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花菜又名西蘭花、綠花菜等,以脆嫩的綠色花球供食,既可炒食、涼拌、燙火鍋,又可做泡菜或腌漬,風味清香,營養豐富。本文主要闡述了冬季青花菜無公害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及防治方法。
關鍵詞:冬季;青花菜;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31 文獻標識碼:A
1 品種:適宜我縣冬季栽培的品種
1.1 綠嶺:綠嶺是由日本引進的雜種一代品種。植株生長勢強,株高45㎝左右,開展度65㎝左右;花球半圓形,球形美,綠色,單個頂花球重450g左右,花莖短,蓓蕾層厚,蕾粒中等,緊密,品質好;腋芽抽生能力強,側枝多,側花球產量占頂花球產量的30%左右;中熟種,生育期110天左右;植株耐熱耐寒性強,適應性廣,適宜冬季栽培,一般產量為800kg-900㎏/畝。
1.2 扒依姿,扒依姿也是由日本引進的雜種一代品種。植株生長勢強,株高40㎝左右,開展度60㎝左右;花球扁圓形,綠色,單球重500g左右,花莖短,蕾粒較細,緊密,品質好;腋芽抽生能力弱,側枝極少;早熟種,生育期90天左右;植株耐熱、耐寒性強,適應性廣,適宜早秋、秋冬栽培,一般產量為900㎏/畝。
1. 3 中青一號:中青一號是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雜種一代品種。植株生長勢中等,株高45㎝左右,開展度55㎝左右;花球扁圓形,綠色,蕾粒較細,緊密,單球重300g左右,品質好;腋芽抽生能力弱,側枝極少;早中熟種,生育期105天左右;植株耐熱、耐寒性較強,適應性較廣,適宜早秋、秋冬栽培,一般產量為600㎏/畝。
1.4 上海1號:上海市農業科學研究園藝所育成的雜種一代品種。植株生長勢中等,株高40㎝左右,開展度65㎝左右;葉橢圓形,蠟粉多,花球半圓形,緊密,綠色,單球重400g左右;腋芽抽生能力弱,側枝極少;中熟種,生育期110天左右,耐寒性強,適宜秋冬栽培,一般產量為700㎏/畝。
2 栽培技術
2.1 播種育苗
開縣平壩地區青花菜冬季栽培在8月中旬—9月上旬播種。青花菜既可撒播育苗,又可營養缽育苗,苗床應選擇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地塊,深翻炕土,施入有機肥,保證苗期營養供給。培育壯苗。苗齡控制在35—45天,具有6—7片真葉再定植。
2.2 定植:定植前深翻炕土,整地作畦(廂),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人畜糞水2500㎏,復合肥50--60㎏,硼砂1㎏。一般以1.3m開廂,做成高廂,種2行,株距40--50㎝,每畝種植2000—2500株,早熟品種可適當密植,中晚熟品種應適當稀植。宜選晴天定植。定植后澆足定根清糞水。3—4天后檢查,及時補缺。
2. 3 田間管理青花菜花球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植株葉面積的大小。為使花球充分長大,必須促使植株生長旺盛,形成較大的葉面積。因此必須加強肥水管理,其中及時、足量供應氮肥和鉀肥最為重要,特別是生長初期、花芽分化期(12—15片葉期)、現蕾期(18—20片葉期)需氮肥和鉀肥較多。如氮肥、鉀肥缺乏。則會產生早期出蕾或花蕾形成異常,直接影響花球的產量和質量。生產中還需加施少量硼肥,否則莖部易空心。青花菜的施肥時期及施肥量見表:
青花菜追肥種類、時間、數量
2.4 采收:因青花菜的花蕾在成熟時易開花,花球易散,使商品價值降低或完全失去商品性,所以青花菜的采收時間較為嚴格。當花球充分長大、花蕾直徑0.5—1.5㎝、整個花球充分仍緊實完好呈鮮綠色時為適時采期。采收過早,花球未充分長大而使產量較低;采收過遲,則花蕾開放,花球松散,品質降低。采收時連花球下部花莖3--5㎝,帶2—3片小葉斜切。
3病蟲害防治
3. 1 病害
青花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腐病、軟腐病等。
霜霉病是青花菜較常見的病害,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生。多從莖下部發病,先在葉面出現較小褪綠斑,擴大后形成不規則壞死斑。空氣潮濕時,葉背病斑表面產生稀疏白霉。發病嚴重時,病斑連片,病葉枯死。該病是由寄生霉菌或蕓苔霜霉侵染所致的真菌病害,10--16℃時易發生和流行,在氣溫稍高而忽曖忽冷和多雨潮濕的條件下病害發生嚴重。此外,土壤粘重、低洼積水、過分密植也會造成發病嚴重。防治方法:⑴農業防治:①選用抗病品種,菜田輪作。②用種子重量0.3%的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③深溝高廂,合理施肥。⑵藥劑防治:50%溶菌靈可濕性或70%百得富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殺,連續2—3次。
黑腐病病菌主要為害葉片、花球和球莖。防治方法為:⑴種子消毒:溫水浸種或農用鏈霉素1000倍液浸種2小時,沖洗后晾干播種;⑵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播種,合理灌溉,防治蟲害;⑶藥劑防治:用50%消菌靈水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軟腐病:該病由葉葉基部向莖部和根部擴展,造成植株腐爛發臭。防治方法:⑴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推廣高廂栽培,清潔田園,及時撥除病株,并用生石灰粉進行消毒,加強肥水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實行輪作;⑵及時防治小菜蛾、菜青蟲和跳甲等蟲害,減少植株傷口;⑶藥劑防治:農用鏈霉素200萬倍液,或新植霉素200萬倍液灌根或噴灑。
青花菜其他病害防治與甘藍相似。
3. 2 蟲害
青花菜的主要蟲害有菜螟、菜青蟲及小菜蛾等。
菜螟以幼蟲為害。幼蟲孵化后爬向心葉,吐絲結網,破壞生長點使幼苗生長受抑制,嚴重時可造成幼苗大片死亡。4—5齡幼蟲還可以鉆蛀莖髓和概部,傳播軟腐病引起植株腐爛。防治方法:①清潔田園:深耕消滅幼蟲和蛹;②調節播種期:使幼苗期與菜螟產卵和幼蟲為害盛期錯開;③藥劑防治:在幼蟲2齡期(初見心葉受害或菜心上有絲網時),用5%抑太保乳油3000倍液,或0.9%集琦蟲螨克乳油1500—2000倍液。
菜青蟲又名菜粉蝶。一年中有3—6月和8—10月兩個為害高峰。防治方法:⑴農業防治:合理布局,避免連作,注意夏秋“斷橋”,清潔田園等;⑵生物藥劑防治:氣溫20℃ 以上時,可用500—800倍的BT乳劑,或青蟲菌或7216噴霧防治;⑶化學藥劑防治: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噴霧。
小菜蛾又名吊絲蟲。在重慶一年有兩個為害高峰,春季為3月下旬—5月上旬,秋季為8月下旬—10月下旬。以幼蟲為害葉片,其防治方法:⑴農業防治:合理布局,避免連作,注意夏秋“斷橋”,及時處理田間殘株落葉;⑵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BT乳劑(蘇云金桿菌),或5%抑太保3000倍液噴霧。
參考文獻
[1] 青花菜栽培,2003.
[2] 任鳳桂.青花菜的品種及其栽培,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