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的污染也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降解,被某些重金屬污染的土壤甚至可能要100~200年時間才能夠恢復。目前,由于工業“三廢”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以及含有重金屬的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農田土壤的重金屬含量日益增高,有可能影響到我國糧食、蔬菜產品的質量安全。
關鍵詞:重金屬;蔬菜; 農藥 ;污染
中圖分類號: R155.5+4 文獻標識碼:A
1 前期試驗
1.1前期在伊春市南岔區種植大田農作物葉菜類—白菜一畝,瓜果類—黃瓜一畝,根莖類—蘿卜、土豆--各一畝。另外在哈爾濱市道里區新發鄉進行了小面積的三類蔬菜試驗種植。
1.2試劑:含硒化合物,腐殖酸。由東北農業大學腐殖酸課題組提供。
1.3試驗方法:(1)每瓶100ml兌水50公斤攪拌均勻后使用。(2)葉類蔬菜生長旺期使用,每隔7天噴霧一次,連噴三次,噴后2小時遇雨應補噴,不得漏噴。(3)根莖類蔬菜果實膨大期使用,每隔5天噴霧一次,連噴三次,噴后2小時遇雨應補噴,不得漏噴。(4)瓜果類,瓜類豆類作物等分期采收,座果結莢期開始,每10天噴霧一次,自采收結束,噴后2小時遇雨應補噴,不得漏噴。
所檢2個地區三類蔬菜樣品的砷含量在0.145-0.190 mg/kg、汞含量在0.0039-0.0300mg/kg、鎘含量在0.044-0.350mg/kg;鉛元素在0.047-0.810mg/kg。
2 施用硒肥后樣品中重金屬含量測定
2.1無機砷測定:準確稱取試樣2.5g加鹽酸定容,置于60℃恒溫水浴充分振搖18個小時浸提,經過濾、還原、定容、待測定。
2.2總汞測定:準確稱取試樣0.5g于消解罐中加硝酸、過氧化氫,用微波消解法消解,轉移定容、待測定。
2.3鉛測定:準確稱取試樣5g,炭化、灰化,采用干法灰化法處理,轉移定容、待測定。
2.4鎘測定:準確稱取試樣0.5g于消解罐中加硝酸、過氧化氫,用微波消解法消解,轉移定容、待測定。
2.5施用硒肥后對樣品重金屬含量前處理方法的選擇
蔬菜樣品的前處理對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目前用于蔬菜樣品前處理的方法主要有常規消解、壓力消解、微波消解、干法灰化、過硫酸銨灰化等。根據大量的實驗對比,我們在測定汞、鎘元素含量時,有針對性地采用了微波消解法,充分利用其高壓和密閉特點,用硝酸直接分解樣品,用微波輔助加熱,消解完全、快速,對環境影響小;我們在測定鉛元素含量時根據樣品中鉛限量標準和方法的靈敏度有針對性地增大樣品量并選用簡單實效的干化灰化法。
2.6施用硒肥后對樣品檢測結果的分析
所檢2個地區三類蔬菜樣品的砷含量在0.045-0.110 mg/kg、汞含量在0.0009-0.0100mg/kg、鎘含量在0.004-0.150mg/kg均不超國家標準;鉛元素在0.007-0.410mg/kg。蔬菜中含有的這些重金屬元素主要來自于土壤中的自然本底。砷汞鉛鎘對蔬菜的污染主要是以含此類元素的肥料、農藥、廢水灌溉農田造成的。隨著環境污染的日益惡化,土壤中的砷汞鉛鎘的自然本底值升高,蔬菜中的此類元素含量必定升高,所以控制這些區域的環境污染成為日益緊迫的事情。
3 農藥殘留。農藥殘留監測體系的建立,對農藥殘留的監測手段和檢測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促進了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和應用進展,使農藥殘留檢測技術朝著更加快速方便、靈敏可靠的方向發展。蔬菜中殘留農藥在人體內長期蓄積滯留會引發慢性中毒,比急性中毒更為可怕。這種中毒的途徑,主要是通過生物濃縮,蔬菜殘留兩個方面對人體健康帶來威脅,以致誘發許多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病、癌癥等。更讓人難以始料和防范的是:農藥在人體內的蓄積,還會通過懷孕和哺乳傳給下一代,殃及子孫后代的健康。為了防止農藥殘留的危害,通常應注意以下各點:(1)盡量到有衛生監督的正規市場買果蔬,產品包裝上有“質量安全”、“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4種標志之一的,相對而言,更加安全可靠。(2)按季節購買果蔬,反季節的常大量施化肥、農藥催熟及違反安全間隔期的規定上市。(3)農藥殘留量跟果蔬品種有關,一般葉莖類、瓜果、豆類農藥殘留較多,根莖類較少。(4)盡可能了解果蔬產地,避免購買污染嚴重地區及公路兩旁種植的果蔬。(5)果蔬要先沖洗后浸泡,即把果蔬表面徹底清洗后再入清水浸泡10分鐘,但別浸泡時間過長,以免表面農藥進入水后返回果蔬內部。(6)切口易受殘留農藥污染,所以蔬菜不要先切后泡;浸泡后的果蔬用水沖洗幾次再切。
結語
如果大氣和水體受到污染,切斷污染源之后通過稀釋作用和自凈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問題不斷逆轉,但是積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難降解污染物則很難靠稀釋作用和自凈化作用來消除。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則往往很難恢復,有時要靠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其他治理技術可能見效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較高、治理周期較長。
目前在蔬菜生產中使用的農藥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有機磷農藥。它是一種神經毒物,主要抑制體內的膽堿酯酶,使在神經連接點到實現神經傳遞作用而產生的乙酰膽堿,不能水解成無毒的乙酸膽堿,從而造成乙酰膽堿在體內大量積聚而引起乙酰膽堿中毒,會引起神經功能紊亂、震顫、精神錯亂、語言失常等癥狀。二是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毒性中等,但有蓄積性,中毒表現癥狀為神經系統癥狀和皮膚刺激癥狀。三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機氯農藥。有機氯農藥隨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后,主要蓄積于脂肪組織中,其次為肝、腎、脾、腦中,還發現于人乳中。母體中的有機氯農藥不僅可以從乳汁中排出,而且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下一代發生病變。李佳圓等研究表明,有機氯農藥殘留物可能增加婦女,尤其是絕經前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另外,有機氯農藥超過一定限度后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如肌肉麻木、咳嗽等,甚至會透發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癥等。
參考文獻
[1] 李其林, 劉光德,黃昀,魏朝富.蔬菜中重金屬特征研究,2004.
[2] 祖彪.蔬菜和土壤酶對重金屬的敏感性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