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長江,冷潤生
(四川省敘永縣畜牧局,四川 敘永 646400)
1.1 生產方式落后 敘永縣目前盡管整體養殖數量較大,但是規模小,散養戶仍占主體。圈舍設計不標準、品種質量差、飼養不科學、防疫意識差、抗市場風險能力弱等因素制約著畜牧業的發展。
1.2 畜牧骨干龍頭企業帶動乏力 全縣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帶動,養殖戶承擔的市場風險整體增大,缺乏深加工增值環節,沒有形成品牌產品。
1.3 養殖專業合作社運行不規范 專業合作社仍以散養農戶為主,規模小,實力弱。生產經營仍沿用傳統的業務模式,運行不規范,未充分發揮作用,合作社和農戶之間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1.4 畜禽養殖企業融資困難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需擴大生產和規模,沒有資金扶持,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龍頭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短缺的困難,金融機構對養殖企業放貸門檻高,貸款、融資難的問題制約著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1.5 優良品種繁育不足 畜禽品種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由于良種繁育投資大,時間長,見效慢,養殖企業只能從國外或外地引種,不僅價格高,且不適應當地環境。
1.6 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難度大動物疾病直接威脅著養殖業的生存和發展,導致畜禽生產性能下降,飼養成本提高。由于敘永縣養殖規模較小,飼養管理水平低,散養戶多,給疾病防控帶來一定難度。
1.7 高端畜牧科技人才匱乏畜牧業處于基礎地位,培訓、競爭、激勵、分配等機制缺乏創新,不能充分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致使很多現代畜牧科技難以被引進和利用,影響了畜牧業的發展。
2.1 轉變生產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2.1.1 大力發展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標準化規模養殖是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方向,按照“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處理無害化”的要求,開展畜禽養殖規?;?,標準化示范帶動工作。加大生豬產業發展的政策配套支持。加快建設國家優質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大力發展奶牛、肉牛、肉羊、兔等節糧型草食牲畜和特色優勢畜禽。
2.1.2 加大財政扶持和金融保險支持力度。一是整合政府性農業資金,加大對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投入力度。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貸款擔保等方式,支持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戶發展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小區,支持養殖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發展精深加工項目和現代養殖基地建設。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保以獎代補和風險補助機制,對符合條件的農業信貸擔保機構給予支持,規范農業擔保融資平臺。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運作、投保自愿”的原則,認真落實國家育肥豬、能繁母豬、奶牛等保險政策,增強畜牧業抵御市場、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積極爭取項目扶持。利用好現有的畜牧業扶持政策,整合各級涉農項目、專項資金,為現代畜牧業發展提供政策和資金保障。
2.1.3 培育特色品牌,提升品牌效應。按照現代畜牧業的發展理念,以品牌打造為中心,堅持發揮優勢、重點突破的原則,采取宣傳推廣、龍頭支撐、政策激勵、加強領導等措施,實施好畜牧業品牌帶動戰略。開展多種形式的品牌創建活動,加強對“豐巖烏骨雞”、“烏蒙山生豬”等品牌的宣傳力度。參照國標和地方標準,分別制訂標準化操作規程、產品質量標準和生產操作程序。建立生豬、肉牛、土雞標準化生產基地,從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把好畜產品安全質量關。實施政策激勵機制,在項目、資金等方面優先支持品牌創建單位,為品牌打造提供強大的基礎支撐,從而對內提升養殖效益,對外提升敘永縣畜牧業知名度。
2.1.4 推進畜牧產業結構調整和循環經濟發展。一是結合畜禽資源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地選擇市場潛力大、養殖效益好、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畜禽為主導產業。搶抓國家扶持牛羊發展的政策機遇,提前做好項目編制儲備工作,及時對接國家扶持政策。二是大力實施“種養結合、適度規模、循環發展”戰略,推行“生態養殖+沼氣十綠色種植”生產模式,綜合考慮種植業對有機肥的需求,合理布局養殖區域。三是將草食牲畜作為敘永縣調整優化畜牧產業結構的重點,加快推進“以草換肉”、“以梗換奶”工程。推廣糧食、經濟、飼料作物三元種植結構,積極發展優質牧草、青貯青飼專用玉米。制訂全縣秸稈飼料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實施秸稈資源開發利用戰略,提高秸稈利用率。
2.2 加快畜牧科技創新,強化科技推廣應用
2.2.1 建立專業技術隊伍。政府部門應建立新的人才保障機制,加強畜牧獸醫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建立一支專業技術隊伍,為敘永現代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2.2.2 建立健全畜牧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組織實施“畜牧科技入戶工程”,推行“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場、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廣機制,提高科技在助農增收中的主體地位。
