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在我國科研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油氣采集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有些技術也已經處于世界領先的水平了。本文便對我國石油儲量的分布和動態變化特點、提高采油采收效率的采油技術以及微生物驅油采油技術的研究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析,從而詳細的論述了我國石油行業采油技術的發展情況。
關鍵詞:石油行業;采油技術;發展情況
中圖分類號:F416.22 文獻標識碼:A
第一,我國石油儲量的分布和動態變化特點
現階段,我國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有接近90%都是分布在陸地上的,而如果分析歷年來的探明儲量的變化趨勢,可以明顯的看到我國陸上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已經有了逐漸下降的趨勢。在我們國家,陸上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分布含量最大的區域分別是華北區域、東北區域以及西北區域等北部區域,這三個區域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的總體含量已經占到了我國總含量的80%左右,導致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大慶油田的生產高峰已經過去了,因此大慶油田是具有很高的石油探明程度的,并且其儲量的替代率也是很低的。而自從2006年以來,我國西北區域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是有一個很明顯的上升的趨勢的,目前的含量已經達到了5.3億噸。
盆地差異是我國石油探明儲量最主要的變化特點,東北區域主要有渤海灣盆地和松遼盆地,它們也都是我國很重要的石油產地,具有很高的勘探程度并且勘探的對象也逐漸轉向深層了,原先主要是勘探構造油氣藏,而現階段已經轉向勘探隱蔽油氣藏了,因此這就很大程度的增加的勘探的難度。進入到21世紀后,松遼盆地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一直是呈下降的趨勢的,已經下降到了不到7億噸,它也是眾多盆地中下降幅度最大的,而渤海灣盆地的石油剩余探明儲量是有一個微弱的上升趨勢的。近些年來,西北區域的石油儲量也是有所上升的,但是趨勢并不明顯。
分析我國目前的油氣勘探結果,不難得出我國還是有近300億噸的油氣開采儲量是沒有被發現的,東部區域由于自身的地質特點是具有最大的勘探空間的,大約還有120億噸油氣資源是有待勘探的,這也占到了全國待發現油氣資源總量的40%左右。就在最近,在我國的新疆地區也發現了很大儲量的油氣資源,這個區域目前處于勘測階段的中期,因此西部區域也將是我國未來勘探油氣資源的重點區域。目前我國的海上油氣資源開采技術還處于起步的階段,技術和經驗上西方國家是有著明顯的差距的,但是這確實是我國未來油氣資源勘測的重點工作,保守的估計海上油氣資源的儲量將有90億噸。因此隨著我國勘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未來油氣資源最重要的接替領域就是海上的石油勘探,在眾多的海域中,南海將是最大的海上油氣資源的勘測區域,其油氣資源的儲量超過25億噸,而已探明的儲量卻只有0.3億噸,所以南海的勘探潛力將是巨大的。
第二,提高采油采收效率的采油技術
根據我國的油氣資源田陸互相沉積的特點,由我國各大院校所組成的科研團隊已經成功的攻克了提高采油收集效率這一難題,甚至在某些區域已經超過了西方的發達國家。比如現階段在我國很多油田中大力推廣的聚合物驅油技術,這種技術在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技術體系,另外在復合驅油技術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蒸汽驅以及蒸汽吞吐等熱采方法也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我國油田的石油生產中去了,我國的中深層吞吐技術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并且能夠完善配套,因此它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套技術。
隨著對我國西部油田的不斷開發,已經發現了安塞世界級的油田,非混相驅技術和長慶注氣混相驅技術也都成為了我們國家的重點的攻關項目了,另外也相繼啟動了吐哈地區的葡北油田注烴混相驅技術礦場試驗等科研試驗,這都大大的促進了我國混相驅提高采收效率技術的發展。另外,在我國的蘇北和吉林等區域也相繼發現了一批CO2氣藏,這對我國的非混相驅或CO2混相驅的試驗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而“溫室氣體的地下埋存以及在提高油氣資源采收效率中的資源化利用”這一課題也已經成為了我國未來的重點攻關項目。
第三,微生物驅油采油技術的研究
這些年來,我國已經開始引進加拿大和美國的先進的微生物采油技術和微生物產品,這也促進了我國微生物采油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勝利油田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微生物采油技術,目前也已經建立了微生物采油技術的研究中心,勝利油田的微生物清防蠟技術的應用也已經是進入到工業化應用階段的很成熟的技術了。我國的大港油田在2001年時與長江大學合作開始研究微生物采油技術,其在孔店油田中開展了內源微生物驅油礦場等多項應用試驗,2005年時已經應用到了三個區塊,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其投入產出比為1:3:12,總結增油的產量約為200萬噸。遼河油田在1996年時開始研究將微生物采油技術適用于針對瀝青組分以及稠油中膠質的工作,在1997年時已經先后完成了在遼河千江塊微生物吞吐26井次的工作,取得了非常理想的研究成果。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對我國石油儲量的分布和動態變化特點、提高采油采收效率的采油技術以及微生物驅油采油技術的研究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討。我國石油行業的采油技術已經走過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發展歷程,而在未來我國石油行業的采油技術還將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而為了迎接著挑戰并在挑戰中繼續生存和發展,我們應根據我國主要類型油田的超低滲透性、高含水以及海洋和稠油類型偏多的特點,不斷的研究并發展石油行業的采油新技術,只有更加高效的開發這些油田,真正的提高石油開采的采收效率,石油行業才能繼續高速的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陳曉麗. 《我國采油技術的現狀及展望[J].科技時代上半月, 2012.
[2]汪衛東.我國微生物采油技術現狀及發展前景[J].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2.
[3]蔡雪陽.不同驅動類型氣藏的采出特征[J]. 天然氣工業. 2005.
[4].劉玉章. 采油工程技術進展[M]. 石油工業出版社 , 2006.
[5].伊樹. 淺談我國石油工業采油技術發展狀況[J].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