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的各項經濟建設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收效。各種形式以及規模的公司為我們的經濟建設貢獻了自身的實力。其中以規模不是很龐大的公司的發展最為顯著。這類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了很多的不利點,比如最常見的是財政方面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類公司的發展進步。本文基于目前的這種狀況,重點的分析探討了相關的建設活動,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稅政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 D922.223 文獻標識碼:A
在最近的幾年內,規模不是很大的這些單位的發展速度非常驚人,而且它們的存在對我們國家的整體實力等層面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促進意義。首先它們的存在可以解決目前我國面臨的非常嚴重的就業難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對國家的穩定進步有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不過,它們的發展也面臨很多非常不利的因素,比如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當前國際貿易氛圍的變化等都嚴重的阻礙了它們前進的步伐。所以當前我們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到怎樣強化對這類單位進行的財政支持工作上去,目的是為了幫助它們走出困境,獲取進步。
1 實踐證明有利于發展的各項財稅支持政策
1.1 一般性政策
通過對各種數據資料的研究調查,我們發現在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快速的地方,規模中等或者是比較小的單位面臨嚴重的稅收制約經濟的問題。在進行整改之前,這種比例約占它們的總利潤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當經過改革之后,雖然有了一定的好轉,不過變化也不是非常明顯,仍然面臨比較嚴重的困境。為了合理的解決這一問題,很多國家或者是國內的一些地方都紛紛研究對此,比如通過不斷的調整稅率或者是頒布合理的政策調節稅收等方法,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解決上述的這種弊端現象,更好的促進此類型的單位的發展壯大。接下來重點的講解其中開展的比較優秀的方法 。
為了真正的將這類單位的稅收降低,美國在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把在這類單位就職的人員的個稅做了很大幅度的調節,在原有的基礎之上下降了二十五個百分點。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出臺的法律中規定了國家對這類單位降稅的意義。通過這條制度我們得知,這類單位在在后續的十年時間里從稅收中獲得的效益高達幾十億元,正是由于節省的這部分資金,使得這類單位有充足的資金可以不斷的拓寬業務渠道以及領域,真正的將單位的實際效益提上去,實現發展的最終目的。接下來以韓國為例進行闡述,是憑借減免措施來扶持該類單位進行技術改革,通常是通過直接以及非直接的方式進行的,最主要的一些政策有減免等。在該國頒布的法律中明確規定一些具體的減免措施。正是由于這些措施的存在才在很大意義上促進了該國家此類規模的單位的不斷發展壯大,因此我們可以推斷該國取得的這些顯著的成就和他們指定的這些相關政策有非常顯著地關聯。
1.2 選擇性政策
通過對成功案例的分析研究,我們發現在實際的應用中作用比較大,意義深刻的措施主要有以下的幾點,接下來通過實例進行分析論述。
首先,針對這類單位就業的人數來開展扶持,也就是說這類單位具體的為社會設置了幾個工作崗解決了多少就業問題而采取的扶持行為。比如英國,面對眾多的失業人群,他們積極地研究對策,為了有效的給失業群體提供生存方法,國家積極的扶持這些人進行自主創業,而規模以中小型的為主,對這類人群給與一定的補助,具體來講,對于他們的扶持金額可以高達每星期四十磅。一直到上個世紀的后期,受到過埃及扶持的單位多達三萬個,而且有效地解決了失業人口問題。
其次,對人力資源開發項目的支持。為支持中小企業聘用優秀人才并加強職員培訓,發達國家(地區)制定了相應的專項政策。如德國各地都有政府部門開辦的為當地中小企業培訓徒工、對中小企業職工進行知識更新或改行培訓的職業教育中心,經費一般來自于政府撥款,中小企業只為自己的職工承擔部分培訓費用。德國政府還幫助中小企業到就近的大企業培訓自己的職工,并提供必要的財政補貼。據有關資料統計,德國于1994年共辦培訓班6.5萬個,為中小企業培訓員工73萬人,政府用于培訓補貼的支出為1. 47億馬克
第三,對中小企業破產倒閉的救助政策。如法國除了給予正常經營的中小企業貸款外,還為負債過重、瀕臨倒閉的中小企業設立了再投資特別貸款。日本實施了加強中小企業體制的“經營穩定對策借貸制度”,如由中小企業金融公庫向缺乏資金但有發展前途的中小企業提供低息貸款,設立互助基金等,以防止由信貸緊縮而導致的中小企業破產倒閉和結構性倒閉。為防止中小企業連鎖性倒閉,中小企業金融公庫和國民金融公庫將向資金周轉比較困難的中小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對因相關企業倒閉而存在資金困難的中小企業提供緊急低息貸款等)
最后,為那些受到意外事故或者是各種天災等因素影響的單位進行資金扶持。在這方面開展的比較優秀的像是美國,他們國家對那種原本經濟效益非常優秀,但是由于受到一些意外情況或者是天災等的外在因素干擾阻礙其發展的單位,該國針對這些單位進行實際扶持,目的為了幫助它們走出困境,重新謀求發展。
2 我國今后的發展方向
通過上面對具體的財政稅收政策的講解以及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國應該在吸收借鑒其他國家或者是地區的先進經驗的基礎之上,認真的分析我們國家這類單位的具體狀態,結合我國的國情,探索適合我們發展的中小規模的單位的財稅方式,比如進一步降低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和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率,使盡可能多的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能夠享受低檔稅率的照顧。除了做好上述的這點之外,我們還應該和國家的負責進行采購工作的機構合理溝通,協調作業,細化政府采購向中小企業傾斜的實施辦法,確保政府采購向中小企業傾斜的政策能夠得到落實,爭取通過降低或者是減免財稅來真正的幫助中小規模的單位獲取更多的資金,促進它們積極地拓寬業務領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國家的中小規模的單位一定可以取得非常卓越的發展,最終帶動整個國家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范寶學. 促進遼寧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分析[J].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0(02) .
[2] 王曉蕊. 健全和完善有利于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的財稅政策[J]. 中國報業,2011(08) .
[3] 趙宇亮,侯瑞山. 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及稅收政策建議[J].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 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