2.2.3 通過科技培訓、試點示范、推廣帶動等形式,大力推廣畜禽適度規模養殖配套技術、優質畜產品生產配套技術和疫病綜合防控技術。進一步創新科技服務機制,鼓勵畜牧科技人員創辦養殖企業、開展技術承包,或通過科技入股的方式與企業、農民聯合經營,按股分紅。
2.2.4 創新農科教、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大協作機制,形成科技創新合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與四川農業大學、西南大學、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等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導科研機構組建專業科技服務公司或專業合作組織,進行市場化運作,實現畜牧業與科技的共同發展。
2.2.5 加強畜牧科技示范園區帶動推廣基地建設,加快畜牧業科技成果向現代生產力的轉化速度,提高畜牧業科技貢獻率。鼓勵引導企業和養殖基地引進標準化飼養場舍必備的設施設備,提高現代畜牧業的裝備水平。
2.3 強化項目支撐作用,推進現代產業化進程
2.3.1 努力爭取畜牧業相關項目,為全縣畜牧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把握中央和省擴大投資的基本方向,認真研究國家和省有關項目發展計劃和政策性資金使用渠道,選準選好項目,做深做細做實項目論證及編制工作,有計劃地向國家和省上申報。
2.3.2 積極實施好標準化建設項目和生豬調出大縣獎勵項目,加強項目對標準化、規模化養殖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生產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產業化水平,從而提高養殖效益。
2.3.3 認真組織實施山區草地生態畜牧科技扶貧種草養畜、烏蒙山區扶貧連片開發等項目,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大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加大畜產品市場建設力度,建成大型區域性畜產品交易中心,打造面向四川、云南、貴州的畜產品集散地,使生產、加工、流通配套發展。
2.4 創新投入保障機制,推進現代服務體系建設
2.4.1 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提高綜合生產能力。要提高畜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必須發展優良品種。積極爭取國家良種補貼項目,加大地方資金投入力度,在充分發揮畜禽品種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引進新品種,改良品種結構。搞好良種繁育場規劃建設,建立培育、繁殖和推廣相配套的良種繁育體系,以滿足現代畜牧業集約化發展對優質品種的需求。通過推進畜禽良種工程建設,建立擴繁場、商品場相互配套的二級良種繁育體系。逐步完善縣、鄉、村為主的人工授精改良網絡,促使全縣的養殖場(小區)做到自繁自養。
2.4.2 加強畜牧業物流體系建設,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發展。鼓勵飼料、獸藥企業為養殖基地和養殖專業合作社提供產品直供服務,降低養殖成本。支持各類投資主體在畜禽集中區配套建設區域性活畜禽交易市場。鼓勵畜禽產品加工企業和流通企業(包括屠宰、儲藏、運輸、經銷全過程的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積極發展冷鮮肉直銷,引導龍頭企業、畜牧專業合作社、農民經紀人和各類營銷組織參與畜產品流通和市場的開拓。
2.4.3 突出招商引資,培育龍頭帶動骨干。首先,積極爭取資金,狠抓畜牧項目建設,為培育龍頭企業打下基礎。其次是謀求發展,大力招商引資。在實施省畜牧項目的同時,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納社會民間資金,積極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做好青島康大集團落戶工作。按照“政府引導、金融支持、企業帶動、農戶主導、規模發展”的原則,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狠抓機制創新,全面整合各種生產和資源要素,積極推廣資陽“六方合作+保險”、“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成功經驗,重點扶持生豬、肉牛等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通過股份合作、聯合經營等資本運作方式,促進其迅速擴張生產經營規模,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促進畜牧產業鏈各環節的利益聯結,加快建設畜牧生產和加工緊密聯系的一體化經營體系。
2.5 狠抓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公共衛生安全 強化畜牧生產的關鍵在加強防疫意識,要毫不松懈地抓好重大動物疫病的綜合防控。扎實開展以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集中強制免疫。強化畜禽生產、運輸、市場交易、屠宰等重點環節的監管,督導養殖場(戶)完善防疫設施,嚴格執行免疫、消毒、無害化處理等防疫制度。
敘永縣應以市場為導向,以主導產業、主導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建設、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這是實現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的根本途徑。通過分析可見,生產力發展依然是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科技進步仍然是推動畜牧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應利用國家宏觀產業發展政策,加大科技推廣、加強培訓教育、改變傳統觀念、推廣利用新技術和新成果,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畜牧業生產技術、監督手段和特色產品等,改良畜禽品種、提高畜產品質量,實現畜牧業的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和品牌化,使敘永縣的現代畜牧業發展再上新臺階。