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老師在黑板上出了一些語文作業,其中有一項是用詞造句。
你瞧小獼猴皮皮造的句子:
難過——我家門前的大水溝很難過
如果——白開水不如果汁好喝
天真——今天真熱啊!
十分——小米考試得了十分,真丟人
從容——我做事都是從容易的做起
山羊老師看了,哭笑不得。
課后,山羊老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皮皮理解了這些詞語。
山羊老師又給皮皮補充了一些詞語,讓他繼續練習造句。
不一會兒,皮皮就完成了。
山羊老師拿過作業本,認真地批改起來。他一邊看,一邊不住地點頭,真是孺(ru)子可教啊!
突然,山羊老師看到皮皮用“—本正經”寫下了這樣的句子:“唐僧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到西天取回了一本正經。”
山羊老師笑著搖了搖頭,把皮皮喊了過來,問道:“你寫的句子不錯,唐僧師徒四人是到西天取回了真經。可是,你知道‘一本正經’是什么意思嗎?”
“知道啊,不就是—本經書嗎?”皮皮滿臉自信。
“呵呵,你這是望文生義啊!‘一本正經’可取不得!”山羊老師讓皮皮坐下來,“‘一本正經’是個成語,原來是指一本正規的經書,但后來它的意思變了,我們不再用它的本意,而是采用它的引申義:形容態度莊重嚴肅、鄭重其事,有時含諷刺的意味。例如:他說話從來都是一本正經,不茍言笑。”
“哦,我明白了,我現在就重新寫一個句子。”皮皮說著,一會兒就把作業拿了過來。
“山羊老師在批評我們的時候總是—本正經……”
山羊老師接過一看,也笑了。
小朋友,你也能用“一本正經”寫一個句子嗎?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