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介紹了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所需要的組織與制度保障、條件保障和專業課程教學運行措施,并重點分析了教學系管理制度、企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教學資源建設及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開發等方面的特色。
關鍵詞: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保障
中圖分類號:F713.50-4 文獻標識碼:A
1概述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是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基礎建立的新專業,實行“工學結合,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學做合一,能力遞進”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提高該專業的教育教學水平,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建設項目組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在人才培養實施與保障方面加強建設力度,并在執行學院教學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形成了本專業具體的實施與保障體系。
2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與保障
2.1組織與制度保障
為建立良好的教學工作體制與機制,積極推進教學工作決策過程科學化和民主化,逐漸實現教學管理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學院設立了教學運行管理與保障機構。
2.1.1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機構
學院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機構由學院院長、教學主管院長、教務處及督導室組成,主要負責整個學院的教學質量管理、監督及評估工作。教學系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機構由系主任、教學主管主任、技術中心主任組成,主要負責本系內部的教學管理、監督及評估工作。這兩級教學質量管理與監控機構能夠有效地對學院的教學過程進行管理,并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監控和評估。
2.1.2校企合作委員會
校企合作委員會包括學院級校企合作委員會和教學系級校企合作委員會。校企合作委員會作為學院與企業進行有效溝通的平臺,可以確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能夠得到不斷改進,提升人才培養模式的合理性,使所培養的學生更符合企業和社會的需要。
2.2管理制度保障
2.2.1學院管理制度
為加強學院教學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按照學院宏觀設計、各系或專業具體執行的原則,分兩個層次制訂教學管理制度。學院從宏觀角度出發,制定多種教學管理制度。
2.2.2教學系管理制度
依據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根據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制定了適應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管理制度。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具體管理制度包括實訓室管理制度、企業兼職教師聘用與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教師實踐鍛煉運行管理制度及學生頂崗實習/生產性實訓管理制度。
在2010年10月,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16個實訓室負責人依據各實訓室具體情況分別修訂了原來的實訓管理制度,制定了適應新的專業教學模式需要的實訓管理制度;在2011年4月,我系以學院的《教學系企業兼職教師聘用與管理工作規程》為基礎制定了企業兼職教師聘用與管理制度,以規范企業兼職教師引進與管理工作;在2011年5月,我系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學院相關文件為指導,建立了“雙師型”教師企業鍛煉運行管理制度,以切實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充分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在2011年6月,我系以學院學生頂崗實習/生產性實訓工作規程為指導,制定了學生頂崗實習/生產性實訓管理制度,用以規范學生頂崗實習/生產性實訓工作,有效提高實習、實訓教學質量。
2.3條件保障
2.3.1師資隊伍保障
多年來,我系一直將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教學系工作的重點。在師資隊伍建設中,以校企合作、專兼職結合作為基本指導思想。對于校內專業教師,要求專業教師必須每年參加至少72學時的專業技術培訓,必須取得汽車營銷工程師、汽車維修工技師或考評員等職業資格證書,保證每位教師成為雙師素質型教師。在做好校內專業教師培養的同時,我系又采取了多種措施提高企業兼職教師隊伍水平。主要措施如下:外聘兼職教師應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工程師以上職稱的有企業經歷人員,對于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人員可放寬學歷與職稱的要求;將企業兼職教師視為學校專業教師,并通過教研活動、進修培訓等活動提高企業兼職教師的教學與教學研究水平,切實提高企業兼職教師的待遇,在考核、獎懲、進修培訓等方面與校內專業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兼職教師可以承擔核心課程、實習實訓課程的課程開發和教學任務,一般企業兼職教師可以承擔專業限選課程、專業選修課程的開發與教學任務等。這樣,能較好地使企業兼職教師與校內專業教師融為一體,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目前,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建立了一支學歷達標、職稱比例合理的雙師型校內專業教師隊伍,并且新專業教師年均企業實踐學時不少于1個月。還建立了一支由30名學歷適當、實踐經驗豐富的企業一線人員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這支專、兼職相結合的專業教師隊伍能夠較好地承擔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各門課程的課程開發和教學任務。
2.3.2實訓條件保障
