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建筑業的發展勢頭也呈現出了火熱的趨勢。在大量的建筑施工背后,建筑的安全問題是在施工中比較重要的環節。在建筑中,由于施工技術和建筑材料的應用等多方面的因素,都會為建筑的安全留下隱患。那么為了保證建筑的安全施工,就要事先對在建筑施工中可能誘發危險的部分進行預防和控制,減少危險發生的幾率,使工程可以按照既定的安全目標順利的實施,本文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關鍵危險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制定出了控制措施,為工程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基礎。
關鍵詞:施工關鍵;危險因素;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1 危險因素預防控制的原則
對于危險因素的預防控制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中,這種因素控制貫穿始終。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危險因素預防控制中的關鍵部分要重點突出,這樣可以針對這些因素進行重點控制。
1.1 危險因素預防控制的一般原則 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險,構建系統安全,落實個人防護;②預防為主,防控結合,預案與應急措施聯動機制;③動態跟蹤,重點控制,應變策略。對極不可承受的危險要禁止作業,對重大危險要立即整改,對中度危險要限期整改,對輕度危險要加強監控和保護,對尚可忽略的危險,按照常規進行管理。
危險因素預防控制的一般原則告訴我們,危險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險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險、使用個體防護裝置等。在選擇危險控制措施時,優先選用圖中底層的措施,只有下一層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術、經濟和管理等實際因素制約時,才選用上一層措施。
1.2 危險因素預防控制的事故預防原則
對于事故的預防一般有事先預防和事中控制,這是對事故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的一種手段。在事故發生前,要對具有事故引發源頭隱患的地方進行檢查,將可能性降到最低或者是將這種根源消除。對于可能在事中發生的事故,要進行事先的控制措施設定,假如在這個環節出現是事故,那么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手段將事故控制中,首先應該是將事故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避免事故擴大化,對其進行有效的隔離防止連鎖現象的發生。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還應該嚴格的規范操作流程,強化安全生產意識。
1.3 建筑施工危險因素預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制定安全目標、指標、組建機構、落實人員職責;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作業規范、管理制度等;加強監督、檢查、測量及測試;對危險作業、危險設備、危險場所,加強運行控制。
1.4 應急安全技術和管理措施
在事故發生的時候,要積極的采取有效的手段進行事故的控制。在安全技術和措施管理中,應該有一定的優先程序,首先,應該將事故進行有效的隔離,控制事發點,避免事故的擴大化,造成更大的損失。其次,應該對事故中的薄弱環節加強控制和安全技術措施。最后要進行有效的個體防護,減少人員傷亡,對于事故發生中的可以搶救的資源盡量保護,減少損失,展開積極的救援行動。
2 危險因素控制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隨時都會有事故的發生,所以說對于危險因素的控制貫穿于工程項目的始末,在這個過程中,施工的工藝,施工所用的材料,由于機械設備的因素或者是外界環境和管理等因素,都會隱藏一定的危險誘因。那么可以根據在這個過程中的危險因素的出現制定預控方案,在施工的準備階段,對安全防控工作進行預案的制定,并且對方案的可行性做出評估。根據實際的具體情況對控制措施進行合理的制定,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對于事故發生的不同階段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
2.1 技術工藝因素控制措施
2.1.1 在施工組織設計中進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設計、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藝標準和安全技術標準等。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應包括內容有:臨時用電安全方案、基坑護坡支護安全方案、腳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撐體系安全設計方案、高處作業臨邊洞口安全防護方案、建筑構配件吊裝安全方案。
2.1.2 使崗位安全化、操作標準化,根據各個工種所涉及的危險因素和技術工藝特征,編制科學合理的安全操作規程、安全作業指導書,通過專門的培訓教育或崗前的技術交底,使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真正落到實處。施工企業對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和作業指導書,要根據施工進度和實際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和修正。
2.2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①建立安全物質材料和建筑實體材料招投標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質材料和建筑實體材料進場復檢制度,確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國家相關質量安全標準。
2.3 機械設備因素控制措施 ①選用安全性能較高的機械設備;②指定專人操作危險性較大的機械設備,特殊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③定期檢修保養機械設備、及時更換零部件,確保機械設備安全正常運轉。
2.4 環境因素控制措施 ①根據工程項目所在地的地質、地形、氣象條件、周圍環境,科學合理地布置施工現場,保證施工現場安全、整潔、有序;②指定專人接收天氣預報,及時掌握天氣變化趨勢,以便采取對策;③根據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設計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專人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性管理。
2.5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2.5.1 在對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危險因素控制措施管理的規章制度進行完善,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制度的制定。在這其中,包括了在安全生產行為規范的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制定,對于危險因素在控制中的實施細節進行的制定,對安全生產方面的培訓制度,在施工中的交替班輪換制度,對生產過程中安全檢查制度的制定,發生事故時緊急預防措施的制定等等,這些制度的建立都為危險因素的預防和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5.2 在施工中,不僅要注意施工行為的安全規范,還要在人員意識上加強管理,對相關領導和施工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技術上的規范,進行安全意識的灌輸。對于在施工中,和安全生產有直接關聯的領導和相關人員舉辦定期的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強化安全意識。具體的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如下:對于進行危險因素進行管理的意義和目標;在施工過程中,如何對危險因素進行辨別;對于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在什么條件下可以觸發,發生后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進行控制;對于危險因素在日常施工中應該主要的事項以及如何處置突發性的危險因素。
參考文獻
[1]廖品槐.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2]羅福午.建筑工程質量缺陷事故分析及處理[M].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