H.Small.Implementing Advanced Man— ufacturing Technology: An Integrated Planning Model[M].OMEGA,1994,22(1) .
[2] 李維安,王德祿.IT治理及其模型的比較分析[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5.
[3]朱若霞,王宗軍.平衡計分卡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應用[J] .統計與決策,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