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掏出電話,果不其然,又是陳小穎那妮子……手機上赫然顯示著三個字“陳妖孽”。因為戶外模式忘了關,一直拒接,她就一直打,頻率竟快到不讓我把“鈴音”調小。無奈,接吧。
“喂,妖孽,什么事火急火燎的?”
“肖曉,出來陪我看電影,就這樣。15分鐘后,你家樓下見。嘟……”她的語氣極其篤定。果然沒好事,再打過去,無人接聽。還是甭費力氣了。我從書桌前起來,伸個懶腰就下樓了。與陳小穎出門,你完全不必注意自己的形象,因為陳小穎永遠比你更邋遢,她信奉的人生信念就是“邋遢至上”。
陳小穎倚靠在香樟樹下,那一片片盛大的繁馥,美好得讓人窒息。“呃,今天我們看什么電影呢?”我深信她已經安排好了。
“喜羊羊。”
“打住,陳小穎,我都高三了啊!你成績好無所謂,可我,我,羨慕嫉妒恨啊!”我總覺得自己三年的心血會在陳小穎手上毀于一旦。“抗議無效。”她抓起我的手把我拉出小區。我看著自己離書房越來越遠,內中感嘆——噢,不,不要去和一大群無聊的羊和狼虛度光陰。陳小穎轉頭,特鄙視地看了我一眼,我的這一點兒小心思還是被她看穿了 。
電影院。人頭攢動,我卻“一覽眾山小”。邊上都是些小孩子,他們暢談嬉戲歡笑,我和陳小穎就這樣厚顏無恥地賴在里面。整場電影下來,我都沒好意思抬頭。陳小穎呢?她竟然和身旁一個小男孩兒因為電影情節爭得面紅耳赤,我的天!
散場了。孩子們陸陸續續地走出電影院,笑著的,跳著的,鬧著的,跑著的。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映著特有的純凈,讓人百看不厭。
而我看看身邊的人——陳小穎,有你在旁已足矣。
2
我不是個會講故事的人,也不知道怎樣將故事描述得精彩動人。關于我和陳小穎的相遇相識相知,怎一個“狗血”了得。
一個秋日,天空蔚藍而透明,陽光燦爛溫和。我一個人漫無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事情就這樣發生了。我被一個騎單車的男生撞倒,男生將我扶起,道了歉,轉身正欲離開,陳小穎卻不知道從哪里跳了出來,臉上赫然寫著四個字——打抱不平。
“同學,你怎么能這樣,撞了人就想跑,這屬于交通肇事逃逸知道不?你看,這皮都蹭破了,天這么熱,容易感染的,感染了就會有病菌,病菌感染就會發炎,發炎就會……吧啦吧啦……”多大點兒事兒,竟被她說得如此嚴重,此人還真是有登臺即興演講的天賦。
男生一臉無奈,一再示意自己真的有急事。
“你走吧!還看什么。”我“及時”插言。男生仿佛脫離了苦海,一副謝天謝地狀。迅速逃離“現場”。
“哎,你怎么就這么讓他走了?你不能這么懦弱,對待這種人,你就是要狠心,敲詐他個百八十塊……”
“同學,就你這點兒本事還叫我‘碰瓷’嗎?”我也來個語不驚人死不休。“沒有啦,我叫陳小穎,你呢?”女生一改“潑婦罵街”的口氣。“肖曉。”就是這么相識了!接下來就是開學,莫名其妙的我和陳小穎成了同學。儼然小說中爛俗的情節。
兩個好朋友之間的那些轟轟烈烈是不需要過多贅言的,村上云:“如果不了解而過得去,那就再好不過了。”
陳小穎,彼此知曉已足矣。
3
記得我第一次看《悲傷逆流成河》時,哭得梨花帶雨。齊銘終究沒叫易遙“遙遙”,憑什么許森湘就值得齊銘叫她“湘湘”。可易遙卻在那個令自己感到羞恥的母親死后得到了答案,原來那個自己恨極一生的母親,一直默默地親切地喊著自己“遙遙”。
于是,我也想找個答案。發短信給陳小穎,問了一個現在看來無比白癡的問題。
“陳小穎,你是怎么稱呼我的?”
“和你一樣。”
我后悔自己沒叫她穎穎,即使是被騙也值得。自己只是渴望被重視,一人就夠。
后來,我就開始發瘋地尋找。父母離異多年,家里只有自己一個人,十來年,所有擺設都不曾大動。可是我終究未曾像易遙那樣發現寫著“遙遙的學費”的信封,即使那些幼時的照片,寫的也都是諸如“肖曉幾歲了”的簡單話語。我的淚水,終是沒找到值得流的對象。
一個百無聊賴的午后,把玩著小穎的手機。不知怎的,自己的電話撥了進來,來電顯示的是“親愛的曉曉”。莫名的我的手開始顫抖。掏出自己的手機,確定是自己不小心撥通了小穎的號碼。然后,我就開始哭,止都止不住。
小穎跑過來問:“傻瓜,怎么了?”我也沒有回答她,一直哭一直哭。8歲那年父母離異了,他們把我扔給了奶奶。奶奶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動不動就打我。13歲,忍無可忍,一個人回到了自己的家,父母每月定期寄來豐厚的生活費。十年中,我一直卑微著,不起眼,被忽視。我一度認為,哪天自己病在家里都沒人會知道。十年來的無助孤獨讓我迫切希望得到重視。那埋在心里的情愫終于在今天爆發,難以抑制……
小穎不知所措了,說著“曉曉,別哭了。”真的是“曉曉”,不是肖曉,我哭得更厲害了。泣不成聲。
陳小穎,有你了解已足矣。
4
歲月悄然,轟轟烈烈的高考從我們身上打馬而過。之后就是高考查分。
陳小穎不出意料地超過重點線許多,我則勉強達到一本線。
“肖曉,我想到了一個笑話。”“哦,說來聽聽吧。”“有一所這樣的學校,在學校的公示欄畫了頭豬,成績越好的越靠前。一次有一個人好不容易考了第一,驚呼‘我是豬頭,我是豬頭!’”陳小穎邊講邊笑,沒心沒肺的。
“好無趣,小穎你就是豬頭。其實,不必安慰我的。”“呃,曉曉你填哪里呢?”顯然。她在征求我的意見。“杭州。”那個令我魂牽夢繞的城市。“我也是啊!看來,我和曉曉會永遠在一起的。”
當然,你猜錯了,小穎沒和我填同一所學校。因為她的成績畢竟比我好太多。但我們彼此的學校離得很近,幾乎是門對門。
笑容偷偷溢滿嘴角,陳小穎,一路上,有你足矣。
[編輯:苗與]
myhqs@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