目前,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在現有校內實訓基地的基礎上,已經建建設完成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接近企業真實情況的實訓環境;與企業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基地,為實踐教學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使學生能夠深入體驗企業文化,參與企業的實際工作過程并有效提升個人專業綜合素質。
目前,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校內實訓基地主要包括汽車機械拆裝車間、汽車整車檢測與維修車間、汽車電控系統實訓室、車載GPS實訓室、汽車傳感器實訓室、汽車變速器實訓室、汽車單片機技術實驗室、汽車生產性實訓基地、基礎實訓中心等16個。校外實習基地有北京慶洋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北京衛宇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方曉汽車修理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新發陽光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北京東風南方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20家,有效保證了學生企業認知實習、生產實習和頂崗實習的需要。
2.3.3教學資源保障
目前,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已經構建完成了以“工學結合、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學做合一、能力遞進”為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及其新型課程體系建設,積累了一整套的專業教學資源。通過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歸類整理后,獲得了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教學資源庫,該資源庫中的教學資源如表1所。該教學資源庫的建立為教師們進行專業教學、教學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表1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教學資源目錄
序號資源
名稱建設人建設
時間
1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資料李延廷2010
2《汽車車身電子控制系統檢測與維修》課程資料XXX2011
3《汽車底盤電子控制系統檢測與維修》課程資料XXX2010
4《汽車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檢測與維修》課程資料XXX2010
5《整車故障檢測與維修》課程資料XXX2010
6《汽車綜合控制系統應用與調試》課程資料李延廷2012
7《汽車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資料XXX2011
8《汽車營銷技術》課程資料XXX2011
9《汽車售后服務管理》課程資料XXX2012
10《汽車配件市場營銷》課程資料XXX2012
11教材講義庫XXX2008
12其他非骨干校建設項目的課程教學資料技術中心2008
13習題庫技術中心2010
2.3.4經費保障
本專業建設和教學所使用的經費包括中央財政經費、北京市財政經費和學院經費。目前,汽車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獲2萬元中央財政經費資助,能夠確保項目組在建設過程中開展企業調研、專家研討會、學生座談會、外出培訓、購買參考資料、發表研究論文等的需要;每年,我系能申報成功1~2項北京市財政專項經費,用于進行實訓基地建設,提升實訓基地的軟硬件水平。除中央和北京市財政經費的支持外,學院每年還給教學系提供一定數額的日常教學運行經費,用于采購低值易耗教學用品和教學參考資料等。
4專業課程教學運行措施
在教學管理制度、師資條件、實訓條件等支持和保障下,本專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手段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以便提高專業課程教學運行過程的通暢性和可行性,提升課程教學質量,進而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體的教學運行措施如下:
4.1重點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源于企業工作過程
采用企業工作過程系統化方法開發重點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專業核心課程和重要專業限選課程教學內容全部來自企業工作過程或崗位活動,盡量使教學活動成為企業崗位活動的再現,以便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對接,教學場境盡量模仿企業工作場境。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進行專業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學生團隊協作意識、溝通能力、自學能力等職業素質的培養。
4.2教學方法
專業核心課程和重要專業限選課程主要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方式進行教學,也可采用理論加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這些專業課程教學主要采用的宏觀教學方法有: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四階段教學法、引導法等;可以采用的微觀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課堂討論法、角色扮演法等。
4.3教學組織與手段
重點專業課程教學主要采用集體學習、分小組學習、企業參觀等相結合的形式。專業課程教學主要采用的教學手段有:一體化實訓室、校內實訓室、生產性實訓基地及校外實習基地等。
結語
以學院和汽車工程系的良好教學管理制度、師資條件、實訓條件等作為保障,能夠有效地實施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新型課程體系的各門專業課程教學工作,全面提升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充分發揮出新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培養出符合汽車銷售與技術服務類企業需求的高端技能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董國榮等.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6(14)
[2]葉華等.工學結合職業教育模式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8(1)
[3]葉芳.高職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與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8)
[4]范黎明.高職汽車營銷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技咨詢導報,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